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栓加压制动裤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 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20-03-04丁玉玲
丁玉玲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多见于危重症患者与外科术后患者[1-2]。而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术后产妇因手术、疼痛、制动、中心静脉置管、全麻等多重高危因素可导致DVT[3]。如何有效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术后产妇DVT发生,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院设计了一种一种防栓加压制动裤(专利号:ZL201920145551.5),现将其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术后预防DVT的效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2020年02月我院妇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术产妇共计60例,将产妇随机抽签分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32.84±2.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2.50)周,初产13例,经产17例;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32.85±2.50)岁,孕周37~40周,平均(38.6±2.46)周,初产14例,经产16例。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DVT预防方法
图1
图2
对照组介入术后常规沙袋压迫动脉穿刺点预防DVT,观察组使用防栓加压制动裤(设计详见图1、图2)预防术后DVT及穿刺点血肿、淤血。注:1、外腿套;2、拉链;3、脚套;4、魔术贴;5、动脉加压止血器松紧扣;6、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连接管;9、内腿套;10连接层;11制动板
具体操作如下:将患者的腿部放入内腿套9的内部,同时确保患者的脚进入脚套3中,而后再将动脉加压止血器松紧扣5与腿部进行固定,随后根据需求和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是否采用双侧的制动板11,同时在制动板11的边缘放置棉胶海绵,同时将外腿套1外侧的魔术贴4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外腿套1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而后再将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两者外侧的连接管8通过气管与气压泵IPC进行连接,从而开始治疗作业。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拉链2将脚套3与外腿套1进行分离,从而便于观察脚部的血管变化,同时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的设计,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按摩不同的位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内腿套9内部的理疗磁石,完成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DVT、穿刺点血肿、淤血发生率,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并填写满意度调查内容,10分表示非常满意,5分满意,0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统一使用SPSS 20.0进行录入分析,计量资料n(%)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DVT、穿刺点血肿、淤血发生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DVT、穿刺点血肿、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DVT发生率结果比较
2.2 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3.33%(22/30),其中非常满意0例,满意12例,不满意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5)。
3 讨 论
常规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让患者凭自己意识制动,但患者制动意识差,常不自主抬起患侧,导致沙袋偏移股动脉压迫点,导致穿刺点出血、血肿、血栓。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模仿人体运动,以不同压力从远侧气囊开始向近侧气囊进行顺序充气加压和放气减压,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并有充分的按摩效果,从而形成对下肢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的过程,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向心回流,从而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本次研究使用的防栓加压制动裤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压迫预防血栓的问题,观察组DVT、穿刺点血肿、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防栓加压制动裤使用医用明胶海绵,与人体的亲和力高,接近人体肌肤,使用起来舒适度高;外腿套、魔术贴和动脉加压止血器松紧扣,外腿套的内部设置有内腿套,且内腿套和外腿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外腿套和内腿套的上下两侧均缝纫连接有连接层,且连接层的下方通过拉链连接有脚套,魔术贴分别设置在外腿套和脚套的外侧,动脉加压止血器松紧扣安装在外腿套的上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外侧均连接有连接管,内腿套的内侧设置有制动板。内腿套包含有外层、内层和理疗磁石,且外层和内层之间均匀分布有理疗磁石,可改善穿刺点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高凝,从而很好的预防DVT发生。
综上所述,防栓加压制动裤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术后,能显著预防DVT、穿刺点血肿、淤血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