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探索新区博物馆的实践和发展
2020-03-03余彦
余彦
摘 要:近年来,国内各地区纷纷建设起博物馆,新区博物馆在发展中因条件与资源限制面临众多挑战。文章以广州市天河区博物馆近年实践经验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机遇与应对策略,由此引申出对城市新区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新区博物馆;差异化;“博物馆+”;博物馆运营和建设
新区是指在城市里相对于老城区而言,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规划与建设的市辖行政区。新区博物馆则是指新区内的市县级综合类型博物馆,是相对于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而言的中小型博物馆。博物馆建设是地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城市新区博物馆对比建设较早、已有良好基础的老城区博物馆,在历史沉淀、硬件设施、藏品数量、人才资源等方面都不可避免有自身局限性。这便决定新区博物馆在发展路径上与省市级博物馆、老城区博物馆存在差异。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职能从“以物为本”发展为“以人为本”,这也为新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机遇。
本文基于近年天河区博物馆工作的探索、实践与反思,提出新区博物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应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展望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望对分析我国新区博物馆建设和实践现存问题有借鉴意义。
1 广州新区博物馆的发展特点
广州在近数十年的现代化浪潮中,城市面貌迅速变化,承载着历史文化气息的物件与建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相继消失,带来城市精神纽带阻断的危机,加之急速增长的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缺乏认同感,新区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弘扬本区特色风貌、守住城市历史文脉、增强民众归属感是必要且重要的。此外,新区博物馆也需直面本地基层文博单位存在的先天不足、同质化趋势等问题并寻求突破,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精神建设带来积极影响。
1.1 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城市新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进城人口的聚集区域,对精神文化发展有强劲的需求。作为基层文博单位,新区博物馆不仅是保存、研究文物和展示文化艺术的场所,也肩负着承载所在地居民集体记忆、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宣教等更多职责,是本区文化传播的中心,对传承城市文化精神,增进新区城市人民的认同感、凝聚力和文化自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1 地方特色文化风貌的展示窗口
新区博物馆具有收集、管理、保护、展示、鉴定和研究当地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职责,梳理优秀的地区文化,集中展示反映当地历史人文风貌的内容。作为区域文化的象征,新区博物馆凝聚着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血脉,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①它是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力量,在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并为提升区域经济的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②
1.1.2 增强新区居民文化自信与凝聚力的机构
新区建设博物馆,不仅在于保存历史久远的文物与文化,更是为了在现今急速城市化的节奏下保存城市记忆,记录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时刻,串联起今昔变化的脉络,传递并再现社区文化记忆。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把“教育”置于博物馆功能定义中的首位,新区博物馆也需要发挥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将留存的历史文化记忆以更贴近实际、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外界介绍该地区的人文风貌,让当地居民了解居住地的历史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与地区向心力。
1.1.3 引领地区文博、旅游事业差异化发展的标志
我国文博单位已经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也成为共识。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需积极拓展博物馆概念与功能的边界,正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多元诱因。①新区博物馆既代表该地区旅游的品位与形象,也能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上发挥重要作用,只要提炼出有差异的、匹配的特色与定位,就能让参观者留下更鲜明的印象,从而推动地区文博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1.2 新区博物馆的先天不足与同质化
