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歌中的“雨”意象探析
2020-03-03牟代群
牟代群,郝 永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唐代诗人杜甫曰“片云天上黑,应是雨催诗”[1];北宋诗人黄庭坚云“三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2];南宋诗人杨万里云“却将半掬催诗雨,洒入山村作岁丰”[3]。可见在中国诗坛上,诗人们均把雨作为诗歌创作的催化剂,雨与诗歌创作已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南宋诗人朱熹一生诗歌创作达到了1300余首,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的意象繁多,凡风雨、雪月、花鸟、虫木,皆引入诗中。其中,朱熹对雨意象的刻画可谓深刻而隽永。在大量的诗作中,诗人对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刻画,从诗作中可以看到自然之雨的四季更替、情绪之雨的喜忧变化以及政治风雨的宦海沉浮。傅道彬在《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中所言:“雨作为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之所以负载如此之多的艺术蕴含,正在于来自传统的伟大力量,对雨意象的每一次新鲜体验,都使我们获得了返溯原始,亲历往古的伟大力量。”[4]148
一、四季更替的自然之雨
雨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有和缓的细雨、疏雨、烟雨,有磅礴的急雨、骤雨、密雨,还有四季交替的春雨、夏雨、秋雨、冬雨。雨的轻盈、雄浑、凄凉经过历代文人的艺术加工进入文学作品,传达出作者喜悦或悲伤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人类千百年来层层积淀而且相互传递着的共同情感”[5]。诗人总是借意象表达或抒发某种情感,“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6]。
朱熹喜以不同季节的雨入诗,如春雨、夏雨、秋雨和冬雨。如“郊原暧芳物,细雨青春时”[7]30;“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7]130;“好趁新秋一番雨,昼寒亭下弄潺湲”[7]730;“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7]51。在这些诗句中,春雨清新、夏雨清脆、秋雨潺湲、冬雨连绵。时节不同,表达的主题与内涵亦有所不同。如《次秀野躬耕桑陌旧园之韵二首》(其一)载:
郊园旱久只多蹊,昨夜欣沾雨一犁。
已办青鞋随老圃,便驱黄犊过深溪。
农谈剩喜乡邻近,馌具仍教妇子携。
指点竹寒沙碧处,不知何似锦城西。[7]299
诗歌首句交代了干旱背景。“雨一犁”表示雨量相当于一犁入土的深度,即刚刚合适的程度,于是诗人穿上青鞋跟随有经验的菜农,驱赶黄犊越过深溪。农忙时节,乡邻喜悦,乃至忙碌时需要妇女携带饭具。全诗在春雨的衬托下呈现出一幅乡土气息浓厚的欢快之景,诗中“昨夜欣沾雨一犁”之句承上启下,既交代出雨未下之前的干旱背景,又勾勒出雨下后,诗人与老农田园忙碌的场景,可见这场雨“应时而降,依时发生”[4]139,应时而降的春雨诚如元代诗人王恽诗曰“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8]。又如《夏日二首》(其二)载:
云臻川谷暝,雨来林景清。
斋舍无余事,凉气散烦缨。
望山怀释侣,盥手阅仙经。
谁怀出尘意,来此俱无营。[7]39
首联、颔联言行云聚集的云谷间,夏雨忽来,林中景色清新,夏雨荡涤烦闷之热,凉气舒展开来。夏雨通常是来得迅猛而急速的,夏雨袭来林间凉气疏散开来。此时诗人因雨来袭而斋居家中,凉气的舒展使诗人心态得以平和。在雨这一物象的烘托渲染下,雨 “成为诗人返向本真沉静状态的使者”[4]157。
朱熹笔下的雨既有清雅绵密的特点,也有细雨朦胧的忧愁,朱熹通常将多种景致结合在一起,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如“一雨生凉杜若洲,月波微漾绿溪流。茅檐归去无尘土,淡薄闲花绕舍秋”[7]893。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秋雨并伴随着哀淡之愁。诗中“月波”“微漾”“溪流”“茅檐”“闲花”都是诗人心情的映衬,晚秋时节的秋景与闲适的心境相结合,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之味。又如《秋雨》:
一雨散林表,清阴生广庭。
喜兹新秋夜,起向高斋行。
烦歊获暂祛,凉氛集华缨。
沉沉远林气,惬此端居情。
节物坐如此,抚世襟方盈。
归当息华念,超遥悟无生。[7]47
全诗言秋雨袭来,清阴生凉,炎热的心绪暂且得以释放,整个林间聚集了凉爽之气,如此气氛下诗人刚好专注于学禅问道。全诗以“秋雨”为题,秋雨是清凉的,故而诗人“惬此端居情”,全诗由景及情,抒端居之乐、归隐之情。
若说秋雨是凉爽的,那么冬雨则是阴晦的,如同年之作《冬雨不止》:
忽忽时序改,白日藏光辉。
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
