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帮助初一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策略
2020-03-03徐国鸿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柏拉图这句名言阐明了一个良好的开局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一名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否快速适应新环境,不但关乎其初中学业能否优异,能否健康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甚至关系到将来能否成才。生活中很多事例无一不证明这一道理:贝多芬,鲁滨逊等就是适应新环境成就一番伟业的典范。
关键词:初一新生;新环境;新生心理状况
一、初一新生学习、心理现状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进入初中后,约占三分之一有明显的不适应,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和小学时相比成绩有明显下降,由此看来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让众多学生,老师,家长头痛的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初一新生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学生对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成绩由小学时的80-90分变成初中的20-30分,成绩断崖式的急速下降。2.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难以适应新的群体生活。3.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变化不适应,常常留恋小学时的生活。迟到,早退,旷课不乏其人。
二、原因
通过对学生调查,谈话,我们发现初一新生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缺乏对初中生活的正确认识和了解,更没有做好初中生活的心理准备。2.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不适应,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保障。3.不能正确认识自我。4.家长、老师给予的压力过大,更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和干预。5.心理素质较差:内心脆弱,抗挫能力差。6.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策略
对于刚进入初一的新生来说,这个阶段是他们由儿童期向青春期成长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品质的关键期。进入初中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的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家长有极强的依赖心理。那么小升初之后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崭新的初中生活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充足准备,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的前提。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处于儿童期,心智极其不成熟,所以教师在开学之初应该立即学生进入初中后要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必要的心智建设,教师要不断给新生灌输心灵鸡汤,不断的激励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对自己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不再是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照顧的小孩了,“我”长大了,“我”能做好自己的大部分事情了。总之,“我们”需要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小学成倍的增长,效果可能还不尽人意,但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正确面对落差。同时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能学好!坚信拼搏的人生最美丽。
第二,在学习上以目标为帆,以学法为桨,是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的动力。
初中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很多同学凭借小学的学习经历,对初中学习信心满满,渴望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想办法让学生认识到过去不管多么优秀都成为历史了,一切都从零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于是给自己制定了远大的目标。教室最好能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品德方面,纪律方面,体育方面等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让这些目标便于落实检查。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的保证。
教师除了用名言警句来教育学生,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分享故事来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自己放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故事讲完后集体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养成好习惯对人具有的意义:它是我们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优秀学生的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在开学之初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习习惯——自习时先通读课文三篇以上,在书上圈点勾画批注,并提出疑问;复习习惯——归纳每一天各科学习内容的笔记或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每一课的知识点;作业习惯——认真工整按时完成相关练习;改错习惯——把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写出所涉及的知识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并改正错误;阅读习惯——阅读时勾画批注,写出阅读反思,做好读书笔记;书写习惯——快速工整的书写,卷面美观,不涂改涂黑;锻炼习惯——养成锻炼的习惯,至少有一种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一周锻炼不少于5小时;认真书写家校联系本的习惯——坚持天天书写,记好当天的作业和相关事务,作业完成后和家校联系本上所记作业逐一检查后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同时对孩子做出当天的优缺点点评,并提出希望或者改进意见,最后装书包里面……
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在性格,习惯,基础,家庭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要从心理上接纳新同学,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很多学生都感到孤独、焦虑,渴望交到朋友,又觉得与其他的同学格格不入,因而常常怀念小学时候的同学、老师。这时需要老师多开展活动,如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班干部竞选,主题班会,拓展训练……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促进交流合作。
相信在教师采取这些举措之下,在学生自我努力下,在家长密切配合下,多数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华丽新篇章!
重庆市涪陵区十四中学 徐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