20世纪90年代,广州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大部分区级博物馆(部分当时为县级市博物馆,后因撤市设区变为区级,如番禺、从化、花都)都在此十年间规划并建成,或由该批展馆发展而成。21世纪开始,天河区博物馆、白云区博物馆及更多新区博物馆建成或进入筹集阶段,且行业类与私人博物馆也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
新区博物馆对比同级博物馆,在基础条件上的缺陷有着共性与个性。而在近年博物馆数量暴增的情况下,新區博物馆的建设更应响应国家文物局的号召提出的“采取适应自身特点的办馆模式,避免千馆一面”,积极解决同质化、欠缺个性的问题。②
1.2.1 文物资源的先天不足
市内区级博物馆均以文物为基础,展示着历史相关内容,而广州的历史文物资源时间跨度大、年代远的少,大多数为近代文物,对比中古、上古文物,对观者的吸引力不足。③新区在历史上多为城郊,不同于自古人类活动集中的老城区,缺少密集且具标志性的历史遗存。加之新区建设时间晚、博物馆成立时间短,因此文物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对比老城区也存在不足。
1.2.2 硬件设施不完善
根据表1可知,建成时间较晚的白云、天河两区博物馆的场馆空间明显较小、没有评级,且所在地非公共交通便利可达,这便导致展馆储存与展示藏品的空间受限,观者探访不便,亦造成展馆直接服务人群局限于周边社区,在外名气较小。
1.2.3 受众群体与老城区不同
广州新区因城市的高速发展,增长人口大多为非本地人员,且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老城区也更大,所以不同于老城区博物馆服务的受众是相对稳定的社区人群以及慕名而至的旅游群体,新区博物馆需要考虑的受众需求会更多元,如外来人口与所在社区缺乏原生的情感纽带,渴望找到归属感,又如因高校、科研机构集中而出现的对文化生活水平要求颇高的群体。
1.2.4 在同质化中谋求个性突围
根据《广东省2018年度博物馆名录》公布的数据,广州市过半备案博物馆为文物类展馆(图1)。而区级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省、市级博物馆存在重合,丰富度和数量却不如后者。因此各区均积极挖掘、利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海珠区将具有代表性的馆园串联成珠,打造博物馆群;越秀区将造福国家、民族的南粤先贤与承载造福百姓仙人传说的五仙观相结合;荔湾区活化恩宁路整个片区,打造了西关粤剧艺术文化大观园;番禺区将东汉古墓群景进行原貌展示,规模宏大且独具特色;白云区博物馆最大限度地保留省内现存最大当铺旧址平和大押建筑原貌,让市民更生动地了解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风貌;从化区博物馆将部分展馆打造为区内美术、书法、摄影、收藏等爱好者活动交流的场所等。区级博物馆定位好自身个性,树立品牌特色,才能在同质化中突围,避免形式主义,将着力点放在区域文化内涵深化以及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上。
2 广州市天河区博物馆建设现状分析
天河区于1985年从郊区划出独立成区,是广州市的新行政区域。全区面积137.38平方千米,下辖21个行政街、220个社区,户籍人口96.57万人,常住人口178.85万人,是广州市的经济龙头、创新引擎、城市客厅。
2.1 天河区博物馆建设概况
天河区博物馆于2002年成立,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起依托刘氏家庙为馆址办公,馆址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其中刘氏家庙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347平方米,近年来处于围蔽整修维保阶段。2018年年底启用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办公,约3000平方米为博物馆使用区域。首层展览区1000平方米,用于开设天河区综合性历史人文固定展览;二层为库房区,约100平方米,用于存放、管理和研究各类文物文献资料,现藏定级文物共264件/套,其中三级文物14件/套、一般文物250件/套;三层为博物馆办公区域。
2.2 天河区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天河区博物馆与众多新区博物馆一样,面临着成立时间短、缺少展厅、馆藏量少、馆员不足、基础单薄等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2.1 区位不便,空间不足
博物馆新馆现处天河区东部与黄埔区交界的珠吉街,地理位置距市中心较远,场馆空间小,储存空间不足且没有临时展厅。
2.2.2 文物馆藏不足
博物馆馆藏量严重不足,藏品大部分为海关罚没调拨及购买、接受社会捐赠的物品,级别低,虽持续面向社会征集文物藏品,但难度较大,收效一般。
2.2.3 人员编制少,专业性有待提高
馆员人数少,人员总数量位列全市各区博物馆最末端,直接导致馆员往往身兼多职,管理与技术岗位混杂,导致研究、策划难以开展。馆内2/3的员工为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经验积累不足,影响馆内工作开展的连贯性与持续性,且在入职时往往专业知识不足,缺乏文博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2.3 天河区博物馆发展的优势分析
2.3.1 经济优势
