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4何蓉玲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362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情境

何蓉玲(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 362000)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主要强调在生活中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念的重点内容。“生活即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来源于生活,且教育不能与生活分离;“社会即学校”指从大教育体系中强调社会的作用和终身学习理念;“教学做合一”主要目的为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应用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学数学学科中,从短期来看,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建起桥梁,还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导者,应通过积极巧用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合作探索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活教育,实现教学生活化。

一、巧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且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超市购物的物品数量、价格、总价,教室中有几张桌子、几扇窗户,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生活化教学资源,并巧妙运用,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高昂的学习热情去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学生以前在玩游戏进行分组时,发现分完组后多出2 人。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结合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首先,在课堂中,提问学生:“上次你们玩游戏是怎么分组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有学生回答:“上次玩游戏,我们分成了4 人一组,一共6 组。但我们有26 人,分组后剩下2 人。”教师继续问:“那同学们知道在数学除法中,剩下的2 人被称为什么吗?”大部分学生均表示不知道。此时,数学教师抓住时机,导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让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列出除式。教师则根据除式为学生讲解有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等内容。教师通过借助以往与学生有关的生活实例,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中得知,课堂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小学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可积极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等,以确保生活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例如,在《克和千克》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教师为学生创设“我是小卖家”的情境。首先,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卖家、购物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苹果、蔬菜和电子秤等物品。其次,教师让购物者前往“商店”购物。有的学生要买5 斤苹果,有的学生买了2 斤蔬菜。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购买水果或蔬菜时电子秤称出的重量进行记录。最后,教师提问:“你们所购买的水果或蔬菜的千克与克分别是多少呢?你们知道该怎么计算吗?”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清楚。这时,教师为学生讲解千克与克的基本概念与换算方法,并让学生对自己记录的数据进行换算。学生发现,5 斤等于2500 克、2.5 千克,2 斤等于1000 克、1 千克。通过为学生创设此类生活情境,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同时,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三、借助合作探索,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让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小学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重要过程,而建立数学概念主要是指以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要想更好地学习数学,除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记忆之外,还需借助探索、合作学习等方法。因此,在数学合作探索学习中,教师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统计》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统计方法、看统计图以及制作统计图等知识。其次,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5 人,在放学后统计某个小区广场中跳广场舞的人数、性别以及年龄等,或某段路在某时间段的车流量、车的颜色与类型等。统计完成后,小组进行讨论,并共同制作统计图。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每组学生将本组所统计的结果展示出来,并选出一名组长进行讲解。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统计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学习统计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掌握数学知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中,“教学做合一”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强调理念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实现最终目的——“做”。换另一种说法,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并根据实际生活的需求选择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生活与教学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实践活动是让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例如,《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首先,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们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有的学生发现,“家里的冰箱是一个长方体”“魔方是一个正方体”“抽屉是一个长方体”,等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开展“动一动、拆一拆、拼一拼”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拆一拆”,并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不同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拆一拆”观察完成后,进行“拼一拼”,让学生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构成。最后,经过动手实践活动,学生发现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为长方形,两个底面为正方形;正方体的六个面均为正方形。通过开展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能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引导,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并以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去学习数学,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情境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多少个小正方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