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是如何服务于内容策划的

2020-03-03景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3期
关键词:展览博物馆

景立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更加期望精神世界的满足。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正符合这类人群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博物馆的展览,这也对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目前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主要是由内容策划和形式设计两个部分组成。文章主要从形式设计如何服务于内容策划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内容和形式

1 什么是博物馆陈列展览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一项基于传播学和教育学,集学术文化、思想知识和审美于一体,面向大众的知识、信息、文化和艺术的传播载体。①博物馆陈列展览需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趣味性。其中“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博物馆存在的目的,博物馆展览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任何一个展览都要有学术理论作为支撑,一个没有思想内涵的展览是无法发挥其教育大众的目的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是博物馆展览的展陈手段,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需要有较高的艺术设计水平。观众观展时,不仅吸收展览中所传播的知识和信息,也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展览的设计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相反,学术味过重,展陈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展览未必是一个好的展览。

从上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核心来看,博物馆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激发想象力的场所。博物馆中展出的虽然是静止的展品,但我们应当通过不同的展出形式使展品的内涵得到充分的披露,我们展出的不仅是可鉴赏的古董,更是传递与展品有关的历史和史实。

2 如何将展览的内容文本转化为形式设计

博物馆的展览策划是一项复杂的创作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展览学术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展览大纲的内容策划、展览及其展品的形式设计。

第一次转换:从学术研究成果和展品资料整理收集到展览学术大纲的编写。

博物馆展览和商业展览及美术馆展览都有所不同,博物馆的展览更注重的是学术、思想、文化和美的集合。博物馆展览中体现的观念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和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因此展览内容必须要有最精确的研究信息作为展览的学术支撑。学术的研究成果和展品资料收集不仅为整个展览主题理念打下基础,也是后期做形式设计时的基本依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收集、整理与展览相关的学术成果是由展览选题中本行业的相关专家来进行。

第二项转换:将展览的学术大纲转换成展览内容文本。

展览的学术大纲不等于展览的内容文本,這中间的转换必须经过一个类似于电影分镜的剧本。我们需要按照博物馆策划展览的流程,首先将展览的学术大纲转换成内容文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供后期的形式设计使用的蓝本。在展览的内容策划部分,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如展览的主题、内容结构、展线划分、节奏安排、展品组合以及形式设计要求、多媒体内置信息等所有细节,是对设计、施工、布展等各个环节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方案。②简单来说就是将学术问题通俗化、简单化,理性的问题感性化、形象化。因此,近些年常提起的策展人其实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一个展览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策展人自身对于展览主题的把握和定位是否准确。展览学术大纲和展览内容文本之间应当尽量多地进行理解和合作,在学术方面,应当听从学术专家的意见,但是在展览的内容结构和表现方法上,应当听从策展人的意见。

第三项转换:将展览内容文本转换成展览形式设计构思。

博物馆的展览是通过文字展板内容的编排以及展品实物的排列展示的艺术处理来表述的。因此,如何将展览的内容文本很好地转换成可供布展实施的设计方案就需要有设计基础的形式设计人员来统筹把握。首先,博物馆中的形式设计人员需要将现有的展览文本内容对应该单元的展品逐一消化,充分考虑现有的展厅条件,先去落实展厅的空间规划以及展览的观众参观动线,这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其次,根据展览内容文本将展览的各个单元按照展览流线放置到展厅的各个部分。最后,结合每单元的主题,运用形象思维,对展品的编排和版面内容的设计元素进行提取、加工和组合,塑造出能够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思想和内容的艺术形象。这一步的转换至关重要,好的设计可以完整地表达策展人想传递给观众的思想理念,也可以通过一些装置或者辅助道具增加展览的趣味性,让观众享受一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

3 形式设计是如何服务于内容文本的

《博物馆学论文集》一书提出陈列的六大原则,博物馆陈列有两个目的:一是给观众美感,二是为观众增加知识,“任何陈列,以此二目的为指针”。如二者不能兼有时,则视陈列品本身偏重何方向,尽量向此方向发展。①

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的展览形式设计是如何服务于内容的。

3.1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南京站是广西民族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四馆联合举办的专题展览中的第二站。展览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蜀锦、宋锦、云锦、壮锦这四大织锦的发展脉络、技艺演变、功能应用等方面所展现出的中国织锦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华章。本次展览的展览大纲由各家单位的策展人进行撰写,在开始撰写大纲之前就已经多次就展览的内容结构部分进行沟通,保证各家的大纲内容结构部分是相同的。此次展览无论是大纲结构还是展品的丰富性,都是比较完备的,也为后期的形式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展陈设计上,我们采用简洁、现代的展陈设计风格去诠释古老而传统的织锦文化,以丝线的“线条”为设计元素,抽象变形贯穿于整个展览(图1)。展厅中运用到“丝线”元素的多种表现形式增加展览的观赏性,也用线框和线的结合表现织锦中的经纬线,用梭子灯穿梭于丝线之中将点线更具体地体现出来。也正是由于展览内容文本的完整性,此次形式设计我们巧妙利用了展厅墙面,运用声光电新媒体技术,展示了织物组织中平纹、斜纹、缎纹的三种原结构(图2)。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展览的展陈效果,也突出展览的内容部分,充分体现出形式设计一定是服务于内容的。

3.2 “来自盛京——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

“来自盛京—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是沈阳故宫博物院策划的成熟的临展方案,之前已经在首都博物馆、长沙博物馆相继展出。展览通过沈阳故宫珍藏的精品文物,讲述清代皇室宫廷生活中的礼制与意趣,以此向观众展示清代皇家历史文化和文物精粹,引导观众探寻满族皇室的龙兴之路。此次展览的文本大纲内容简单明了,分为服饰配饰、食用器皿、生活起居、清宫陈设四个部分,来展示清初时期皇宫的生活。本次展览的形式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做出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之间的区别。翻阅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沈阳故宫的建筑物不全是黄琉璃瓦,而是绿琉璃瓦剪边。这是因为沈阳故宫是大清初期的皇宫,但到了乾隆时期就不再有皇帝在这里居住,为了和北京紫禁城区别,沈阳故宫不再全用黄色琉璃瓦,但毕竟这里曾经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改用绿琉璃瓦剪边加以区别。所以在做形式设计时,在展厅氛围烘托时,我们就选用了绿琉璃瓦剪边的形式(图3)。因为文物非常精美,有很高的观赏性,并且在内容文本上,除了一级看板内容,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所以在柜内部分我们采用弱化背景突出文物的效果(图4)。我们可以通过一件服饰的展出体现当时的生活方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一件器皿的展出,体现当时的生产力。

4 结语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理解和认识出土文物的价值存在明显的困难,这是文物藏品资源转化为文物展品资源、实现文化传播功能的主要障碍。因此,这对广大的博物馆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重视展览的选题,要从老百姓的认知程度出发,不要做自说自话的学术展览。要求我们重视展览艺术与展陈设计的统一,只有将两者有机地整合,才能使展览既通俗易懂又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展览博物馆
博物馆
揭开古籍文献与历史图像神秘面纱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关于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