天河区是广州市新的城市中心,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是广州经济发展的“最大发动机”,拥有全国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的天河中央商务区、享有“华南第一商圈”美誉的天河路商圈以及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区等后劲十足的发展平台,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连续13年位居广州市第一。强劲的经济实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及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2.3.2 政策优势
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的天河,除了高度重视文博事业、文化教育工作,更积极推进文博事业与商业、旅游的深度结合,通过出台政策为本区博物馆的发展松绑鼓劲。
①助力博物馆非遗资源开发。规划“三横一纵”四条文物径,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政府主导的“刚性”保护机制,设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非遗项目相关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天河区已拥有包括传统民俗、音乐、武术、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学等类别共38个非遗项目。
②提供有文化品牌价值的内容。如通过保护珠村水环境体系,打造“水环村、村环水”的岭南水乡特色;结合城区时尚、创意产业的优势与潜力,成功打造“尚天河”特色文化品牌。
③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台包括《广州市天河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發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打造“全业态、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集群,有利于促成博物馆进行跨行业合作。
2.3.3 资源优势
天河区现存不可移动文物众多,以祠堂为代表的古建筑遍布于原广州东郊诸村落中,墓葬主要分布于北部、东部山岭以及中部的火炉山上,近现代史迹和建筑则集中在五山、沙河等地。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地区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天河的工业遗存,全运会、亚运会体育盛事牵引出的新中轴线变迁以及民间生活的实物资源,都承载着关于城市经济腾飞、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等重要历程的记忆。
作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天河区辖内拥有华南理工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天河软件园这一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天河区博物馆在建设中整合辖内资源、开发文博产品和服务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天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显著。珠江新城依托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等省市重点标志性文化设施,成为高雅文化展演的集聚区①;天河商圈以多个综合性商场,串联起人流量庞大的商贸及休闲娱乐服务。这些文化、商业高地,都能成为天河区博物扩大影响力与服务覆盖面的重要空间资源。由此从展览的内容、展示技术与空间资源上,都为天河区博物馆发挥职能提供了殷实的条件。
2.3.4 需求优势
作为广州最具活力的城区之一,天河区外来人口多、高知人群多、年轻人口多、时尚指数高,居民收入日益增长,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城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剧增和多元化。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不再停留在休闲娱乐,更注重实现自我增值,而对外来人口而言,也能通过了解本区历史获得城市归属感、认同感。不断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是文博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对博物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天河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拥有其独特的优势,为其整合社会力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地域特色内容,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新区博物馆的发展之路,也应该基于对自身优势的清晰了解之上,以保证定位恰当、用力得当,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3 从天河区博物馆的实践看新区博物馆的突围之策
困难与机遇让天河区博物馆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在硬件条件无法与其他市内区级博物馆媲美的情况下,新区博物馆明确自身优势定位,重视品牌意识,找到树立鲜明个性、呈现差异化内容的方法。天河区博物馆通过区域资源的开发整合,策划特色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民众服务水平和品质,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
