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市核桃溃疡病防治方法与效果

2020-03-04马云攀李忠锋黎世杰杜德斌朱晓丽罗克婵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灌根溃疡病甲基

马云攀,李忠锋,黎世杰,杜德斌,朱晓丽,罗克婵

(1.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镇安 711500;2.商洛核桃研究所,陕西 商州 726000;3.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镇安 711500)

溃疡病(Botryosphaeriadothidea)是危害核桃(Juglansregia)树干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在1915年最先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目前,国内的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均有其分布[1]。商洛市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核桃主产区、老产区,也是核桃病虫害的多发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栽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19年底核桃面积已达227.9×103hm2,伴随栽植面积扩大和集中连片,近年来核桃溃疡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病株率一般为10%~30%,重病区可达40%以上,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而且削弱树势,导致过早衰亡[1]。针对商洛核桃溃疡病的危害现状,我们结合有关项目实施,2017-2019年开展了核桃溃疡病防控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防治核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最佳施药时间、施药浓度和施药方法,总结出一套核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

1.2 试验设计

通过实地勘查与规划,在回龙镇枣园村水源塬上,选择立地条件基本相同、树体生长状况相近的3个核桃园作为试验区,分别标记为A、B、C区,各区面积约2 hm2。A区用于树干涂抹法对比试验,B区用于树体喷雾法对比试验,C区用于根部灌根法对比试验。把每个试验区划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5个小区,分别进行4种药物对比试验和1个对照小区(CK)。在每年5、6、7月,分别采用不同药物和不同施药方法进行溃疡病防治,对不同药物防治试验区进行挂牌管理。

1.2.1 树干涂抹法 在A区,将4种药物的树干涂抹法试验和对照随机安排在5个小区内。4种药物的涂抹剂浓度均为其5倍液。涂抹时间分为3个,即每年5月上旬发病初期、6月上旬和7月上旬。涂抹药剂前刮除病斑,刮除范围要求大于病斑1 cm左右,刮口达到光滑平整,收集焚毁刮下的病屑,避免再次传染。涂药后用薄膜包扎,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药效下降。

1.2.2 树体喷雾法 在B区,将4种药物的树体喷雾法试验和对照随机安排在5个小区内。4种药物的喷雾浓度均为其1 000倍液。喷雾试验分2个时间,及每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各全树喷雾一次。雾法试验与每年例行的树体虫害防治(70%吡虫啉1 500倍液)同时进行。

1.2.3 根部灌根法 在C区,每年5月下旬,结合刨土晾根防治根部害虫,进行根部灌根试验。将4种药物的灌根浓度均配制成100倍液,随机安排在试验小区内。

1.3 调查方法

在每次防治试验前先对每个小区的病斑数进行调查,在防治试验后,下一次防治试验之前统计治愈病斑数。每年8月底,对每个小区和对照小区进行一次综合效果调查。9月底进行产量调查。调查结果均为3年调查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物的防治效果效果对比

2.1.1 不同药物树干涂抹防治效果 从图1看出,4种药剂在5月初树干涂抹防治核桃溃疡病效果显著,治愈率都在80%以上;4种药物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农用链霉素和多菌灵,森锰锌与甲基硫菌灵之间以及农用链霉素与多菌灵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1 4种药剂在5月初树干涂抹防治效果对比

2.1.2 不同药物喷雾防治效果 从图2看出,与对照(喷水)相比,4种药物 5月中旬喷雾防治效果显著,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仍然优于农用链霉素和多菌灵,但甲基硫菌灵与农用链霉素之间差异不显著性。

图2 4种药剂在5月中旬喷雾防治效果对比

2.1.3 不同药物灌根防治效果 图3显示,与对照(灌水)相比,5种药物5月下旬灌根防治效果显著,其中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仍然最好,而代森锰锌的灌根效果最差,农用链霉素和多菌灵的灌根效果居中。

图3 4种药剂在5月下旬灌根防治效果对比

2.2 同一药物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

综合分析图1、图2、图3发现,同一药物如果采用的施药方法不同,其防治效果也相差较大。农用链霉素树干涂抹的病斑治愈率为80.1%,而喷雾和灌根时的治愈率只有58.8%和64.3%;代森锰锌的差异更大,树干涂抹时病斑治愈率高达93.8%,喷雾时的治愈率降到了68.4%,灌根时治愈率只有52.6%,降到了最低;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树干涂抹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灌根,最差的是喷雾。涂抹树干和喷雾试验,对照的治愈率分别是1.25%和2.88%,说明核桃对溃疡病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相当低。

2.3 同一药物不同施药时间的效果对比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施药时间得当就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图4可以看出,虽然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涂抹树干防治效果极好,但随着时间的后移,治愈率逐渐降低,同种药物各月份之间差异显著。施药时间越早,其治愈率越高。5月初,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的治愈率都高达90%以上,到6月初就降到86.6%和85.3%,而到了7月初,则突降到57.2%和51.8%。

图4 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在不同时期涂抹治愈率对比

生产中,树干涂抹防治时都以新皮微露为准,凸显一个“早”字,做到“刮早、刮小、刮了”,而且刮除范围要求大于病斑1cm左右,刮口光滑平整,并用薄膜包扎,刮下的病屑集中焚毁,避免再次传染。如果5月初的防治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耽搁,应及时补防,但时间不能延迟在6月上旬之后。

3 结论

常用农药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农用链霉素防治核桃常见病害——溃疡病效果明显,但不同药物、同药物的不同用药方法和时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甲基硫菌灵在3种施药方法中都表现出高效的防治效果,代森锰锌虽然在涂抹和喷雾情况下表现优异,但在灌根施药时表现不佳。综合来看,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治愈能力优于多菌灵、农用链霉素,可在核桃溃疡病的防治中推广应用。生产中应根据药物不同施药方法的效能差异,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良药良法,同时,应综合防治,配合用药,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施药时机也非常重要,核桃溃疡病的防治宜早不宜迟,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气温逐渐上升,溃疡病会越来越严重,病斑不断扩大,树体也开始变弱,防治越晚防治难度越大,治愈率也就越低,甚至树体因为无法防治而死亡。如树干涂抹施药方法的最佳时间为5月初,以新皮微露为时准,最晚也要在6月上旬之前完成。核桃溃疡病虽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很低,人工防治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灌根溃疡病甲基
UIO-66热解ZrO2负载CoMoS对4-甲基酚的加氢脱氧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甲基芳烃液相氧化反应活性分析
澳大利亚:拟利用狗检测柑桔溃疡病
四川认定两个抗溃疡病猕猴桃新品种
4种杀虫剂灌根对设施甜瓜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气象因子对秭归柑橘潜叶蛾及溃疡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6种杀菌剂灌根防治马铃薯炭疽病药效试验研究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