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桥梁,运筹帷幄

2020-03-03赵小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5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中小学新课改

摘要:中小学衔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教师因为忽视了这个环节,导致小学生毕业进入初中后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丧失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成绩也持续下降。高效视角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此予以关注并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如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这些方法的使用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文章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

前言:小学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教材中包括了表格、图形、图片等诸多元素,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元素轻松理解数学知识。相比较而言,初中数学难度系数大,更加抽象、规范、严谨,学生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中小学数学的过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从学习具体形象的数学知识进入到对抽象数学规律的探究中。为了让学生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重视并做好衔接教学。基于此,文章就如何搭建桥梁實现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展开研究。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在教育工作中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宰权。与此同时,在中小学衔接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究其根源,中学阶段的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小学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干预较多,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思维稚嫩,所以很多教师经常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且让一些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但中学时期,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干预较少,学生要想实现高质量学习,更多地是依靠自己。因此,为了实现学生顺利过渡,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例如,在讲解“圆锥体体积”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研究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再由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圆锥体体积公式,而不是直接对照着教科书将公式教给学生。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究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了这一能力之后,学生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的数学知识不会畏惧,而是主动、自觉地探索,做到有效理解与吸收。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学生顺利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实现终身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越多,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素养越高,有利于良性过渡[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着重讲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譬如,在给学生讲解“圆的面积”这个知识点时,重点不是讲解面积公式,而是带领学生分析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极限思想。掌握了这种思想方法,学生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候会更加轻松、高效。又如,在给学生讲解“圆柱体积”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基于类比思想的渗透带领学生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具备了这一思想方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此外,在解题教学中,如分析有关于“路程”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掌握了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学习数学也会更加轻松、方便、高效,尤其在学习几何、方程、函数等知识时以及解决对应的问题时,可以做到快速适应。

三、注重良好习惯培养,增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受益一生,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在新课改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中小学衔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3]。例如,认真听课的习惯。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小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到高质量听课。长此以往,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进入初中后也能高效听课,及时内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又如,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上课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课堂上就会胸有成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单、录制微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换言之,进入初中后,面对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若是在每节课的课前都认真预习,上课的时候也会游刃有余,最大程度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与思想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一切的目标都是让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是基础的、直观的数学知识,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是抽象的、深奥的知识,所以需要教师做好衔接阶段的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顺利过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韵.基于核心素养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20(42):33-34.

[2]展学.在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18):12-14.

[3]宋百华.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20):47-48.

赵小丽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三小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中小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