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
2020-03-03李全喜
吴 洁,李全喜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6)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的获得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思政课获得感”,是指思政课在满足大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发展需求后,因“获得”而产生的正向的、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心理感受,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一般地,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的强弱,密切关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密切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检验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思政课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这就意味着,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直接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从总体上看,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普遍提升,激发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使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增强。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不强的情形。在某种意义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既是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思政课价值的具体体现。[3]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围绕一些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相对不强的现实表征、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以及增强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路径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相对不强的现实表征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思政课获得感不强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现实中主要表征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驱力较弱
尽管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在现实性上,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特质。一方面,在自我认知层面,往往比较强调自身的主体性。这种特质,使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但由于受阅历与认知水平的局限,在受到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时,面对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多元的乃至相互冲突的复杂的价值观或错误思想与理论,有的大学生可能会出现“认知偏执”的情形。当这种“认知偏执”关涉到思政课时,在有的大学生身上,可能会表征为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兴趣”,乃至产生“不喜欢”之“刻板成见”。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当代大学生需要面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在“微观”层面,就业与职业发展主要根据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状况,因而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将专业课程置于学习的首位,而将思政课的学习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驱力减弱。
(二)大学生的思政课情感体验不佳
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仅需要有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而且还需要具有教学“温度”。要做到这一点,思政课教师不仅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内在诉求,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关切,而且教学过程不能是僵硬的单向灌输,而应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但在现实中,有的思政课教师,由于对大学生群体的特征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对大学生的内心诉求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思政课当成单纯的知识传输,有的思政课教师将大学生视作被动的接受对象,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关切的科学回应,使学生难以体验到思政课教学应有的“温度”。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自我过滤和筛选成为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不佳情感体验。
(三)思政课的实效性不强
如果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学之目的,不仅在于推动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更在于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自己健康成长。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魅力,才会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做到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求学生活的信息化特征日益明显,各种信息通过碎片化渗透,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仅靠占领传统的课堂阵地,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仅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从现实来看,由于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渗透性不强,难以将思政课的内容延伸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使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二、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因素分析
导致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不强的原因复杂。但笔者认为,在对这些原因的分析中,至少不能忽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价值判断中的一些困惑,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其显著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错误的思想、理论、价值观等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不仅如此,而且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性、自发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或理论弥漫于社会之中。生活于现实之中的大学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如果一些大学生还缺乏剖析错误思想观念的能力,便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内心的价值观呈现出相互冲突的情形,进而导致其在价值观念上产生困惑。这种价值观困惑,可能会导致其对思政课学习的某种负面的情绪化反应。这类情形的发生,直接削弱着一些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二)有的思政课教师因缺乏对大学生的深入了解,教学针对性较弱,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然而,作为思政课教学对象的大学生,不仅因其所处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不仅因其现实地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专业群体而不同,而且即使其处于同一学科专业群体中,也往往在个性上存在着差异。比如,在现实中,大学生在总体上心理素质较好,但也有一些大学生遇事的抗压能力不够强;大学生在总体上思维活跃,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有时候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同时,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既有群体性期待,又有个体化需求,等等。在因材施教的意义上,思政课教学应当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展开。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大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思政课教师或比较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入了解,或比较缺乏对大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这就会使思政课教学难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难以有效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这种情形,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三)思政课的某些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化”,不利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在不断加强的建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政治高度得到普遍提升,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得到普遍拓展,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程度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高校中,还存在着有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化”的情形。比如,有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课堂单向理论灌输为主。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方式,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也容易与大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渠道脱节。再比如,有的思政课教学,仍主要采取演绎式方法,往往仅从一些基本原理出发,依形式逻辑推论。不能说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价值,但如果主要运用演绎法,就有可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脱节,就可能偏离思政课必须遵循的理论联系实际之大原则,就可能难以使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实中存在的这种情形,往往不利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不断提升。
三、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思考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推进。在我们看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思考。
(一)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的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而思政课必须围绕大学生健康成长展开教学。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在认知维度,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里的 “以学生为本”,主要指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事实上,只有使大学生体悟到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才可能使其思政课的获得感得到普遍增强。
