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主题性”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20-03-04沈员萍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题性省域绿道

沈员萍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州 350025)

绿道 “greenway”一词,首先由威廉·怀特(Willian H.Whyte)于1959年提出,他从现有带状空间形态“greenbelt”中汲取 “green”概念,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再从 “parkway”中得到 “way”的概念表示通道,合成一起意思为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1,2]。由于绿道在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娱乐健身、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功能,欧美国家陆续进行了大量的绿道规划实践与研究,不同研究者对绿道都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但总体上从广义上讲,绿道是具有连接作用的各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2-4]。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绿道开始走向系统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市区级、市域级、省域级、区域级相结合的绿道网系统,使绿道发挥更强的叠加效益和功能性[5-6]。我国绿道的规划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10年广东省绿道网规划的启动建设,再延伸到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都紧锣密鼓地开启了相关建设,并从省域-城市-社区多个层面自上而下逐步开展[7-8]。总体来说,各个层面的绿道网规划在我国都处于探索阶段,其中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在国内也是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而如何结合各省自然与人文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省域绿道网规划研究更是较为少见,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性”角度以福建省为例探讨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省域绿道网规划,为我国各省构建各具地方特色的绿道网规划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和借鉴。

1 “ 主题性”的绿道分类与意义

绿道主题的分类根据不同角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从资源属性、功能内容、文化内容或某个特色内容等不同角度构建不同类型的主题[9]。例如在新英格兰地区实施绿道网规划的过程中,按自然资源、游憩资源和历史资源三种资源属性进行划分,形成具有一定“主题性”的绿道[2]。尤利乌斯·法博什(Julius Gy. Fabos)以此为依据将这些绿道分成三类,生态类绿道( Ecological Greenways)即通常沿着河流山脊,供野生生物迁徙或保护生物多样性[2];游憩类绿道( Recreation Greenways)即沿着自然的河流或者被废弃的铁路等[2];文化历史类绿道( Cultural Greenways)即具有一定历史遗迹和文化价值,具有教育、美学、娱乐和经济效益的场地及步行道,其边缘也可提供较高质量的居住环境[2]。实践证明,绿道“主题性”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绿道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和统一,有效提高绿道品质的建设,并且能够凸显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地域性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因此,在进行省域绿道网规划与建设时,应该深入挖掘绿道所依托的各种资源,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线索提取,构筑各具特色的“主题性”绿道网。

2 “主题性”的福建省绿道网规划构建

2.1 构建背景

福建省绿道网是由众多省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构成的网络状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整个绿道网通过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将福建省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同时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并结合串联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区)点,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绿色廊道网络[10]。这个廊道将融合环保、运动、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在构筑福建省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10]。并且,拟将其打造成为福建省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康体健身、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10]。总之,福建省绿道网的建设将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扩内需促增长、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构建过程

2.2.1 “ 主题性”的绿道线索提取

(1)自然要素与空间。自然要素主要包括福建省的各种河流、海岸、山体和田园等,他们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集中地带,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向往的最佳休憩游赏场所[10]。福建省这些自然要素与空间构成的资源优势显著,首先,福建省经过长期的绿化造林,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已经建立了大量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空间(图1)。其次,福建省宜人的海滩、璀璨的岛屿以及大江、大河的出海口等所构成的秀丽滨海风光也是福建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福建省广阔的乡村田野也是除山体、河流之外重要的生态基础和绿色开敞空间,也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福建省绿道网选线应优先考虑上述这些富有吸引力的自然区域为根本点,并将这些自然要素与空间进行整理与提取,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地方特色的绿道网。

图1 福建省代表性的自然要素与空间分布图

(2) 人文要素与空间。人文要素一般主要包括各种文化遗迹、历史村镇和传统街区等。福建人文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是绿道主题线索提取的强大本底(图2)。福建省绿道选线应充分串联起这些深厚的人文资源,从而展现出福建独特的闽文化内涵。

图2 福建省代表性的人文要素与空间分布图

不过,以上两个方面虽然是福建省绿道网“主题性”线索提取的重要源泉,但是,绿道选线还应综合考虑居民的可达性。因此,福建省内的道路交通网络也是绿道网构建的重要支撑,还应做到与其有机衔接,也可以依托他们共同构建,甚至也可依托风景区道路、田间道路及废弃道路等。

2.2.2 “主题性”的绿道网规划整体布局 福建省绿道网规划在提取以上自然、人文两大要素与空间的基础上,同时综合考虑交通要素以及相关上位规划、政策要素等,并结合各设区市的实际情况叠加分析,综合优化形成由6条“主题性”省级绿道主线、1条“主题性”省级绿道支线、2条“主题性”省级绿道连接线及20处交界面共同构建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福建省绿道网,具体如下:

(1)6条 “主题性”省级绿道主线。六条“主题性”省级绿道主线连接福建省九大设区市,总长约2 795 km,串联福建省多个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节点,实现了福建省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市郊、市郊与农村以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连接,对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8](表1)。

表1 福建省绿道网6条 “主题性”省级绿道主线

(2)1 条“主题性”省级绿道支线。总长约143 km,为加强主线与重要发展节点联系而规划的一条支线,为展示海岛主题风光的“平潭岛海岛”支线,属于1号自然滨海绿道范围内。

(3) 2 条“主题性”省级绿道连接线。总长约213 km,为促进省级绿道主线的有效衔接,规划两条连接线,分别为“西溪”主题连接线和“世遗”主题连接线。其中“西溪”主题连接线,总长74 km,连接3号(闽江自然山水)绿道、5号(闽西客家文化)绿道,起于闽江绿道南平市区,向南至沙县淘金山与闽西客家文化绿道连接。“世遗”主题连接线,总长139 km,主要连接武夷山与泰宁两个世界遗产,同时连接3号(闽江自然山水)绿道、5号(闽西客家文化)绿道,起于泰宁县城,向北经邵武、星村至武夷山。

最后,在福建省绿道网6条“主题性”省级绿道跨各个设区市的衔接面设置20处交界面,主要任务是通过统筹规划,协调各设区市内省级绿道的走向和建设标准,将各设区市孤立的省级绿道通过灵活的接驳方式有机贯通,形成一体化的绿道网络。

3 结语

“主题性”的福建省绿道网规划,在生态化、多样化、人性化、便利化、可行性的基本原则上,侧重从“主题性”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景观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并结合绿道自身的自然特点,让绿道展现“福建地方特色性的风情”,形成各具不同的“主题性”绿道网,使之成为承载福建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一道靓丽绿色载体。

猜你喜欢

主题性省域绿道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