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边境地区520 例外籍感染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

2020-03-04安晓静霍俊丽张小波余惠芬杨志敏徐诺雅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1期
关键词:安全套性行为外籍

安晓静,谭 婷,霍俊丽,张小波,余惠芬,杨志敏,徐诺雅,韩 瑜※,

施玉华1※

(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2.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2010 年4 月24 日,国务院取消了禁止外籍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入境的规定[1、2],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直接接壤,为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3]。截至2016 年底,我国报告外籍感染者一万余例,其中超过60%的外籍感染者为往返于云南省中缅边境的缅籍边民。这些边民人员构成复杂,教育、卫生水平较差,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暴露比例较高[4]。由于外籍感染者的流动性大、隐蔽性强,并且存在新环境压力、孤独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性乱、吸毒等高危行为[5]。为摸清入境外籍感染者在中国境内的高危行为,完善外籍感染者综合服务模式[6],选择云南省八个边境地区开展调查,了解该人群的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现场选择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5 个县与缅甸接壤)、红河州河口县、文山州马关县(2 个县与越南接壤)和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与老挝接壤)。调查时间从2015 年8 月开始,对当地报告的、可随访到的、年龄≥15 岁、可进行有效沟通的所有外籍感染者开展调查,直到达到样本量要求。总样本量由项目经费确定,每个地区的样本量根据预调查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估数据进行比例分配。

1.2 方法及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前制定严密的调查方案和详细的现场实施细则,由省项目人员对当地调查员进行培训并现场示教。调查时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现场完成调查问卷填写和检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高危行为等。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pidata 3.0 软件进行双录入,录入之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和逻辑性纠错,后将数据导入SPSS 17.0 分析。人口社会学特征、危险行为的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做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时,先通过专业领域预判和单因素χ2检验(P<0.1)确定纳入因素,再做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均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勐腊县调查对象中因老挝感染者只有1 例,样本量过少,不具备代表性,故不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532 例外籍感染者,12 例拒访,回收有效问卷520 份,有效率为97.7%。520例外籍感染者中女性占69.4%,腾冲、龙陵、河口和马关四个地区的女性均占90%以上,其中马关县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以(21 ~30)岁和(31 ~40)岁为主,分别占34.0%、46.2%。婚姻状况以已婚和未婚为主,分别占59.2%、31.7%。跨境婚姻、羁押人员、流动人员分别占59.2%、27.9%、13.3%。文化程度以小学和文盲为主,分别占42.9%和37.9%。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6.3%。感染途径配偶/固定性行为占58.3%,临时性行为占25.4%,注射吸毒占15.4%,同性性行为占0.9%。44.2%的调查对象来中国是为了婚嫁,33.7%是为了工作。在中国居住时间大于半年的占73.1%。7 个地区的所有人口社会学特征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与中国人之间的高危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20 例调查对象中,65.8%(342)与中国人发生过性行为,1.9%(10)与中国人有共用针具吸毒行为,0.6%(3)与中国人在最近一个月吸毒后又发生了性行为。在342 例与中国人发生性行为的外籍感染者中82.4%(282)是配偶(同居者)性行为,4.7%(16)是临时性行为,12.3%(42)是商业性行为,0.6%(2)是男男同性性行为。在四类不同形式的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1%(34)、6.3%(1)、20.0%(2)、0%(0),有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4.8%(70)、50.0%(8)、48.8%(9)、50.0%(1)。

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主要集中在跨境婚姻人群和流动人群,分别占58.8%、52.4%;临时性行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群和羁押人群,分别占6.3%、5.8%;提供商业性行为的暗娼主要集中在流动人群占19.6%;发生商业性行为的男性主要集中在羁押人群7.2%;男男同性性行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群占1.4%。跨境婚姻人群、羁押人群和流动人群与中国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频率无差异(P >0.05)。见表2。

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作为因变量(1=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不是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分别以性别、年龄、婚姻、民族、国籍、人群类别、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连续在中国居住时间、最近半年的出境情况、最近半年有无医生进行随访、最近半年有无接受过CD4+检测和是否在抗病毒治疗作为自变量,然后将这些自变量做单因素分析,最后将P <0.1 的自变量,结合专业知识纳入以下5 个变量:性别、国籍、人群类别、感染途径、最近半年内有无医生进行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考羁押人群,跨境婚姻人群(OR=0.069,CI95%:0.023 ~0.211)和流动人群(OR=0.071,CI95%:0.022 ~0.230)是外籍感染者与中国国籍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无安全措施性行为的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520 例外籍感染者中65.8%(342)与中国人发生过性行为。而在最近一年与中国人之间的性行为中从未、有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占12.1%(34)、24.8%(70);临时性行为占6.3%(1)、50%(8);暗娼性行为占0%(0)、18.8%(6);男性嫖客占20.0%(2)、30.0%(3);男男同性性行为例数过少,有待日后研究加以验证。说明较大比例入境外籍感染者存在经性途径传播HIV 给中国人的高危行为。1.9%(10)与中国人共用针具吸毒,0.6%(3 例)近一个月吸毒后与中国人发生性行为,虽然占比较少,但是不可忽视除性行为传播以外外籍感染者仍存在通过共用针具和吸毒后性行为传播HIV 给中国人的高危行为。

通过对三类人群的高危行为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的高危行为倾向不同的人群类别。建议外籍感染者行为干预需根据人群类别差异提供侧重不同的针对性措施。针对跨境婚姻人群,需重点解释配偶/固定性伴之间存在的风险,加大免费安全套发放力度并现场示范,多途径促进和强化安全套使用意识。针对羁押人群,在所内应强化其艾滋病传播法律意识教育并反复灌输安全套使用信息,出所做好与地方CDC 的后续转介工作,及时转介美沙酮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多途径干预。针对流动人群,通过社会组织小组力量,借助干预平台开展定期、长期的综合干预,包括集中培训、提供免费安全套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羁押人群是降低外籍感染者经性途径传染中国人的重点干预对象。

综上所述,边境地区外籍感染者仍然存在经性、吸毒传播HIV 的高危行为,应加强推行外籍感染者综合服务模式,分人群开展针对性服务:对跨境婚姻人群和流动人群借助随访和抗病毒治疗时机,发放安全套并示教以减少高危性行为;重点管控外籍暗娼、嫖客和羁押感染者;除免费发放安全套外为吸毒感染者提供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干预服务。

此次调查虽然大部分跨境婚姻的外籍感染者使用和当地一样的语言,但仍有部分外籍感染者不熟知中文,不能完全排除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曲意。

表1 520 例外籍感染者人口社会学特征(n,%)

表2 520 例外籍感染者与中国人之间高危行为方式及现状

表3 282 例外籍感染者近一年与中国国籍配偶/固定性伴是否发生安全性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致谢:本项目现场工作得到了八个县(市)卫生计生委、防艾办、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安全套性行为外籍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论高校如何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