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结构解析与维修实例解读
2020-03-03鹿斯骏
鹿斯骏
摘 要: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也是中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王朝时期的都城城墙,是具有非凡的普适性的人类文化遗产。南京城墙的修缮和加固是其科学保护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南京城墙的保存现状、结构类型、内部构造和维修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城墙,了解南京城墙的保存状况、内部结构形式和如何修缮,以点概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南京城墙;保存现状;结构类型;内部构造;维修
1 南京城墙简介
明代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基本建设完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面积达230平方千米,由四重城墙组成,为明代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现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南京城墙为第三重京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千米,其中地面遗存部分(含恢复修建)25.09千米。南京城墙城垣结构复杂,体量巨大,所耗建材数量不可计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为城砖,主要来自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涉及区域之广、数量之巨,世所罕见。南京城墙是中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王朝时期的都城城墙,具有非凡的普适性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
2 南京城墙保存现状及保护利用
南京明城墙存世已经超过650年,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历经战火洗礼、自然老化和人为破坏等原因,也造成城墙部分墙体损毁消失,遗存下来的墙体也破损严重,多种病害共存,主要表现为墙体松动、开裂、鼓胀、立面砖石风化、黏合剂老化失效、墙體防排水系统失效、墙体树木杂草滋生等,严重威胁城墙本体的安全(图1)。
20世纪90年代初,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对城墙本体进行抢救性维修、加固,同时对城墙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提升绿化景观,修订《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规划》。成立专门的城墙保护管理机构,开展城墙本体修缮与保养维护工作,实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不断推进城墙保护研究工作,建设南京城墙博物馆,拍摄南京城墙宣传片、纪录片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对南京城墙的宣传。通过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提高了南京城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图2)。
3 南京城墙结构类型
多年以来,历代城墙工作者在对城墙进行调查和维修的过程中,不断对城墙内部结构形式进行勘察研究。南京城墙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 全城砖墙
这种类型的城墙全部由城墙砖砌筑,内外墙高差不大,顶面均有雉堞式女儿墙,两侧立面由城墙砖和黏合剂砌筑而成,中间为一层城砖一层黄土垒砌,或者用城砖干码,顶面用数皮砖与黏合剂砌筑,起防水作用,城顶砌海墁。这种形式的城墙主要分布在地形较缓,地质水文条件较好的段落(图3)。
3.2 城砖条石混砌墙
这种类型的城墙下部为条石砌筑,上部为城砖砌筑,顶面有雉堞式女儿墙,内部结构及顶面结构同全城砖墙,主要位于离护城河较近的这种地基基础不良的段落,地基基础采用木桩或城砖、条石等深砌,有的甚至有多层基础,例如玄武门至神策门段(图4)。
3.3 条石城墙
墙体两侧立面由条石和黏合剂砌筑,内部为块石、城砖等与黄土垒砌夯实,顶面数皮城砖与黏合剂砌筑,起防水作用,城顶砖砌海墁,主要位于城南东水关—中华门—西水关一线(图5)。
3.4 包山式城墙
这种类型的城墙外侧以城砖包裹山体进行砌筑,城墙外立面与全城砖墙砌筑方式相同,内部大多呈倒梯形倚靠山体,城墙整体基本为城砖与黏合剂砌筑,内侧仅砌有较矮的护坡或无墙体,顶面有外侧雉堞墙,大部分没有女儿墙,定淮门至仪凤门狮子山段城墙就是如此,其中清凉门至石城门一段是较为特殊的包山城墙,其外墙包裹山体岩石,部分岩石裸露突出于墙体之外(图6)。
4 南京城墙维修工程的分类
南京城墙的维修工作,按照实施规模和维修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修缮工程、日常维护、保养工程、应急抢险工程。
4.1 修缮工程
修缮工程主要是对城墙本体大体量的险情险段和存在迫切安全隐患的段落进行的系统性、规模性的维修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前期现状调查、地质勘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工作。未进行过系统性维修的城墙段落存在墙体松散开裂、黏合剂失效、墙体雉堞和女儿墙缺失、顶面马道缺失、防排水失效、墙体树木杂草滋生等,这些问题对城墙的安全产生致命的威胁,通过实施修缮项目来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墙体能够长期安全的保存。
4.2 维护保养工程
该项工程主要针对南京城墙已经进行过修缮的段落存在的非结构性隐患,对其进行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因为南京城墙自建成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对其进行维修加固的记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南京城墙进行了大量系统性的修缮工作。因为这些修缮工作所在的年代不同,对文物保护的理念不尽相同,修缮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前期修缮过的墙体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城墙立面局部起壳、城砖脱落和缺失,因树木杂草不断滋生,其根系挤涨城墙导致墙体局部鼓胀,城墙顶面的雉堞女儿墙压顶砖松动缺失,马道砖松动缺失,城墙附属设施损坏等。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于城墙全线,但对城墙的结构安全没有破坏性的影响,需要通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来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4.3 应急抢险工程
南京城墙应急抢险工程一般来说与降雨有直接关系,且大多发生在包山城墙段落。因为南京城墙的大部分包山墙对山体汇水没有有效的排水途径,加上墙体本身自然老化、结构强度下降,山体汇水聚集在城墙内侧并渗透到城墙内部,山体的土体和城墙内部的土体吸水膨胀,极易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导致城墙发生局部坍塌等突发险情。应对此种情况,需要我们保护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养护,特别是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应加大对城墙的巡查力度,尽早发现险情,及时处置。一旦险情发生,首要的工作是要立即进行现场的排险清理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造成更大影响。
5 维修案例介绍
5.1 南京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维修加固工程
本段城墙修复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方针,坚持“以修复保护为主,保持明城墙完整性”的原则。鉴于文物建筑的特点,结合该段城墙的实际情况與结构特征,修复的基本指导思想是:①完善墙顶防排水系统,根据相邻城墙形制恢复已经损毁的雉堞墙、女儿墙;②对已经出现鼓胀、剥离等严重缺陷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对风化脱落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局部维修,对内墙与墙体整体脱离的区域进行拆砌,对内墙及芯墙损毁区域,按照相邻标段宽度恢复城墙顶部和内墙;③对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如墙内的防空洞、人防工事和历史维修的部分保留原状;④增设玄武门登城步道便于广大市民登城游览(图7、图8)。
5.2 南京城墙前湖段缺口保护展示工程
本项目是为了保护城墙前湖段缺口所做的遗址保护与展示,主要功能分为三个方面,即保护历史遗迹、展示城墙本体、贯通城墙断口两侧交通。保护工程主体采用钢结构框架的形式,提供保护和展示城墙的构筑物,贯通断裂的城墙两端,并提供登临城墙的钢梯。项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对南京城墙前湖段缺口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展示利用,遵守“最小干预”原则,强调遗产的真实性,以遗产本身的展示和利用为主,尽量保持遗产现状,在充分考察现状的基础上,对遗产本体与环境进行修复(图9)。
6 结束语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专业的、行业的、技术的、单一部门的工作。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门的专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文化遗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也必须融入我们的生活,只有当文化遗产跟我们的生活产生紧密的情感联系时,它们才会是最安全的。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遗产,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多接触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知识,从而自发地、正确地对待和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岁月传城—南京城墙旧影[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8.
[3]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城墙保护规划(2008-2025)[Z].2016-08-02.
[4]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南京城墙保护条例[S].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