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给到借,扶贫与立志双肩挑

2020-03-04王旭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助学教育部贷款

王旭明

扶贫攻坚,是给穷人办的大善事儿、大好事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值得大书特书。说到教育为扶贫攻坚做贡献,有一件事儿让我记忆深刻,而且随着时代发展,那记忆不仅不褪反而更新,引发我更深的思考。这件事儿就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提出、实施、推广和延续。纵观当下扶贫攻坚的紧锣密鼓,回想自己置身其中并奋力推动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一道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光芒照耀在心头,幸福而充实。

什么是国家助学贷款呢?百度这样解释: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国家借钱给你上大学,毕业后一定期限内,你要低息偿还贷款。这事儿听起来简单,想起来可不简单。它的意义虽是一字之差——变“给”为“借”,却是动摇甚至改变了我们几千年扶贫济困的传统。尤其对教育来说,意义更大了。大学生不仅是扶贫对象,更是立志改变自己、改变贫困的主攻手,可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么好的事儿,做起来也蛮不容易的。

说到国家助学贷款,一定要说说这项好政策的制定者之一,也是强力推进者之一——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

张保庆出身贫苦家庭。他曾说,上大学时,由于家贫没有路费,他从家里到学校报到都是走了一半的路才上的车。在机关工作这么多年,我见他从来都是布鞋加老式衣衫。也许正因为这,他对穷苦的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部里分管这块工作,为使更多苦孩子成才且立志,他和有关部门共同商议提出并设计了资助困难学生政策和实施方案。这项政策最大的创新就是在培养人的自立自强方面,“借钱”比单纯“给钱”意义更深远。为宣传这一新政策,他经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面授机宜。例如,请各个报社老总到教育部,他出面向大家介绍这方面情况;主动拜访宣传部门和媒体,争取支持;撰写文章,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等等。甚至,一向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他,主动提出并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还极其罕见地在发布会上严肃批评了对这项政策不重视甚至给这项政策出难题的某些行为,公开点名了8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批评他们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这一下子在舆论界炸开了锅。我还从未见过一位部领导如此真性情和酣畅淋漓,也从中深感这项政策的优势和意义。

说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必须说的第二个人是谢湘。谢湘是《中国青年报》的资深记者,曾任《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我认识她的时候,她是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心的主任。20 年前,我刚到教育部工作,那时候正是教育部和《中国青年报》社关系最紧张的时期。我到教育部工作之后,报社为改善和教育部的关系,请谢湘负责教育报道工作。我印象很深的是和她的第一次接触。当时,教育部组团去上海采访,谢湘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参加,我同意之余又有点疑惑。没有想到,我们一路交谈甚欢。采访结束前的一天,当地记者提出请喝咖啡,没有想到谢湘也爽快答应。当晚,谈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天我们谈笑风生,气氛很融洽。我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感慨唏嘘,到凌晨3 点都还意犹未尽。就这样,我感觉自己交了一位好朋友。之后,我们的工作来往就多了,大事小情的,都经常通电话。我觉得,这是和媒体联系沟通最简易、最有效的方式。

为了推进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和谢湘商量并联合发起了“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征文活动,这可是教育部与媒体联合搞得极少的活动啊。记得为这个活动的名称,我俩就在办公室里讨论多时,她特别坚持她的媒体立场,我则强调政府意志,反反复复,最后达成共识。我开玩笑地对她说:“这是我们俩共同的版权。”

说实话,这项活动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谢湘几乎对每篇征文,从登记到编辑,都亲自过目、审定,并详细记录。

有一天,在评奖的时候,她抱着数百篇征文走进我办公室,满头大汗。坐下之后,她说:“我都快把命搭进来了!”那情景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想起了她那篇著名的文章《国家助学贷款是比天大的事》。

在这篇文章中,她写道:“几天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对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不力的8 个省份,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公开的点名批评。9 月1 日开学的第一天,教育部、财政部又推出了一系列相当有力度的惩罚性措施。这些惩罚性措施,可以说条条都很厉害: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并在财政经费、招生计划、学校升格等所有关乎高校发展的关节点上提出明确要求。如此严厉的做法,前所未有。张保庆副部长说:‘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而是迫不得已。只有下这样的狠心,我们才有可能把以国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政策推动下去。’”

谢湘的文章很有深度,常常带有研究者的表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必然选择。纵观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高等教育的成本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实行必要的成本分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已不可能再退回到由国家全部包起来的老路上去。那么,一些天资不错、学习勤奋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却无力支付必要的学费成本,该怎么办呢?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没钱借钱,有钱还贷。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没钱可以先借钱读书,待完成学业,有了经济能力后再偿还贷款。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正是在尝试与市场经济进行接轨。”

谢湘的文章还带有一种宏观视角,这在记者报道中显得尤为可贵。她说:“助学贷款的推进速度,还直接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历史、自然的原因,造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在20%左右,特别困难的占5%,总人数将近300 万。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小数字。固然,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多种资助办法能够起一些作用,但所能涵盖的面毕竟有限。要想尽可能地扩大困难学生的资助面,只有全面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才能真正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难怪,张保庆不止一次说,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心里,是比天还要大的事。”在整个征文活动过程中,在高校学子中有着很强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社全力配合,刊发的稿件几乎篇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尽管缺少更多媒体的联动,也缺少电视媒体的呼应,可我的心灵还是一次次被震撼。

