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2020-03-04张圣秋
张圣秋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邳州 2213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心内科病症,该病症通常是由冠状动脉供血异常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现象。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结构也发生巨大改变,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致使急性心肌梗死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该病症日渐年轻化。倘若患者不能予以及时救治,就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根据临床医学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过程中,应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全面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法,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97±10.12)岁,其中11例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7例广泛前壁梗死,3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全面性护理措施,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46±10.97)岁其中12例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5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性护理措施,其护理内容如下:
(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并在近期内禁止大幅度活动,减少心脏负荷。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要定期帮患者翻身,并对其四肢进行按摩,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出现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教授患者家属掌握家庭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洗脸、刷牙,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营养,禁止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2]。
(2)心理护理。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发作后,由于对该病症缺乏了解认知,使得许多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之前,应对患者各项信息予以充分了解,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地位,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并在言语中关心、安慰、鼓励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3)病情监护。护理人员在实施全面护理前,应对患者梗死部位予以详细了解,依照患者病症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密切关注患者心室颤动、心率等相关情况。倘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4)预防并发症护理。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在实施全面性护理措施时,应了解掌握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程度并发症的危险性,同时熟练掌握各种并发症急救护理措施,提前准备好各类急救仪器设备与急救药品。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表(±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表(±s)
组别 例数(n)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对照组 30 71.03±3.67 69.16±3.32 72.40±6.19 69.77±6.24观察组 30 86.69±3.79 81.27±4.28 88.42±5.70 84.29±5.63 t 18.736 11.142 10.493 11.724 P<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无对比性;护理后,观察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许多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况,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加重患者病情。另外,激动、暴饮暴食、过劳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其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为此在患者抢救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通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监护、预防并发症以及自我护理管理等干预措施,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增加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3]。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病情监护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在自我护理管理中掌握自我护理能力,纠正患者错误生活习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面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