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
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7]51
全诗开篇即言时序的变化,为冬雨的到来作了铺垫,“重阴”“小雨”“寒气”“霜叶”勾勒出初冬的萧条肃杀之景。紧接着诗人独自眺望感怀,担心生计受到影响,但又言事已至此,暂且随缘。诗人独自兴怀、忧愁交加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境。“冬雨”在诗中烘托晕染了诗歌氛围,营造了一幅萧瑟凄迷的诗歌意境,冬雨亦成为了一种艰难环境的象征。
二、波澜万千的情绪之雨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夫风雨晦冥,独处无聊,此时最易怀人。”[9]“雨”在此处成了一种情感象征,诗人心中之悲喜,情绪之起伏,皆受到“雨”这一物象的启发与影响。
朱熹生活在南宋时代,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百姓生活困难重重,如诗人所言:“雨泽稍愆,便见荒歉。”[10]4586据《宋史》记载,“淳熙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明年夏,大旱”[11]12738。此为淳熙五年(1178)朱熹在南康军任知县时,流年不雨,淳熙六年(1179)又发生了大旱,因此朱熹研求了多种救荒措施。淳熙七年(1180)七月,朱熹向朝廷上奏南康军遭遇旱灾,同年九月,南康军处于“旱伤至重,细民阙食”[10]906的境况。淳熙八年(1181)十月,浙东地区又遭遇灾荒。面对来势汹汹的灾况,朱熹提出了许多救灾政策,时刻心系百姓,关怀百姓生活。故每将心中情绪流注笔端时,心中悲喜之情漫溢纸上。如《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
其一
极目平畴半欲枯,遥知精祷意无余。
更怜不待豚蹄祝,便得污邪暗满车。[7]632
其二
九重清夜仰昭回,旱魃知从何处来。
不是幽人祈得雨,又烦丹诏走风雷。[7]632
其三
晴窗挥汗苦骄阳,雨槛披衣快晚凉。
多谢龙公余事业,为驱寒谷变炎方。[7]632
此诗作于淳熙十二年(1185)年以前,赞章国华祈雨之功。从侧面表达出诗人对雨的渴望。首诗描绘了田野干枯的场景,次诗写旱灾兴起,朝廷已然下诏祈雨,可见灾情的严重及对于雨水的渴望。尾诗言祈雨成功,并表达了真挚的谢意。三首诗层次分明、娓娓道来,写旱灾之严重的同时,亦表达出诗人对于雨水的渴望。如《和喜雨二绝》:
其一
雨师谁遣送余春,珍重天公惠我民。
且看欢颜垂白叟,莫愁頩颊踏青人。[7]631
其二
黄昏一雨到天明,梦里丰年有颂声。
起望平畴烟草绿,只今投笔事农耕。[7]631
全诗以“喜雨”点题,首诗言雨师送雨,百姓都沉浸在春雨里,诗人亦如此。次诗以雨点题,以梦串联,通过嫩绿的草丛映射出诗人“投笔事农耕”的心愿。此二首是基于淳熙末以前的时代背景下有感而发,此时期自然灾害频发,诗人站在百姓的立场,体现了朱熹对百姓深切的关怀,从侧面展现了雨水对于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又如《社日诸人集西冈》:
郊原暧芳物,细雨青春时。
前冈遐敞地,登览情无遗。
农亩怀岁功,壶浆祝神釐。
我惭里居氓,十载劳驱驰。
今朝幸休闲,追逐聊嘻嘻。
笑语欢成旧,尽醉靡归期。[7]30
此诗言诗人与友人社日集会,其间提壶畅饮,欢声笑语,场面温馨。诗前四句写郊外景色清新,细雨蒙蒙,集会地点宽敞开阔,可将景色尽收眼底,由此可见景色之美。此处“细雨”作为一种点缀,犹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2]之句,当春雨滋润大地,润物无声,应时而降的春雨使其诗歌创作中的喜雨抒情模式逐渐得到了扩展与升华。全诗由景及情,既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春雨的喜爱,又抒发了其饮酒尽醉的豪兴之情。
诗人不仅喜雨,也苦雨。雨能造福,也能为患,如《苦雨用俳谐体》: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
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7]859
全诗以“苦雨”点题。何为苦雨?即久下成灾的雨。《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13]《尔雅》云:“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14]这首诗言雨水过多,由“滂沱”可见雨势之盛。三、四句叙事,以此比喻凶残的权臣欺压剥削老百姓。全诗层层递进,主旨鲜明,展现了雨多为患的画面。又如作于绍兴二十四(1154)年至二十六(1156)年的《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疾风吹雨满征衫,陆走川行两不堪。
尘事萦人心事远,濯缨何必在江潭。[7]919
根据诗歌背景可知此期间诗人官任同安,此诗应是诗人因公外出时所作。从诗歌前两句可见诗人路程之劳顿,一路上经风雨摧残,且水陆路线“两不堪”,由此可见诗人路途之艰辛。此处“疾风吹雨”作为艰难处境的外化形式,“雨”在诗中成为了一种感情符号。正如傅道彬所言“这种凄风苦雨一旦与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通,它就成为一种悲凉无奈的符号”[4]144。但所幸的是,即便诗人面对如此不堪的处境,其内心的精神追求并未停止。