3.1 厘清城市发展脉络,打开民间馆藏宝藏
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建馆以来,天河区博物馆通过移交、海关罚没调拨、从收藏家和文物商店购买、接受社会捐赠等渠道多方征集文物。为避免广撒网所得易趋于同质,力求征集到更多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馆藏,天河区博物馆更加注重细化需求,对区内城市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为增强本区群众的归属感与地缘情怀,立足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从最能形成系统、有延续性的可能入手,从最具辨识度的方向挖掘,积极开拓新的馆藏收集渠道,提高觅得馆藏的精准度。截至2019年,天河区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已经比2014年翻一番。
此外,在征集工作中,天河区博物馆还主动通过对捐赠者的采访,着力挖掘、记录、研究与收藏物件相关的、有价值的城市记忆。博物馆收藏的不仅是物件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收藏它们的文化功能、文化记录和文化联系。对藏品背后文化信息的揭示、对藏品蕴含浓厚情感的重温、对藏品多元价值的提炼,共同构成了博物馆藏品研究的中心环节。②
3.1.1 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精准征集
新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生活类藏品资源是丰富却又散落民间、未形成系统的。这些物件因拆迁、世代交替、落后淘汰等原因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但它们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且更贴近观众的生活,也更容易引起本区观众的共鸣,可以取得良好的展览效果。
天河区在建区之时,主要由五山高教区,员村、车陂工业区,以及一众城郊村落三大板块构成。其后这些区域经历城市化的改造和发展,以及全运、亚运的连串体育盛会牵引的城市新中轴线腾飞,最终成就了天河如今的面貌。天河区博物馆依照这几条发展脉络,开拓更多馆藏的征集渠道。
①工业区历史遗留资源。踏入21世纪之时,天河传统工业区内越来越多的厂房因效益下降、污染问题等因素,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工厂职工的生活区有很多被保留了下来。为挖掘城市工业区历史遗留资源,天河区博物馆走访区内旧工厂职工所在社区,主动向老职工们了解当年工厂建设的故事,并借此机会征集相关物件,小到一张票据证件,大至电影放映机都在征集范围之内,因为它们都代表着过去某个特定时段天河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
天河区博物馆也注重征集的可持续性,除了初期公告性质的发布,更通过举办展览与后续的挖掘报道,获得二次传播与口碑传播,从而触发更广泛的关注。如利用《信息时报》与全市各街道社区合办的“微社区”公众号,发动居民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家里的“宝贝”,从而发掘可征集利用的展品,也给居民们提供一个自我宣传的平台,说出各家的历史故事,从而连接成新的天河故事。
②撤村改制中的城市文脉保护。20世紀80年代以前,天河区绝大部分仍是传统村落。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区内出现了大量城中村,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政府便一直尝试推动撤村改制以及城中村改造工作,直至2010年猎德村得到成功改造,杨箕村、林和村等越来越多的城中村踏上了改造之路。但在此过程中,长时间沉淀积累的文化脉络,往往会随着村落街道、建筑肌理的重建,面临消失的危机。要最大力度地保护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除了改造规划中的考量,也需要凝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村民的力量。因此,天河区博物馆主动发挥统筹作用,把握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及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的契机,深入乡村,与村改制公司负责人及乡亲父老建立良好的关系,发动群众提供与天河地区密切关联的历史建筑及其构件、生活生产用具等线索,已征集到冼村被征拆清代民居的石雕、灰塑构件、车坡村石狮、石溪村重建石路碑,珠村龙舟鼓、浆,珠村绣娘的刺绣,珠村村民的家具、育秧盘、打蜜桶等生产生活用具一批。新区博物馆在某些历史印记遭到不可逆的改变时,能通过这些征集所得的馆藏延续该区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加强地区人民的集体记忆和凝聚力,培养文化认同感。
③体育故事唤醒城市独家记忆。每一个城区的城市化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天河的腾飞与一场场体育盛事密切相关,六运会、九运会与亚运会的举办不仅推进了大型体育场馆的落成,更伴随着天河CBD、广州新中轴线的逐步建成与壮大。这一发展特点置于全国,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因而有绝对的潜力发展为天河区博物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内容。天河区博物馆已征得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三大体育盛会火炬徽章等相关展品近200件,更获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捐赠藏品16件。馆方还通过联系广州日报社图文资料中心,整理了关于“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体育盛事的过百条相关报道,其中包含近千张具有历史价值的报道照片。
