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03-04
(河北省文安县辛庄第一中心校 河北 廊坊 065800)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于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研究与实施均较抽象性,有关小学数学的纯理论严谨、刻板,不但灵活性差,还十分缺乏趣味性,因此很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低。同时,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也严重新意,完全沿用的是传统模式,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1.师生的愉悦沟通促进创新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其教授的数学技能,必然不能脱离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贴近于生活,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教师要尽可能的实现和学生同等地位,即创造出一种平等、轻松以及欢快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积极思考,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中列出一道应用题,“一年级一班现有若干人,女生是总人数的4/7,若增加3位女生,那么女生变为了总人数的5/8,试问原来一年级一班总人数?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大部分会采用解方程的方式,但是班内却有位同学仅以3×7=21就获得了最终答案,同时还给出了线段图。图中表明后来增多的3人为一份,之前有7份,因此为21人。这一解题方法十分巧妙,我带动全班同学给予其掌声,并强调:“并非极个别的人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只要是勤于思考、用脑的人就会有创新能力”。从此之后,班内形成了一股创新能力比拼热潮,学生的积极性都很强烈。有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既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同时也要做好课后沟通,充分掌握学生的各种心理动态,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有效性,而非简单的学习成绩。
2.创新情境的创设中激活创新素材
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早已无法满足小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了,必须要借助某种载体或可感的情境来实现。此处笔者所讲的载体主要是指“创新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抓住机会,同时还要在必要的情况下自主创设满足创新素材需求的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例如,“梯形的面积”教材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梯形教具,并引导:“上节我们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这节我们就是要通过已经学到的知识求梯形面积”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此一来,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创造欲望就会爆满,在激烈的讨论氛围中深入探讨与思考。学生在给出了多种答案之后,教师应提炼教材中的创新素材,从而给学生奠定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必须注意,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必须要贴近事实、贴近生活,将教学与实践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地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提高,实现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3.大胆想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有史以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之一。在数学课堂中无论是我们课堂教授的公式,还是我们总结的理论,全部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如:多观察平面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图形的所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图形的重要性,从而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如果没有盲目的行动,其必然也难以出现能力的提升,也就更难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只有认真的做好观察,才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当前小学教学质量,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依然不尽人意,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都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要高于理论知识。而勇于想象往往能够产生多种重大的发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手抓一根栓有小石子的线做圆周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之后,教师还可以以某长方形的一边为轴进行旋转,这样就产生了圆柱体。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的联系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其学习态度也就也好,其学习知识的速度和效率也就会越高,教学有效率也就会随之而不断上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创造出更多对国家进步有用的人才,而有用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不断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不断地深化新课改理念,通过积极创新进取的精神,科学合理的实践各种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探索、思考与总结,力求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提高每一个数学课为学生带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