三、仕途人生的政治之雨
《庄子·至乐》:“人之生也,与忧俱生。”[15]近代王韬言:“古人著述,大抵皆为忧患而作。”[16]可知忧患如同风雨一样时刻存在,故而傅道彬言:“中国诗人之所以把艰难的政治与生活环境比作如盘之风雨,正源于远古社会人们对淫雨苦雨的灾难性记忆,从而赋予它一种毁灭性的意义,而在诗人那里它几乎就成了理想破灭的代名词了。”[4]144
朱熹清醒地意识到宋廷的弊端。在上君心不正,宠溺权臣;在下权臣勾结,欺压百姓。此时的南宋处于风雨动荡之中,诗人的理想也飘荡在无情的风雨之中,时而多惆怅,时而多凄凉。如《蒙判院丈示及再用元韵之作率易和呈以求指诲》:
畴昔经行地,溪山寂寞边。
冰霜凝巨壑,风雨暗中田。
古寺堪投晚,尘龛阅纪年。
论文寒夜永,清绝袅炉烟。[7]196
此诗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朱熹陪回乡访亲的刘韫出游,即闻金人大举南侵,故此时期的诗多有感于战事而作。此诗首联言昔日经过此地还是清静寂寞的,颔联中“冰霜”“风雨”暗指战争,言南宋王朝的处境与命运如同在冰霜和风雨中飘摇。颈联、尾联通过叙事写景表达出诗人凄凉孤寂的心情。朱熹反对议和,主张抗金救国,在他的一些诗篇中,“雨”与复杂的政治环境构成凄凉的意境,曲折地抒发出诗人赤胆忠心的爱国之情。如《次韵刘彦采观雪之句》:
朔风吹空林,眇眇无因依。
但有西北云,冉冉东南飞。
须臾层阴合,惨淡周八维。
冻雨不流渊,飞花舞妍姿。
翳空乍灭没,散影还参差。
万点随飘零,百嘉潜润滋。
徘徊瞻咏久,默识造化机。
上寒下必温,欲积无根基。
渐看谷树变,稍觉丛篁低。
皓然遂同色,宇宙乃尔奇。
繁华改新观,凛冽忘前悲。
摛章愧佳友,伫立迎寒吹。
感此节物好,叹息今何时。
当念长江北,铁马纷交驰。[7]187-188
此诗与上诗系前后作。刘彦采为朱熹早年好友。全诗以“观雪”展开,为咏雪之篇。这首诗前半段皆言“观雪”,即徘徊瞻咏之意,描写冻雨之飘零,雪花之飞舞。诗歌后半段,诗人在感慨宇宙新奇、万物更新时忽笔锋一转,将读者引向铁马交驰的战场。诗人通过冻雨与观雪之景延伸至战场,表达出诗人心系战场,抗金忧国的政治立场,使全诗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朱熹诸诗中,多援雨入诗,以此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如《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
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
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
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
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7]353
此诗作于淳熙十年(1183),为诗人官场失意之作。朱熹曾六劾台州唐仲友贪赃枉法。因唐仲友与宰相王淮为姻亲,而遭到王淮党羽的不满,王淮一党的郑丙与陈贾指斥朱熹。《宋史》载“时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以沮熹,淮又擢太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贾面对,首论今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名以济伪,愿考察其人,摈弃勿用。盖指熹也”[11]12756。由此可知朱熹在政治上遭受了冤屈与打击,遂去任而归,在诗中有所流露。通过春梅早凋、秋菊夕开、百年风雨感慨人生短暂犹如一场风雨。诗人自惭“宜笑不宜哭”,把受辱缘由归因于自己不能慎言而招来是非。诗人表露心迹,将远离仕途并秉持操守,寄情于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并生发出决不同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诗中“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之句既表达出诗人人生之坎坷,又流露出其豁达的胸怀与乐观的心态。
四、结语
雨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一旦被诗人注入了个人情感,就具备了无穷的生命力。在朱熹诗作中,“雨”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诗人着力描摹了自然之雨的轻盈雅丽、情绪之雨的喜怒哀乐、政治之雨的风雨变幻,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情感和人生仕途的坎坷不顺。借“雨”这一视角观朱熹诗,足以见朱熹诗之功力,其诗题材广泛、艺术手法多样,使“雨”这一物象折射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具备了深厚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