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微探
2020-03-04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里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不应该只站在教师的角度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而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构建清晰的语文学习脉络。教师指定教学计划,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掌握语文知识,在运用中掌握语文阅读技能才能最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场景中积极思考语文知识点,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散语文思维,对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提升有不小的帮助。小学语文学科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阅读技能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给学生安排源源不断的语言运用任务和阅读任务,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有较大的帮助,也能让学生增强对“学习”的认识,培养“学习后总有成效”的意识,对学生的其他科目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2.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案
2.1 预习环节。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不会、不懂的生词,在预习任务布置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将生词记录下来,并且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提问,确保学生在预习阶段能够认真地发现每一个生词,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将课文中的每个生词内容都挖掘出来,才能对生词进行重点教学,也才能推动后续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进行生词的搜寻,借助成员的加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工作。比如,在教学课文《司马光》之前,教师可以安排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的生词,记录在自己的生词本上,并且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对不认识的字注音、对不认识的词注义。预习环节学生发掘出来的生词将作为下一个生词环节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将成员不懂的生词总结在一起并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准备接下来的生词环节。
2.2 生词环节。在生词环节,教师需要着重对学生不懂的生词进行讲解,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预习,找出来不懂的生词都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得到解释。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将不懂的生词整理出来,在生词环节中带着学生对没查到意思的词语进行拆分学习,拆分是获取词语意思的巧妙方式,教师用此方式总结出学生未查出意思的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学生对此方法的印象,待学生再遇到字典中查不到的生词时,便会使用此方法把握生词含义,帮助学生掌握生词理解的技能;其次,在生词环节,教师还需要专门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记忆自己的生词,通过记忆任务的布置拓宽学生的词汇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有较大帮助。在一些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包含许多学生不懂的生词,此时在生词环节便能让学生接触不了解的生词、并掌握生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2.3 阅读环节。在阅读环节中,教师需要拟定阅读问题,让学生先通过读课文来做出解答,在自己有基本的答案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阅读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提示者的身份,适当地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可以按照正确的思路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其次,阅读环节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拓展,结合本课文的内容,引申新的文段,让学生直接阅读新的文段并发表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增加阅读量,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出《安徒生童话》,并选择《海的女儿》等安徒生的经典作品,截取一小段文段,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机会,提升其阅读能力。
2.4 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教师安排学生自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因为思想的偏差,而错误地理解知识点,此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对学生进行指正,而应该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己想法中与教师相悖的地方,并且思考自己从哪个地方开始与教师想法产生分歧,在下一次的思考中杜绝此类错误,或者使用教师的思考方法对问题进行全面探讨,让学生的自主思考充满意义,并且养成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篇课文时,针对题目中“金色巴掌”,教师完全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分析出来,金色巴掌是指梧桐树叶,但是并没有人提到作者把金色巴掌比喻为秋天。这是因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比喻句中,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句子中的修辞,造成学生理解的不全面。因此,教师应该将正确答案告知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在思考修辞句时多思考深层次的含义,增强思考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从最开始不知道自己学什么转变为“自学”,尝试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自学”又逐渐加深为“能学”,通过自主学习后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能明确把握一定的语文知识点;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学”后接触更多知识,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想学”的阶段;加上前面几个学习阶段总结的学习经验,学生从没有技巧的“想学”逐渐转变为经验丰富的“会学”,不仅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减轻了教师的些许教学任务,为教师设计更重要课程的教学方案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