3.1.2 做有声音的历史
“人”永远是历史的主角,而历史最动人的时刻,还是当其触及个体,让人的情感被唤醒的瞬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档案、文献记录不再限于帝王将相的史籍上,老百姓的生活风貌也成了重要的历史内容。“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留存在历史当事人脑海中的鲜活记忆,与文字记载、史迹器物互补互证,展示历史的多元面貌、让事实脉络更为清晰,也更能与人直接相连,赋予藏品滚烫鲜活的生命。因此天河区博物馆启动了《口述天河》系列访谈项目,走访藏品捐赠者与天河发展的亲历者,采集和保存天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记忆,由此串起藏品、人物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既满足了专业上的资料留存,也能满足社会大众对社会历史的好奇心。
3.1.3 以展代征
天河区博物馆还通过“以展代征”,即以办展促进文物征集的方式,为博物馆的展览网罗更多展品,甚至带来丰富馆藏类型的可能。2019年天河区博物馆与知名城市摄影师许培武合作举办《潮起珠江·巨变天河—珠江新城20年变迁》摄影回顾展,将其中记录广州新中轴线变化系列照片纳入博物馆永久收藏;2016年与西藏雪堆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藏韵唐卡·映像天河》艺术珍藏展,合作方在展览后捐出15幅唐卡作为天河区博物馆永久馆藏。通过向其他博物馆、机构、艺术家、收藏家借用藏品进行展览,打破馆际限制,也有助新区博物馆摆脱馆内藏品不足的困境。
3.2 以人为本提供“差异化”服务
新区建设和运营博物馆必须根据目标观众的定位,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与生活习惯,匹配与之相对应的呈现方式与设计。正如日本著名博物馆学家鹤田总一郎所说:“观众,同博物馆藏品一样,是构成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①天河区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从参观者需求和角度去思考,从展览选址、展陈形式及配套服务等方面努力拉近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3.2.1 主动走近观众
天河区博物馆旧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馆舍为古建筑,观众参观不变。在保持旧馆持续开放的同时,近年与地处市中心的广州图书馆持续合作举办展览,也尝试与区内商业空间、社区公共空间合作,务求利用同区目标受众契合、人流较大、交通便捷的空间,让博物馆的展览更容易被市民触及,从而拓展自身服务的覆盖面,同时也培养口碑和影响力。
3.2.2 让展览活在当下
单纯依靠文物展示早已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尤其是在受众群体流动性更大、需求更显多元的新区,博物馆需要策划受众愿意看,又看得懂的展览活动。天河区博物馆展陈策划的重点在于对当下和将来生活的关怀,让观众知晓过去和现在的联结,看到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从而让观众在博物馆轻松、愉悦的参观中主动寻求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提升文化素养,有益于工作、生活。①
天河区博物馆致力寻找更生动易懂的方式,拉近生僻知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2016年唐卡艺术珍藏展览中,专门邀请了来自西藏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的2名藏族学生在展览现场作画22天,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观众前来观摩学习。近距离欣赏唐卡绘制过程的方式,不仅使展览内容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也减少展陈的枯燥感以及市民群众对唐卡艺术的陌生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共融共生。
3.2.3 针对新区人口年轻化的特点开展活动
城市新区以中青年人口为主,随着该群体结婚生子,未来区域内人口往往会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天河区人口中青少年比例逐渐攀升,天河区博物馆有针对性地推出面向青少年主体的展览活动,更新展陈和宣教方式,以展览“进校园”等形式引导青少年群体互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吸引年轻一代走进博物馆。近年来,天河区博物馆与广州市文物总店、天河区教育局等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文博进校园”“猎德娃娃话龙舟庆六一”等主题活动,邀请文博专家带着平日珍藏在展厅的文物走进课堂,同时又通过带领师生家长走进博物馆实地感受等方式,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达到传承历史、延续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目标。此外,天河区博物馆还将校园合作中的受众对象进行了延伸,尝试培养学前儿童,计划与天河区猎德幼儿园合作,以猎德历史文化为载体,打造校园里的“幼儿迷你博物馆”,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一种新奇独特的体验性空间,也为未来博物馆栽培娃娃观众。