首先,要加强思政课教学的人文性。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既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又可能在分辨是非时发生混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因而,拥有着强大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政课教学,应当重视以下两点:第一,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这就意味着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将做人的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民族复兴的理想讲清楚,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道德理论知识,遵守道德原则,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时代新人。第二,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用敏锐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思政课教学应当审时度势,引导学生准确触摸新时代的脉搏。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与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模式,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立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同时,思政课教学要突出问题意识,对大学生面临新时代的发展问题所可能产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科学回应,答疑解惑,引导大学生通过透彻地剖析问题,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在新时代找准自己健康成长的正确方向与途径。
再次,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生活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只有满足生活的需要才有价值与意义,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思政课教学应从大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生活,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上升到丰富多彩的实践层面,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通过甄选学生近期密切关注的热门话题,并将其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远离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生动的语言阐释出来,将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转化为大学生感兴趣的话语。在强调思政课教学的生活性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各种非课堂形式,比如可组织大学生走访参观,开展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感性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应当不断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若欲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应当在教学中坚持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首先,思政课教学应追求艺术性。课堂是思政课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在坚持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相统一的前提下,还应当注意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在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与性格特点等,对课堂教学形式做出适当的优化调整,综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追求思政课教学的艺术性。比如,一方面,可通过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励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还可通过教师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实现“对话教学”。这种“对话教学”,教师既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又与大学生交流,及时回应关切,在互动中实现“灌输”。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还应追求教学的语言美。这种教学的语言美,包括语言内容美和语言形式美。或者说,思政课的教学语言,既应科学严谨,又应富含深刻的哲理,具有启迪性,从而激发大学生深入思考课程内容。事实上,通过对思政课教学艺术性的追求,一旦大学生自觉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后,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增强,同时,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其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我国网民规模庞大。[5]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构成部分,或者说,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而,思政课教学应当充分运用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强化思政课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拓展思政课教学阵地。一般地,可通过设立思政课网上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等,有效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完善思政知识体系。同时,也可将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比如,可通过动态场景,以鲜活生动的画面,讲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美援朝等内容。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大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思政课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或者说,思政课所传授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联系实际的发展着的理论。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义上,思政课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包括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而且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思政课教师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深入实地进行社会调查,将理性认知与感性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拓宽视野,努力实现从理论到行动的升华。
(三)营造具有亲和力的育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细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7]具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能在无形中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思政课教学应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为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可能使其敢想而不敢言,甚至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排斥,使教学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目标明确、过程幽默,使大学生获得一种良好体验,并真诚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增加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同时,思政课教师可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可通过情景剧演绎、课前演讲等环节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思政课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思政课的价值,汲取养料,提升思政课的获得感。
其次,营造有亲和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一般地,只有当校园文化环境与立德树人的要求相一致时,才可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才可能利于其健康成长。这不仅意味着,高校应当营造好物质文化环境,而且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里所说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应包括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还应当包括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等。同时,有亲和力的校园文化环境,还应包含完善的制度,以制度引导和管理学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其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再次,营造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学应不断提高质量,同时要求专业课程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事实上,只有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会贯通,才能使高校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指导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治学精神的培养,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四)建设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9]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人格魅力和师风师德建设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在信息时代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摆在首位的是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真正做到“政治要强”。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教学内容有足够透彻的理解,提升思政课的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师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力求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使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计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10]思政课教师品行高尚,往往能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往往能赢得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这就意味着,在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诸多因素中,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极为重要。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各种思想碰撞的当代,坚定不移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融合起来,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关心爱护大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将满腔热情用于思政课教学当中,使教学感染力不断增强。但在现实中,有的思政课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形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必须纠正。
再次,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7]并先后以“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称谓,表达了对全国教师的期待与尊重。思政课教师需要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尽力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理论学习,自觉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利用自身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思政课教师要德行同一,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理论上升到实践,带领大学生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使正确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大学生的心田,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