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
2020-03-04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教育局 河北 唐山 063500)
1.传统生物教学课堂的限制性
我国在课改之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课程体系教学,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课程设置不符合当前教育需要,其次是中学老师对于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透彻,大多数老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老师认为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技能和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并未得到实际有效的执行,科学素养的提升被教育主体忽略,目标定位失误。还有就是课程常年不变,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缺乏创新,存在研究滞后与科教研究不被重视的问题,这不仅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有阻碍,更影响了教育氛围,影响老师的教学热情。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常年不更新,设备老化,教具单一,学生只能模仿练习,动手能力根本得不到实质的提升。我国目前还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一个班级动辄五六十人,老师没办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大班背景下逐渐弱化,造成了课程教学只看结果而忽略能力的情况。课后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明确,导致老师无法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也反映不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2.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生物学科作为基础课程,同时兼备着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渗透教育作用。生物学科与其他科目的不同点在于,生物更注重带领学生去思考生命本身,通过生理机构的了解,引发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因此生物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德育教育是教育的灵魂,任何知识都脱离不开德育。在课程设置中,可以设置野外课程教学,多多组建野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或者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遗传与变异课程时,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近亲血缘结婚的危害及致病机理,与学生探讨,向学生拓展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与意识。在学习生物学的发展史时,可以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理解关于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老师传授给学生人际交往的经验,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引导其实践交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并欣赏自己的良好品格,常持温柔谦卑的态度,以礼待人。通过带领学生认识人体系统器官及细胞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哲学中整体与部分联系的观念。将此延伸为认识生物个体与外界的联系,同类生物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与捕食等关系。以知识点为着手点,对学生进行德育观念的渗透,逐渐培养起完善的德育观念。
3.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还是以课堂为主,课外活动与实验教学为辅助。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与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老师要改变思维,在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独立观察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对课程的提前预习达到目的。比如在学习“叶绿素的分离与提取”这一课时,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叶绿素的作用及分离方式中的操作要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中课后探究的模式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就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做叶绿素的分离实验时,老师在保障实验中没有危险用品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设置实验环节,这不仅能够强化课堂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时,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制作玻片,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结构。能够加强学生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拓展他们的科学思维。
4.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本身与生活联系密切,通过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强化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比如可以向学生提问,我国为什么大力提倡荒漠化的改造,大力提倡退耕还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实现什么意义,通过引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我国教学主阵地还在于课堂,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采用多模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遇到晦涩难懂的课题时,老师可以选用生活化例子,使课程内容变得“接地气”。老师同时要调动课堂氛围,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正是心理敏感时,对于课堂互动也许会不那么积极,所以老师要成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把握好与学生的关系。
5.结语
生物学科,是贴近生活的学科,我国传统教育中,生物课堂的限制性,通过发现不足之处,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模式的经验。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生物教学与德育培养相融合,同时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建立科学的实验体系。总之,在教育的改革中,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具有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