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鸟类新纪录
——蒙古沙鸻

2020-03-04王军岗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纪录水田蒙古

周 勇,何 英,杨 柳,王军岗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汉中 723000)

2019 年5 月10 日,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吊坝河村附近的水田中发现并拍摄到蒙古沙鸻(Rissatridactyla),发现时仅1只个体,和2只金斑鸻(Pluvialisfulva)在一起活动和觅食,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3°36′21.59″,东经107°31′58.81″,海拔1050 m。生境为农业水田,连续观察三天后再未发现。经查阅《中国陕西鸟类图志》[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2]及文献资料,并依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11-2020年关于蒙古沙鸻的761次野外记录,得知其在陕西省没有分布记录,应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3]。

图1 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 (周勇 摄)

此次发现的蒙古沙鸻为雄鸟,小型涉禽,体长约20 cm,上体灰褐色,头部淡黄褐色,颈部和胸腹部具有棕红色宽带,颊和喉白色。嘴黑色,额、眼先、贯眼纹和耳羽连成1条黑色宽带,脚深灰色。

蒙古沙鸻隶属鸻形目鸻科,在新疆西部、中亚至东北亚繁殖,在非洲沿海、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等地越冬,栖息于沿海海岸、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及附近沼泽、草地和农田地带,常单独活动,较少集群,捕食昆虫、软体动物、蠕虫、螺等小型动物,营巢于高山林线以上的高原或苔原地带[3]。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河北、宁夏、青海、甘肃、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4]。

近年来,鸟类新纪录不断被发现,表明陕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稳步恢复,同时对填补陕西省动物资源本底具有较高的价值。由于仅观察到1只个体,初步推测蒙古沙鸻在陕西可能是迷鸟,其居留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新纪录水田蒙古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砥志励行,实干筑梦:解放青汽即墨工厂达成生产100万辆新纪录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红楼梦》中的“水田衣”是啥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太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