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03-03刘珍元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当前环境下,需要把握好科学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并积极展开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巩固。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达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是每一位小学科学老师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务。本文对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们的重视。《小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规划,要求通过小学科学课教育传授基本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最基本的科学技能,了解科学的特点和研究的基本方式,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的授课老师也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时仍然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即使能够在课堂上展开探究式教学,大多数时候由于时间、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学生只能观看老师的实验演示,再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并不多。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课堂虽然看起来丰富多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却并不紧密。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巧用生活经验进行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始,优秀的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来。在科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在导入部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们从生活出发,对需要学习的知识先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也都可以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有一种由感性向理性的过渡,拉近学生和课堂的距离;同时,也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来指导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体會到科学课的价值,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力量,体验由科学知识带来的成就感。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就是《了解天气》,这部分内容本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可以和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常见天气和电视、报纸上经常报道的极端天气进行新课导入。另外,农民往往对天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很多和天气有关的“农谚”,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也可以搜集常见的农谚和学生分享,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农谚所描述的规律是否准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天气变化农业发展息息相关。
(二)趣味实验,贴近生活
前文已经说过,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即使老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时候也是由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其实,老师可以依托课本内容设计简单有趣的趣味小实验,以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家进行趣味科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看似“奇怪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例如,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于“热胀冷缩”现象的介绍,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完成“硬币跳舞”的小实验:准备一枚硬币和一个空玻璃瓶,瓶子的瓶口比硬币略小,先在瓶口上滴一些水,然后用硬币盖住瓶口。接着,用双手捂住瓶子,并做出大力挤压的样子,不一会儿瓶口的硬币就会动起来,好像是在瓶口跳舞一样。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瓶口的硬币为什么会动起来,再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最后由老师进行“热胀冷缩”知识的教学。
(三)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都知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该遵守的教学原则之一,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课程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比如三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本中就有饲养小动物和培育植物的相关内容。虽然有些学生可能不方便养一些体型较大的宠物,但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养一些类似于小金鱼、小乌龟这样的动物,对它们的生活习惯进行观察记录;另外,课本上还专门讲到了凤仙花的种植,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买来凤仙花的种子按照课本中所记录的方法种植一株凤仙花,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实施小学科学教育,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小学科学老师,一方面要认清现实,正视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36-37.
[2]杨宝龙.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亚太教育,2020,(6):104.
[3]蒋伟.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2019,16(19):182.
刘珍元 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