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3-03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张 雪(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这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和政策基本都是针对本科生的,从而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很多高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忽视研究生群体自身的特点,“眉毛胡子一把抓”[1],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区分,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校情的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径,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一些不良思潮的渗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受到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对国家和集体变得漠不关心,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兴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生培养的必由之路
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试想,一个思想上存在偏差的人,哪怕是具有再高的专业技能和学业水平,也是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需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研究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3]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专业教育而言,明显滞后。很多研究生,包括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热情不高的问题,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全面提升研究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长,而社会阅历却相对较少,很多研究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他们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当面对学业、择业以及感情方面的问题时,往往十分焦虑。此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加大,在校研究生数量大幅增长。研究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很多来自国外,研究生的家庭背景、个体境遇以及思想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研究生受到学业或者心理问题的困扰,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确保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最终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部分高校认为研究生经历过本科教育,且年龄较大,思想相对成熟,因此放松了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方面,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注较少。[4]一些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招生、教学以及就业都十分重视,建立了系统的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对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及思想教育比较松散,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提高上,对于思想政治政治素质的考查、考核基本接近空白。还有一些高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认为研究生数量少、年龄大、思想成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个别高校将研究生的政治教育混同为德育,在日常工作学习当中仅仅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给研究生,或者用简单的德育教学代替政治教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于招生规模。很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都是由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在学院往往只设研究生秘书,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就导致机构和人员的权责不明,在具体工作当中存在效果不好的情况。[5]还有部分高校由本科学工部门兼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再加上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最终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敷衍了事。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过程当中,虽然要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很多学科在培养方案中仅仅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笼统的描述,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变成一纸空文。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脱节
当前全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过程都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空洞,形式单一,与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课程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当中只进行理论的灌输,不联系实际,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造成学生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6]每个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将研究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用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模式对研究生进行管理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选拔培训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对于专任教师,辅导员的学历较低,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辅导员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更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能够准确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在辅导员的选拔上应该从思想素质、学历层次以及能力结构等几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选拔机制。研究生辅导员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应该根据其学科特点,定期开展培训,确保研究生辅导员能够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和一定的心理知识,以便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除此之外,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应该进行表彰,在学历深造或者干部选拔中优先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在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平时由于业务工作较多,没有精力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关注太多,研究生导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科研和学习情况。新时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专职的思政人员是远远不够的。[8]导师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科研当中与研究生接触较多,导师的人品和学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研究生的思想绝对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当中的作用,加强对导师的选拔和管理,不仅仅要选拔学识渊博、业务能力强的导师,更要注重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班级、党团组织、研学会以及社团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研究生班级存在凝聚力不强、管理弱化的情况。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生人数相差较大,只有招生人数较多的学科才能建立研究生班,加上研究生本身大多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往往都是以课题组为单位,不同课题组的成员只有在公共课或者考试时才能见面。当研究生的课程结束之后,研究生回到各自所属课题组,很少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班集体这个概念在研究生中存在感不强,所以也无法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作用。[9]因此,应该加强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当前,各高校的本科学生会以及社团建设已经十分完善,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但是研究生由于自身的特点,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社团互动管理上都比较松散,愿意加入学生会、参与社团活动的研究生数量并不多,社团活动的质量也不高。改变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现状,充分发挥班级、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