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历史学科备课有效性的策略

2020-03-04李海军

辽宁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情预设课程标准

李海军

(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而有效备课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年轻教师对教材知识系统掌握不够熟练,教学经验不足,在备课方面更加需要细心、用心、专心,更加需要潜心研究和探索有效备课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

一、精准解读课程标准,为有效备课奠定基础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而精准解读课程标准是有效确定教学目标的保障。

(一) 围绕立德树人,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中学历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的合格公民。新课程标准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该教学目标重在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所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 围绕教学目标,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和保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过程与方法”缺失

有的教师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了解邓小平确定的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感受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知道……”“了解……”表述的是“知识与技能”中的“知识”目标,“感受……”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新课程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表述中,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应当是不合适的。

2.行为主体交叉错位

教学目标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行为与思想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因此,其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例如,有的教师如此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该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明显是教师,而同时又出现“知道……”“了解……”“理解……”“体会……”等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两种行为主体混杂在了一起。

3.照搬照抄教学用书

合理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对一线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但对有的教师来说,并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在确定、表述教学目标时,还存在照搬“教师用书”的现象。“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要结合“学情”,制订定更具体、更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用书”可以用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照搬照用。

(三) 围绕三个层次,提出历史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言简意赅,如何精准解读课程标准?实际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 举”“知 道”“了 解”“说 出”“讲 述”“简 述”“复 述”等行为动词的。这类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

二、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实现有效备课

实现有效备课,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顺利实施教学行为,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 基于学情预设教学

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有些年轻教师因对教材知识不熟悉,往往会生搬硬套教学参考书上的设计,因忽略学情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境和探究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例如模拟历史情境或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具体的学情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问题设置的难度、梯度、效度,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特点、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 理性对待课堂生成性资源

备课是课堂预设的一部分,但无论多么细致的备课,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预设,真正到了课堂上,当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智慧碰撞之后,会有很多课堂生成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范畴,这也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课堂生成会给教师带来惊喜,对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如果对课堂生成加以利用,则能促进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甚至多次备课,这恰恰是有效备课的关键。

笔者在讲授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有学生发问:“焚书坑儒”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超出了我的备课预设,于是,课后我仔细钻研教材,梳理知识内在的关联性,挖掘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即御史大夫只是监察百官,而对皇帝的权力缺乏制度和思想方面的制约,皇权至上导致个人独裁。从制度的缺失出发解释“焚书坑儒”发生的根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利用晚自习课给学生做了补充解释,赢得了学生的赞许。

三、利用教学反思,助力有效备课

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方法就是注重课堂反思。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预设+教学生成+课后反思。正如上文提到每位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遇到突发情况,有时学生的行为并未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常见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教师的预设出现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类突发情况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机智的考验。无论教师能否完美地处理这些突发情况,都应该值得欣慰,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说明学生在深度学习。

教师要在教学后的反思中认真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思维的不足或闪光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设计。这样,教师的备课会随着学生思维的成长而不断得到完善,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自我完善,更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回归,一种更深入的探究。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有效备课。

四、借助集体备课,促进个人有效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辅助。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其备课质量一定比个人作战有效得多。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流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实践中,应当摒弃一些无效、低效的备课活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切实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效果。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研组要立足现实问题,对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微创新”。具体做法是:研究内容前置,即本周研究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主讲人于上周五之前,将所备内容(教案、学案或课件) 放在学科组共享文档内,是为“草案”;本周业务研究时间,备课组成员将“草案”下载到个人电脑进行集体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为“共案”;教师再根据个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删、补,完善为“个案”进行使用。经过两次备课,实现了“草案→共案→个案”的增值性跨越。

由于每一位教师都对研究内容比较熟悉,故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业务研究模式的“微创新”,既秉承了传统做法的优点,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又突出了教师个性,是一种简单、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措施。这种模式既挖掘了集体智慧,又突出了教师的个性特长,且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突出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理念。

如果在集体备课中,大家都能以诚相待,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研讨,这样的业务研究,问题准确而明晰,措施科学而有效,效果自然明显。智慧众筹,取长补短,不失为提高个人备课有效性的良策。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同理,有效备课,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真正的有效备课一定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情预设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