说到这儿,我又想到了自己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电视文艺节目策划和主持的经历。为达到强烈的宣传效果,我一改电视晚会歌舞开头、领导讲话、歌舞串场、采访串场、颁发证书、歌舞压轴的结构,由获奖作品的作者宣读自己作品中最感人的片段,优秀记者报道作品也由人宣读其中的精彩之笔,其中穿插一至两个小品,也由其中的获奖作品改编而成。导演在赞赏之余,只说了两个字“难弄”。在晚会中间,我还加入了一些煽情的细节,如开始时,让全场与会的学生手举标牌连呼三遍“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晚会中间还穿插了一段国家助学政策宣传短片,也充分体现了我的再学习、再宣传的意图。虽说这是我的“第一次”,那天晚会的导演看了彩排以后,对我的客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调侃我说:“你要是不干新闻发言人了,转行当个主持人会挣更多的钱,出更大的名,你天生是干这行的料!”我知道他是在鼓励我,但是心里踏实了很多。

晚会开始,首先是5 位中戏学生配乐朗诵的获奖作品片段。我再一次被感动——竟然没有背书。我对另一位专业主持说:“太感人,太美妙了,中央戏剧学院5 位学生的表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质朴、美丽而深刻的世界。问你一个问题,这5 个片段,选自哪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哪部名著?”她佯装不知。我开玩笑对她说,选手文化素质得分零分,场上一片笑声。开了个玩笑暖场之后,我进入了正题:

昨天晚上,我刚刚参加了凤凰卫视主办的“2007 年影响世界华人”的颁奖仪式,上榜名人有姚明、巩俐、常昊、成龙、关颖珊等,还有第一位美籍华人部长赵小兰。类似这样的名人颁奖晚会,我已经参加多场,人们关心结果的灿烂是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一个人才成长的过程。

可惜的是,这些话在节目正式播出时都被剪掉了。节目正式播出的时候就剩下了我下面说的话:

我们今天就是关心未来人才成长过程的颁奖仪式,我们的口号是“助学政策,助我成才”。

至今,我还是很陶醉于自己设计的开场白。晚会节目进行得都很顺利。我高兴地看到,在学生朗诵作品、表演小品时,场下不断有观众在抹眼泪。我在前期策划时,就期待这样感人的场面出现。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委托时任副部长的袁贵仁参加了活动。袁贵仁和时任教育部部长助理的杨周复、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贺军科以及教育部几位司长上台颁奖的时候,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与获奖学生握手,祝福并再三叮嘱。

在颁奖晚会进行中,我多次说:“国家助学政策资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受益学生之多都可谓前所未有。”这也是我那几年宣传这项政策期间说得最多的话语。在颁奖仪式进行中,我也不断地根据节目随时调整自己的主持词。如天津音乐学院的同学演唱的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是根据普希金诗歌改编的《白勒喜鹊》,最后一句是:“来吧,跟着我快快活活走四方。”我接下来的主持词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无数学生摆脱了生活困难的困扰,快快活活地走向自己的大学,让我们祝福他们像普希金诗中说的白勒喜鹊一样‘快快活活走四方’。”颁奖仪式上不断有新的信息告诉观众,如我宣布:“今天与会的各位嘉宾、记者、演职员工都是国家助学政策的义务宣传员,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要使这一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又如,我还宣布,所有获奖记者的奖金同时寄送给困难学生征文作者,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立志成才。

在发布上,我还宣布,第二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主题是“自信、自力、践诺”,征文题目是《助学贷款,我追求的自立方式》,并欢迎广大学生和媒体记者积极参与,期待2009 年元旦之际,再次聚会畅谈。那时,我不知道随后不久自己将要从新闻发言人位置上卸任。

在歌唱家于爽等人演唱的《祝福祖国》的乐曲中和彩虹机喷出的天女散花的背景下,我上场朗诵道:“青春是一首澎湃的诗,祖国是一面永恒的旗,伴着歌唱祖国的美好旋律,伴着春天温暖的脚步,伴着国家助学政策的灿烂阳光,伴着莘莘学子成长的心声……”

这台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十分强烈,我收到无数反馈信息。周济部长看后对我说,如果此台晚会能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有多好啊!我把领导的意思转达给了中央电视台,虽然最终未在央视播出,但只要把这项现在看来是教育扶贫的大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已然无憾……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从3 个方面对助学贷款有关政策做出调整。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抢抓毕业生离校前后工作关键期,聚焦52 个未摘帽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全力推动升学培训促就业、政策岗位促就业等5 项“促就业”重点任务落地,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尽早就业。此时,进一步调整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是为困难学生送上的一份暖心礼物,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坦然、安心地走进大学校园,或者走向社会。看到这些大好的助学政策,想着自己的曾经,内心闪动着胜似落日余晖的光芒:不枉一时,不枉一世。

猜你喜欢

助学教育部贷款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旧信封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关爱·帮扶·助学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