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精品陈列与免费开放时代的博物馆发展

2020-03-03左正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免费开放

左正涛

摘 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数量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壮大。自我国实施博物馆“精品陈列”工程,加上博物馆进入免费开放时代后,博物馆陈列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文章结合武汉博物馆在获得“精品陈列”后陈列展览的实践,对新时期博物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精品陈列;博物馆发展格局;免费开放;武汉博物馆;陈列理念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国力的提升,带来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文物庋藏、文化传承的博物馆,其建设与发展也迎来新的高峰。自我国实施博物馆“精品陈列”工程以来,一些地区在纷纷改建或新修服务功能健全的新等级馆舍的同时,也推出及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涌现出一批以“十大精品陈列”为代表的高质量、高水平展览,极大地丰富了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535家,较2018年增加181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为4929家,占博物馆总数的89%,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每年有上百亿元。在文化大发展、大繁榮的新时期,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代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时代特征。

1 我国博物馆“精品陈列”工程实施以来陈列展览的发展特点

1.1 陈列展览结构及质量的变化与提升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精品陈列”战略工程后,我国博物馆展览建设发展迅猛。在展览结构上,博物馆展览改变了传统陈列仅侧重于基本陈列的结构程式,在对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和提升的基础上,形式多样的临展、交流展及引进展览的数量在博物馆陈列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陈列展览不再局限于馆藏文物的范围,也可以广泛选取其他诸如美术、工艺、科普、非遗、摄影等题材,尤其是国际性展览引进的增多,亦成为博物馆展陈的热点和亮点,并对我国博物馆传统的陈列展览模式和习用标准产生影响。

1.2 陈列展览策划形式的创新

博物馆是展示文明的窗口,从这层意义上说,博物馆陈列实际上是博物馆文化价值显现的核心。博物馆围绕陈列展览制作形成了包括展览策划、构思、组织、管理、运作等一系列展陈机制,打破了单一的依靠陈列部门的行政制,出现了策展人、项目负责制、合作制、代办制等新的策展组织形式,展览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趋向日益明显。

1.3 展览环境设计观念的逐步加强

博物馆是文物展示的殿堂,承载着人类历史、人文的厚重积淀,同时博物馆又是服务民众、寓教于乐的重要文化机构。21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物、人”并重的观念的转变,昭示着博物馆传统观念和功能的演变。当代城市博物馆既是城市文化弘扬的重要场所,更是普通民众学习、休闲、娱乐的地方。博物馆文化内涵丰赡、吸引公众眼球的“精品陈列”无一例外地显示出对展览环境细节设计的重视和加强,体现出对服务社会民众“人本位”的文化实质回归。

2 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和创新

我国“精品陈列”工程实施以后,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国家又实施了免费开放、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同时博物馆评估定级亦为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武汉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大型地方通史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图1、图2),从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被评为一级博物馆至今,武汉博物馆始终对博物馆陈列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并积累了一些做法与经验。

2.1 陈列展览须体现大文化视域,展示文化开放包容的内质

不可否认,自“精品陈列”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博物馆每年评比的“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均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主流。从陈展内容而言,基本陈列作为反映不同地域层次博物馆的重要原创展览,有着非常突出的地方性特色。基本陈列的打造与提升一直是各级各类博物馆的主导。自“武汉古代历史陈列”于2003年获得陈列精品奖以来,除了常态化地更换展品、丰富艺术手段外,又从大文化视角对基本陈列进行延伸。2009年武汉博物馆又推出了“武汉近现代历史陈列”(图3),展览结构设计与解读和古代史陈列连贯统一,注意吸收近代史新研究成果,忠实于历史事实,体现出陈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合理运用现代新技术,该展推出后受到市民的欢迎,并获得湖北省优秀陈列奖。