3.2.4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形象与品位
天河区是一个传统文化与都市文化兼容并蓄、中西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現代化、国际化的新城区。考虑到与新城区特征相对应的人群特性,天河区博物馆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使用更国际化、时尚化的呈现方式。如展览物料做好中英文双语说明配套;在不同主题的展览中,让工作人员穿上与主题相匹配的服装,让观众不仅能够听到专业的导览内容,更能通过视觉感受到浓浓的仪式感,提升展览的品位与吸引力。
3.3 培养与提升馆员专业能力与向心力
基层博物馆需要兼顾文物管理的工作,又要肩负各种日常行政事务,人员待遇不高,导致很难聘任到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任职人员的稳定度不足。因此,将人本思维运用到实际管理中,把馆员视为博物馆的主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给予尊重与关爱②,在团队向心力的建设,馆员的栽培与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3.3.1 活用业内资源,提升馆员专业素养
天河区博物馆除了关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也注重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广度与深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力求让员工掌握多方面的专业技能。新区博物馆要让观众留下良好的品牌印象,离不开馆员的服务与交流。天河区博物馆在每次展览中都会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导赏和礼仪培训,并尽可能让每位馆员都有在现场服务的时间,增加他们与观众接触的机会,用最直观的方式提高服务观众的意识和质量,同时也是馆员的自我修炼。
此外,天河区博物馆致力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服务,如“天博学堂”等活动,邀请省、市文物鉴定站的专家教授进行公开讲学,活用专业学术资源,让学术研究不再停留在“象牙塔”中,构建起与社会大众平等交流的可能,满足群众更细化、更专业的知识需求,而这也成了馆员初步掌握文物知识,提升专业度的有效渠道。
3.3.2 推进制度革新,建立“策展人制度”
“策展人制度”是学习而又不同于西方的“Curator负责制”,介于策展人与独立策展人之间,既隶属于体制内又有其自身“话语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展览体制。③策展人是展览举办的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的总负责人。
为寻求突破,天河区博物馆注重给予新锐的、热爱策展事业的年轻人展示他们开创思维的平台,通过“策展人制度”积极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所长与主观能动性,灵活地策划专题展览,先后举办过天河区不可移动文物展、碑刻拓片展等众多展览。当馆员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其归属感与稳定度才有提升的可能。
3.4 利用新技术构建“智慧博物馆”
当下对于“智慧博物馆”并未有一个完整且明确的定义,国际上大多数博物馆都处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探索阶段④,可见与高新科技的融合是博物馆发展之路上无法回避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城市新区,更应利用好资源优势,活用研究成果,从实际需求出发,把控好使用的“度”,避免徒有高新面孔而对观众体验没有帮助的情况出现。
现在,天河区博物馆对高新技术的实际运用主要集中在展陈规划与展览信息数字化上,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每场展览、本土文化科普以VR线上展览、图文内容的方式进行社会化共享,突破了展览的时间、场地的限制,让更多观众受惠。而着眼未来,博物馆保持与区内科研单位、高校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如何运用到博物馆新馆常规展览规划设计中,如通过无人机、语音识别等技术,丰富展览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多面立体地讲述往昔故事并展示天河现代化新发展。
4 让“博物馆+”成为天河文博事业的新引擎
“博物馆+”的概念是博物馆在当今开放、包容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资源和社会其他资源整合融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对博物馆传统工作模式的变革与创新。①新区博物馆若要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既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使命感,也需要有更宏观、更可持续的发展观。借助区内资源共享扩大视野,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带动地区文博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天河区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模式,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在传承城市文化文脉、优化自身建设的同时,带动区内独特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产业模式的创新。基于现有的实践经验与规划,在此梳理出新区博物馆整合区内资源实现发展的五个基本路径。
