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管径留置针在麻醉内镜诊疗中的对比研究

2020-03-04林燕娟罗东霞陈岱文黄耀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外渗管径成功率

林燕娟,罗东霞,陈岱文,黄耀奎*

(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内镜中心,广东 汕头 515031)

无痛内镜是内镜检查前,将静脉麻醉药注入静脉中,患者即能进入睡眠状态,顺利进行全面诊疗[1-2]。目前无痛内镜诊疗是通过静脉通路给药调节的[3],对不同管径留置针的选择可影响麻醉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1日~2020年7月22日麻醉内镜患者450例,胃镜32例,肠镜49例,同时行胃镜和肠镜369例。使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

1.2 留置针选择

留置针共3种管径,分别是20G*29 mm/Z-G-55 ml/min(大管径),22G*25 mm/Y-G-32 ml/min(中管径),24G*19 mm/Y-G-21 ml/min(小管径)(图1-3) 。

图2 三种管径直观图

图3 三种管径近图

1.3 方法

随机分组;观察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药物外渗率,脱管率,穿刺疼痛分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多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多个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列联表出现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无x2值)。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一般情况

三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入组患者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s)

表1 入组患者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s)

组别 年龄(岁)images/BZ_107_1590_2128_1607_2165.png±s df F P小管径 48.68±14.93中管径 49.98±14.05 2 1.360 0.258大管径 47.88±14.52

表2 入组患者年龄,住院或门诊情况比较(n)

2.2 三种不同管径留置针不良事件比较

不同管径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脱管率、药物外渗、堵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大管径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中、小管径留置针;小管径留置针术中脱管发生率高于大、中管径留置针;大管径留置针药物外渗发生率高于中、小管径;小管径留置针术中堵塞发生率高于大、中号管径留置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三种不同管径留置针不良事件比较(n)

2.3 三种不同管径留置针穿刺患者疼痛分级的比较:

疼痛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分为轻中重度[4]。不同管径留置针穿刺疼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管径留置针穿刺中重度疼痛比例较低(41%以下),大管径留置针穿刺中重度疼痛比例更高(54%以上)。

表4 三种不同管径留置针穿刺患者疼痛的比较[n(%)]

3 讨 论

选择正确管径留置针关系到麻醉内镜诊疗过程是否顺利,更关系到病人生命系统维持,按照总体使用结果,本研究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位于国内类似研究中等水平[5-7]。

本研究小管径留置针减少疼痛,增加首次穿刺成功率,但易脱管,堵管。大管径留置针能防止堵塞,但增加穿刺疼痛感和药物外渗,中管径留置针流量能满足麻醉过程给药要求,减少疼痛、脱管、堵管、药物外渗和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议在麻醉内镜中使用中管径留置针。

猜你喜欢

外渗管径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寒区某水电站大管径PCCP管施工过程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