博物馆展览是文化艺术的融合,除了提升基本陈列,博物馆中灵活多样的临时交流引进展也更多地体现出博物馆文化传承、艺术多元、文化包容的特性,以2017—2019年武汉博物馆举办的题材多样的近40个临时交流展览为例,其中既有对传世考古文物的专题展,又有反映百姓生活的生活民俗趣味展;有与历史事件、城市时事紧密相关的流动展,也有展现区域文化发展的阶段成果展,又有与国民教育相辅相成的文化活动展,更有表现国外艺术魅力的艺术展等,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原创临展中,如馆藏“武汉博物馆馆藏铜镜精品展”“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特展”等均是反映地域文化结晶成果的精品展(图4);引进展览中,如“广州博物馆藏十二生肖文物展”“御窑遗珍—江西景德镇官窑瓷器展”“扇舞清风—湖州博物馆馆藏扇面精品展”“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图5)等,则是极富文物审美和观赏性的特色展览;反映非遗、民俗的趣味展,如“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艺术作品展”“保护·传承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武汉博物馆利用展厅外的空间举办了“金鸡鸣春—武汉民间工艺作品展”(图6),武汉博物馆民俗体验课程有《春节舞龙表演》(图7)等,这些展览与民众生活记忆、城市过往息息相通。

2.2 展览制作须重视陈列设计创新,以“精品陈列”理念打造各项展览

博物馆“精品陈列”工程为各项陈展制作起了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21世纪初我国不同城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精品陈列”的展览如雨后春笋,竞相争妍。自2004年以来,武汉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引进制作不囿于传统陈列一部制,而是注重陈列、保管、宣教、开发等多部门的研究开发,形成项目负责制的新策展式的组织形式,有效地发挥了业务人员的创新潜能。在陈列内容创新上,武汉博物馆展览项目负责部门人员通过市场调研、试卷问答、网站互动等多种渠道,了解当前新展览动态和市民的文化观赏心理,陆续原创或引进富有特色、题材新颖多样、艺术多元且观众喜欢的陈列展览。在艺术设计创新上,不拘泥于单调的铺陈,注重合理利用展线布局、划分内容区段,有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读展览信息,完美展示展览的可观性、审美性。

以曾引进的“广州博物馆藏十二生肖文物展”为例,该展引进前武汉博物馆的展览策划部门先进行了前期调研,了解到广州博物馆藏有较多富有特色的生肖文物,同时广大市民对传统属相文化亦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旧年、新岁交替之时推出该展览,其效果非常显著。内容设计上,该展不执着于简要的文物摆设,而是注重生肖文物背后的民俗文化的解读,由单纯的文物展拓展为融生肖历史、文化、传承、习俗、非遗保護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展览。在艺术设计上,针对以文物为主、人文内涵为辅的双线布局特色,平行划分展区,文物、展板上下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为突出新年和喜庆气息,弥补生肖文物灰浅色调,设计元素中巧妙运用传统剪纸贴画和中国红,并结合解说视频、互动游戏设计等,使整个展览鲜活起来,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

2.3 注重展览服务环境的“人本位”营造

21世纪“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彰显,博物馆观念与功能的转换,重视“人”的文化活动才是持久、生动的文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居庙堂之高的博物馆文化下移,在殿堂文化向雅俗文化、馆舍天地向大千世界的衍变中,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人性化服务环境的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武汉博物馆在基本陈列质量提升的同时,对展览服务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造、升级,尤其针对不同原创展览、引进展览的艺术制作方面,充分考虑观众观赏的活动路径,重视展览服务环境的整体设计。如近几年武汉博物馆连续举办原创陈列明清书画、近代书画、铜镜、玉器等精品展,在艺术设计上充分结合古代书法、山水、花鸟画、镜面饰文、玉器等造型装饰艺术,营造传统文化清雅、优美、宁静的环境效果,使观众徜徉其间,仿佛置身于古代文化殿堂,修身怡情,陶冶情操。

3 结语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常态化业务工作。自我国“精品陈列”工程实施以来,评选出的各类精品展览,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奉献大众,促进各级各类博物馆不断提高展示宣传和服务社会水平,激发博物馆的进取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21世纪我国博物馆进入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陈列迎来新发展时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正如陈列展览是富有动态的设计过程一样,在“多元文化”“多种视野”的文化潮流中,博物馆需要在创新求变、服务观众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发挥博物馆文化对社会变革的进步建设,在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同时,提升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

猜你喜欢

免费开放
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免费开放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创新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对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免费开放形势下基层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浅谈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
巴黎游泳池因无人收费“免费开放”
文化馆免费开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让文化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