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PBL 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2020-03-04娄崇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134001
娄崇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 134001)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源于实践。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以“职业情感”为导向,在专业素质教育中以“执业能力”为导向,在核心素质培养中以“社会适应”为导向,这样的育人模式,被称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PBL 教学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的方法,目的在于通过靶向定位学习问题,开展精准施测,引导学习自主剖析、处理问题,提高学习能力。PBL 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好PBL 教师培训,是达到这个要求的途径之一。
一、“三导向”模式之于PBL 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
1.PBL 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供需匹配”不到位
一方面是学校从管理层到教师,对PBL 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待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在开展培训前,学校没有充分了解管理层、教师、学生对PBL 教育的需求,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安排等。
(2)教师参与、转变不到位
缺少培训互动,单一的授课式、灌输式培训往往会导致他们难以融入或参与培训,参训时容易出现“坐不住”“听不进”的情况。这导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受损,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训后机制建设不到位
教师受训后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于评估培训效果、改进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的管理不是在培训结束后就戛然而止的,应该建立有效、长效的培训反馈机制,总结PBL 培训课程的现场效果和后续效果。
2.“三导向”模式之于PBL 教师培训的意义
基于PBL 教师培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视域下,开展PBL 教师培训的意义有以下几点:一是让PBL 培训的目标更加明确,即培养能够开展PBL 教学的教师,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感情、执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二是让PBL 培训的要求更加明确,即要以“三导向”为标准,衡量PBL 培训是否达到标准。三是让PBL培训的反馈要求更加明确,即要综合考量在培训后,教师开展PBL 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评价培训效果。
二、基于“三导向”模式的PBL 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要构建该培训体系,可建立“五步法”,从而搭建以前期分析为基础,设计培训内容,以培训内容为纲领,推动培训实施,以培训评估为途径,保障培训效果的模式,并在数据分析、评价过程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进一步提升培训实效。
1.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快捷、便利、统计高效的特点,通过网络向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发放调研问卷,围绕PBL 教学,收集培训需求,包括基础信息、对PBL 培训的态度,以及期望从中获取的知识等。对上述调研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培训目标,有效解决培训“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2.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要细化PBL 培训目标,形成具体操作方案。内容的设计上,根据之前收集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形式的设计上,应该避免课堂灌输式的培训,通过调研分析,设计互动课堂,开展交流研讨,模拟演练、TED 讲演等以实践为导向的方式。在考核方式设计上,要形成多种角度的评价,并通过多种考核方式衡量教师PBL 教学的学习情况。
3.开发阶段
从设计图到施工图,要创建并整合设计阶段构建的内容,确定相应PBL 教师培训的授课教师,并通过沟通设计确定培训形式、环节等基本情况,帮助筹备相应教具,营造培训氛围。
4.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是通过培训向教师传递PBL 教学理念。培训的实施过程要丰富知识内容,融入实践锻炼,并通过第三者观察,及时发现、了解教师的PBL 培训反应,及时做出应对,提高培训实施针对性。
5.评价阶段
评价要从PBL 教师培训过程贯穿到效果,结合过程的评价和结果的评价,并将之作为PBL 培训实效的提升和进一步完善的保障,检验实际效果,并通过分析,为提升改进提供依据。
三、基于“三导向”模式的PBL 教师培训实践探索
1.理念的灌输
PBL 要求教师转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活者。可邀请这一领域内的专家进行PBL 教学的专题交流,激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指导学校开展PBL 教学。
2.知识的传输
PBL 教学对教师跨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高要求,即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更要跳出专业学科,掌握跨界的理论知识,获得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法。因此,PBL 培训应该针对多元的学科理论知识,结合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
3.技能的培训
主要包括开展PBL 案例写作、指导学生讨论、进行教学评价等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知识构架均衡、丰富,还得“能说会道”“能说会写”,同时也要具有案例搜索、查找、积累和指导的能力。因此,可组织专题沙龙、论坛,观摩学习,开展案例撰写的探讨和交流。可派人员参与跨校的科研教学交流,形成本校的PBL 带头人效应。PBL 教学的主旨是引导自主学习,可在培训中开展模拟演练,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实战演练,体验PBL 教学。
4.PBL 培训的有益补充
除了常规培训以外,可以建立一些小型互动交流培训平台。例如,借助学科组的例会,进行阶段性PBL 教学的总结和互学等。
四、基于“三导向”模式的PBL 教师培训应用建议
1.PBL 教学目标与教师需求的双重把握
PBL 培训课程教学中心工作为了培训而培训或不考虑教师需求,就会出现达不到培训目标、难以收获培训效果、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培训满意度低等问题。因此,应充分调研PBL 教学目标与教师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设计和实施。
2.培训过程的全程评估
培训实施是培训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阶段工作的具体呈现,在培训实施阶段进行全过程观察,开展全过程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做到问题的时时调整,将PBL 培训项目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能发现PBL 培训在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阶段存在的不足,是对学员培训评价调查的一个有效、全面的补充。
3.结果的改进提升和结果应用
培训评价结果是对培训工作开展是否有效的直接评分,要看到结果,更要见于行动。要进行充分分析,采纳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日后的PBL 培训项目开发中进行调整、改进和提升。
五、结语
开展PBL 教师培训,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为教师赋能,通过教学观念的改变,赋予他们新的执教办法,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为这一培训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提出了更加清晰的要求,提出了更加确切的反馈要求。基于“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PBL 教师培训模式,可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方面开展,做好PBL 教学思维、内容和技能的培训和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