4.1 “博物馆+社区”,植入文化景观新模式
天河区博物馆将不同片区依照其历史文化特质进行了梳理(表2),尝试由此挖掘具有地方个性的文化宝藏。以博物馆为指导,通过与各街道的合作,社区群众作为贡献内容、藏品与策划思路的主角,开发社区文化,从而以点带面地构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社区博物馆网络。
随着天河区产业“退二进三”的推进,在员村、车陂一带的大批工厂逐渐迁出,留下职工生活区形成的社区。过去为了丰富职工生活,这些社区内往往设有图书馆、俱乐部一类文化娱乐场所,加上社区共同回忆中的人情味浓厚,社区的凝聚力也相对较强,具备建设有影响力的社区博物馆的软硬件。天河博物馆以此为突破口,在2019年通过帮扶车陂街打造特色社区博物馆,成立天河区博物馆广氮社区(广州氮肥厂社区)分馆,正式启动“博物馆+社区”的新模式。通过利用区域人群单位结构的特性,征集到一系列能触发情感共鸣的物件,结合社区历史资料推出“广氮岁月·天河记忆”展览,社区与社会各界的反响积极,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以及过去的厂区职工,通过口述、捐赠物件不断丰富着博物馆的内容,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自豪感与凝聚力。
接下来,天河区博物馆将结合区内逐步建设起来的珠村乞巧文化博物馆、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绢麻社区博物馆等机构,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社区”模式的应用。以“居民取向、居民参与、居民主位”的观念,服务社区民众、给民众诠释自己文化的机会,从而展现出天河区包容多元的文化景象。从社区吸收养分,能塑造新区博物馆更有活力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形象,将隐藏在民间的文化藏品资源转化为博物馆教育的智慧动力。
4.2 “博物馆+商圈”,构建文化产业新动力
天河路商圈是全国首个商品销售总额破万亿的商圈,年均增长率超17%,也是中国最具规模的高端商贸聚集区之一。随着超过300个国际一线品牌进驻,聚集太古汇、天环广场等9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广州国际购物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商圈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天河路商圈成为广州商旅文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因而商圈对体验型、文化类消费的需求日益扩大,不少商家也将提供优秀文化内容视为关键性服务,这便是天河区博物馆拓展商圈合作的基础所在。
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价值,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①虽然新区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实现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过程中,服务的对象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是趋同的。天河区博物馆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整合商圈内空间与品牌资源,借助商圈自带的日均超过30万人次的客流量,商户的媒体关系与关注度,以及作为广州高端消费人群、时尚潮流群体聚集地的需求特点,举办主题匹配的展览活动。
如天河区博物馆2015年跨省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合作,以借展的方式在天河时尚领地太古汇商场举办了为期15天的“百年旗袍·芳华天河”珍藏展。这既体现企业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也让博物馆受到媒体与市民的关注,并吸引多个单位慕名而至寻求合作,实现了博物馆和商圈的双赢。2016年,天河区博物馆协助广州塔举办了“国色芳华·旗袍风姿”旗袍文化展,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由此可见,新区博物馆能够借助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让自身的馆藏、展览、活动及宣传工作获得更大的效能,拓展新的受众群体,提升影响力。
4.3 “博物馆+博物馆”,优化行业共享体系
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馆与馆之间的合作有利于藏品资源的互补以及学术与工作上的交流探讨,有助于博物馆工作的顺利开展。天河区内有不同体量的十多间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天河区博物馆、珠村乞巧文化博物馆、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广氮社区博物馆、猎德文化博物馆等。多元并存的馆群格局,为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和让现有资源通过开放共享发挥最佳效果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这些博物馆多是散点式布局,馆与馆之间相对封闭、缺乏联系,区内积极推进有序化、網络化博物馆体系结构。天河区“博物馆+博物馆”就是优化博物馆行业的运作体系,实现区域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相互协作、协同,让博物馆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全面发展。
