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儿童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实施探究

2020-03-03苏晓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5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小学音乐课堂融合教育

摘要:音乐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教学一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另外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想和意识的启蒙关键时期,音乐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一些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特殊儿童也能接受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在音乐学习中提升他们的情感意识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特殊儿童;小学音乐课堂;融合教育

特殊儿童往往是在智力上发育比较落后或者身体上有缺陷,情绪和行为有异常的孩子。这类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缺陷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由于对课堂的内容无法有效掌握导致对学习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如何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有效开展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音乐教学,使其能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一、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特殊儿童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导致内心的自卑和脆弱,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渠道,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而且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全面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另外,特殊儿童他们本身情感上就比较脆弱,再加上身体的缺陷,通过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让他们的感情增加了一种释放的渠道,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到快乐,而且提高他们对于生活中美的认知,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让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与积极向上,以更好的心态迎接他们不平凡的人生。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其智力的开发以及

二、在融合教育模式下对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学的策略

(1)充分了解特殊儿童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隨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往往都是有身体某方面的缺陷,因此教师在正是开展教学时要先充分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够力。有的学生是智力发育迟缓,但是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性,有的学生可能是说话不太清楚,还有的可能是由于自闭导致的不喜欢进行沟通交流等[1]。在教学开展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特殊儿童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与成就感。针对特殊儿童根据其具体情况可以降低其对于乐理知识等的要求,但要通过游戏设置或者进行简单问题提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让他们感受音乐带个他们的快乐。

(2)实施差异化教学,让学生从音乐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

特殊儿童尽管已随班就读的方式和正常儿童坐在同意的教室里,但是针对孩子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的上。根据学生对音乐感知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发展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差异化教学不是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分开教学,而是在课堂上根据目标不同对特殊儿童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音阶歌》的教学时,正常儿童要求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并且可以熟练演唱音符。而对于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这样的目标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相应地调整目标,让他们可以达到认识哆来咪等,并且能够跟唱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特殊儿童的提问也应该有技巧,进行引导式提问。对于正常学生直接提问音符都有哪些,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来进行完善。而对于特殊学生可以这样提问:“音乐里的音符除了哆来咪你还能想到谁呢?”当学生回答出来一两个了教师就应该给予其相应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与正常学生一样的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学习。

(3)进行课堂游戏设置时,为特殊儿童安排合适的角色

课堂游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增强音乐教学趣味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而课堂的游戏活动一般都带有比赛的性质,特殊儿童往往由于其反应迟钝或者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也会导致其自卑以及对于学习的抵触[2]。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在游戏中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角色,让其也能在参加音乐游戏活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并且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感情。

例如在让学生进行演唱接龙活动时,可以安排特殊儿童第一个进行演唱,既让他感受到了领唱的快乐,又使其参与到了游戏活动中。还有在进行“人体钢琴游戏”时,每个组分七个人,分别代表七个音符,如果有高低音练习的话可以再适当增加人数。教师选择学过的学生都熟练掌握的歌曲进行演唱,唱到的音符代表对应音符的学生迅速站起来。在这个游戏中为了避免特殊儿童反应慢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设置,找寻对应歌曲里最简单明显的音符交给特殊儿童来扮演,这种刻意在课堂上分配的时候不能表现出来,而是要做到无痕融合。通过这样的安排让特殊儿童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而且不会使其感觉到较大的困难。让其在融合教育中充分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三、结束语

特殊儿童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教师更应该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关注,通过对学生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让特殊儿童也能在融合教育中体会到音乐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并且通过通过积极参与班级游戏活动的方式,让音乐真正走入到特殊儿童的生活中,促使他们打开心扉,以更加健康阳光的心态进行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雅娟.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策略探究[J].才智, 2019(13):176-176.

[2]焦庭芳.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个别化[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2):691.

张家港市三兴学校 苏晓英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小学音乐课堂融合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