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课证融通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建设

2020-03-03谢达城刘秋生徐晓宇

时代汽车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证等级证书实训室

谢达城 刘秋生 徐晓宇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强调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改革发展新的增长点,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纷纷开设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然而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对接的实训体系。本文从岗位对接、校企融合、赛训相促、教法改革、职业能力培养等角度出发,构建基于“1+x”课证融通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关键词:“1+x” 课证融通 智能网联汽车 实训体系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1+x"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Xie Dacheng Liu Qiusheng Xu Xiaoyu

Abstract: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pilot work. At present, intelligent connected cars have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automobile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opened course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connected cars in succession. However, most of the automobile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not yet fully established a training system that connects with the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job docking,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competition promoti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etc., this article builds an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1+x"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which is a smart networked vehicle industry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compoun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o play a role.

Key words:"1+x",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s, training system

1 引言

随着材料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汽车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汽车行业也迈向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近十年的政府推广、市场引导,汽车行业在电动化发展方向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随着《中国制造2025》(2015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年)、《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等政策文件出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然作为我国实现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是继新能源汽车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着力点,产业潜力无限[1][2]。

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目前,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专业为适应汽车产业新变革,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亟需技术技能人才,纷纷开设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但目前,各院校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教学实训体系尚未健全,而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启,因此,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養目标、“1+x”证书培训考核要求,制定“课证融通”的教学实训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2 智能网联汽车“1+x”课证融通实施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搭载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涉及车辆工程、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交通等多领域技术,其技术架构较为复杂,2019年以来,经过行业探索和专家研究,对智能网联汽车提出了“三横三纵”式的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三横”指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的车辆/设施、信息交互与基础支撑三大技术,“三纵”则强调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应用场景[3]。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核心技术内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前期主要以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为主,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产品研发、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等流程领域。但随着产业进入发展的中后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将在主流品牌和车型上大规模应用,此时产业所需人才将向前后市场应用服务层面转移,因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以技术融合需求的基本职业要素和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根本目的,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培养可完成智能网联汽车及设备、部件进行基本装调,可进行质量检验及测试维修等技术支持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按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要求,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手段,实施“课证融通”,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对接、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对接“三对接”[4][5]。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1)对接岗位,校企融合

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要求,课程体系定位于培养具备对汽车电控及传感器单元进行拆卸、安装、调试、标定、排故、更换的基本工作能力,以及对智能网联等车载电子、电气、电控设备进行检验、调试、维修的工作能力。将真实的企业案例和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与企业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

(2)课证融通,赛训融合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要素,以具备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教学实训体系,推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课证融通,学生学完相应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对应的任务模块;同时,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传感与网联技术”等各类相关的主流技能竞赛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要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竞赛项目培训融入日常教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训融合。

(3)改革教法,强化实训

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运用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辅助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配合教法创新,开发活页式教材、配套信息化资源等教学资源创新;构建符合“课证融通”的技能实训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功能性实训室,保证实训教学比例,强化技能实训;建立行、企、校等多方参与,线上、线下、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激励与质量监控体系。

3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建设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三横”技术架构,将涉及的车辆/设施、信息交互与基础支撑三大技术细化,形成智能网联汽车基本认知、环境感知技术、控制执行技术、车联网及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综合测试技术七大领域核心技术[6]。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基于以上核心技术、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而确定,通过构建功能性实训室来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结合实训项目的设计形成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该实训体系的构建,将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与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项目融合,符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运维等方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理念,以国汽智联公司“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为例,其证书考核分为五大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装调、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系统测试装调、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测试装调、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测试装调、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综合测试,这五大领域的培训考核分别可融入传感装调与测试实训室、线控系统测试仿真实训室、网联化系统仿真实训室、ADAS功能仿真实训室、整车综合测试实训室等五大功能实训室,在相应功能性实训室完成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训后即可开展相应领域的考核。

与此同时,该实训体系的构建,可以很好的兼顾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例如,在已公布的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车传感与网联技术”赛项要点中,将实操技能考核分为“智能化感知设备装调”、“汽车智能网联功能验证”、“智能网联汽车综合道路测试”三个子任务,着重考察选手对智能化装备装调、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核选手对新能源汽车传感技术和网联通讯技术理解与应用的能力。三个子任务与规划的传感装调与测试实训室、ADAS功能仿真实训室、整车综合测试实训室等三大功能实训室高度契合,在完成相应的技术教学实训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竞赛任务融入进去,可助力所有学生达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安装调试、功能测试和故障排除等环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技能的过关,提高应用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赛训融合”。

4 结语

在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训过程中,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制定符合“课证融通”理念的实训体系,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可推动汽车专业群的教育教学改革,夯实学生技术技能,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戴一凡,李升波等. 智能网联汽车(ICV)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7,8(1):1-14.

[2]李妙然 邹德伟.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7.

[3]黄晓延.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分析[R],2020.3.

[4]王敏.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时代汽车. 2020,7(13):41-42.

[5]魏胜君. 基于 1+x 证书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设研究[J],时代汽车.2020,1(2):35-36.

[6]王志强. 产教协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建设的思考[R],2020.5.

猜你喜欢

课证等级证书实训室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