在实践层面,天河区博物馆注重与区域内、外博物馆的联合办展、借展等方式,既解决了自身资源的匮乏,又加强了与区域内外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整合了历史文化资源,创新了管理机制,拓展了藏品来源,提高了展览质量。未来,天河区博物馆希望能够整合区内博物馆、文物资源,从地理位置上的相近变为文化建设上的相融,以“大珠串小珠”的形式,搭建天河文博大网络,联动合作发展,加强馆与馆、馆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优化博物馆的运作体系。
4.4 “博物馆+媒体”,改变传统传播思路
“博物馆+媒体”除了指在宣传发布上与媒体渠道的合作,还有从媒体报道思维出发,从媒体与社会大众感兴趣的内容与角度出发策划展览。传统博物馆有“等客上门”的心态,但面对现今休闲产业蓬勃发展的竞争,新区博物馆必须充分把握群众兴趣点和热点,形成策划主题,结合时下流行趋向,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合作,善用各种新的传播手段、加大传播力度,从而提升博物馆亲民的形象。
以“广氮岁月·天河记忆”展览为例,因为社区博物馆的独特性,且展览内容关于城市厂区发展的变迁,无论对于所在地区居民,还是拥有共同城市记忆的市民都比较容易引起关注与共鸣,展览通过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市内不少媒体联系博物馆对展览进行采访报道,包括《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广州电视新闻频道、人民网、大洋网、广东文化网、广州天河发布公众号等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纷纷报道及转载相关内容,既传播了展览本身,也将天河区博物馆“博物馆+社区”的创新模式进行了介绍,对提高新区博物馆的知名度大有裨益。
4.5 “博物馆+学校”,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
天河区内教育和研究机构较为密集,特别是石牌五山一带集中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而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也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博物馆应当增设适合学生特点的陈列展览项目,并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①无论是中央颁布的条例,还是博物馆自身社会教育的职能需求,馆校合作都是新区博物馆建设必须关注的。
天河区博物馆在馆校合作的发展路径上,一直积极调动高校博物馆资源,将区内高校开设的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电子博物馆、电视机工业博物馆,暨南大学的蔡冠深博物馆,华南农业大学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华南农业博物馆等进行规划整合,以作为自身展览的专业化资源。
而在教育实践方面,博物馆肩负着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新区博物馆更应重视通过与高校间人才资源与研究双向合作,以弥补自身学术科研水平不足的问题。天河区博物馆在向高校提供藏品资源进行研究的同时,研究成果也将成为博物馆服务于社会教育的内容,如博物馆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合作编撰出版了《飞鹅岭先秦遗物图录》,对在天河区龙洞飞鹅岭遗址群的菱塘岗、青山岗等地区出土的一批夹砂粗陶、泥质印纹陶和磨制石器等考古发掘结果进行分享总结,也是对“天河”源流的考察研究。馆校的双向合作,还延伸到宣教的“走出去”与“引进来”。近年天河区博物馆与区教育局合作举办“文博进校园”“专家送学送讲”等系列活动。同时加强与高校建立起长效对接机制,使天河区博物馆成为辖内高校学生的实践基地,培养在校大学生成为博物馆的志愿者,维系博物馆与本地社群的关系。
5 结语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内涵,也代表着城市的品位和内在吸引力,更是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竞争力的核心,而博物馆则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缩影。博物馆也早已跳脱出收藏、展示、研究场所的传统印象,成为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地标,博物馆的工作和运营方式也持续地因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发生着变化,服务意识、宣教意识、创新意识在不断提高。
在全国各级、各类型博物馆队伍不断壮大,竞争越演越烈的趋势下,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找到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挖与活化,充分利用好本区资源优势,才是新区博物馆突围的重要途径。从天河区博物馆近年的建设实践与探索思考中可以看到一种从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出发,寻觅展开差异化内容挖掘的思路,并通过整合区内的资源优势,克服基层博物馆在软硬件上的局限,以点带面地构建地区文博网络,推进产业的升级、塑造独特的文化景观,从而达到文商旅的融合。新區博物馆的未来需要更具现代化、国际化视野,只有走多元合作、创新型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