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院校《纲要》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2020-03-03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纲要课堂教学课程

梁 琚 牵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那么,如何发挥高校这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阵地、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政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时代命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课程内容涉及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各族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恰好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期,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面临的历史挑战期。因此,如何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之基础,是当今《纲要》任课教师思考与实现的重要目的。翻阅当前研究,学者大都基于课程教学的宏观层面(1)杨红星:《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民族叙事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6期);何火萍、傅义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思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张纯、姚婷婷:《新时代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等。,就具体教学事例的微观层面,仍存有继续探讨的学理空间。鉴于此,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纲要》课程教学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际,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外实践三个方面,概述《纲要》教学过程中浸润文化自信因素的整体过程,进而为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贡献一些自我思考。

一、整合课程资源

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核心,课堂讲授内容须围绕教学大纲而实现合理整合,应具备相应的完整性与科学性。那么,如何在分析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凸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及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纵观《纲要》课程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及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也就成为各阶层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农民阶级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展示;不论是农民不满清政府统治和外国教会势力侵略而奋起的反抗,还是资产阶级怀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忧患意识展开的救国救民道路之探索,均具备很强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尤其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时期,全世界华人华侨与国内民众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服务于抵抗日本的侵略,亦充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精神。如1938年6月,美国旧金山华侨救国会举行“一碗饭运动”,成功吸引全美几十万中外人士参加这一活动[3],有力支援了民族抗战。如此形象生动的历史实例,《纲要》课程教学内容须系统地吸收、整合与运用,在丰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便于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就传统文化的消极认识,得需要教师把近代以来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的艰辛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引发的国人对中西文化重新思考阐述清楚,使学生明了传统文化在近代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掌握在近代救国救民道路上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时代价值,进而全面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

(二)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比,革命文化是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民众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

作为《纲要》课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各族民众开展的革命与建设,无时无刻都展现着共产党人及中国民众的独特精神,尤其从共产党人的个人文献中获知。如王稼祥曾给堂弟写信,思考读书的目的所在:“是否只想借此弄得一个饭碗,终身做个糊涂虫呢?还是想为我们前途幸福计,去改造社会呢”[5];当看到红军家属遭受反动派打压的惨状,萧峰在日记中写到:“红军家属要受多少罪啊!反对派真可恨!想到我母亲眼瞎讨饭,受尽了苦,红军来了才有饭吃,红军走后,肯定又要受苦讨饭。我们只有热心革命,早日打垮反对派,穷人才有出路”[6];当听到村民为保护八路军而遭受日军毒打却毫无动摇时,冯毅之感慨:“我们若没有这些勇敢坚定可爱的老百姓,是一天也不能生存的,抗战没有他们也不会取得胜利”[7]。无论是王稼祥的读书改造社会之雄心、萧峰虽担心母亲生存但仍继续干革命的决心,还是冯毅之日记中对人民保护八路军的感慨,均凸显出共产党人和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不怕牺牲之精神,这在《纲要》课程内容中要吸收并融入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从宏观上讲述和阐释什么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更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展现当年革命者及广大民众奋斗、牺牲的具体历史图景,一方面从史实的角度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从个体情感角度来赢得学生的认同,使其深入把握革命文化的独特内涵。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实践及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中提升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形成的中国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汲取的世界先进文明成果”[8]。这部分在《纲要》课堂教学中亦得以充分体现,主要在于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分析等。而我们在展开教学时,要从理论的形成背景、过程入手,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起的推进作用。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但是马克思没有到过中国,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如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无法发挥其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甚至会迟滞我们的历史进程。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过程中所形成理论成果的总结,又为实现“百年梦想”提供着理论动力和方向支撑。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理论内涵,认识到这是激发和巩固中国民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在整合、挖掘《纲要》课程内容中所蕴涵的文化自信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注意所引用材料的形象性。针对当今思政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抬头率”不高的问题,注重授课内容的形象性可提高学生就课程内容的兴趣度,也能不同程度上保持学生精力的集中,尤其是多引用折射历史人物生活和历史事件细节的相关史料。其二,注重材料的准确度。作为思政课程,《纲要》课程讲授内容须符合课程大纲,这就要求引用材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为只有材料运用的准确,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来提升其文化认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已逐渐为教育界所广泛认同。如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更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改革的重要内涵。换句话说,现如今教学改革的问题不再集中于是否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而是如何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参与教学。

课堂师生讨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如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结合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课下搜集文献且课堂展示、教师总结等教学过程,那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主题讨论,理应属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具体体现。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提升自我文化认知:

(一)教师确立合理的主题。讨论主题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之成效。依照教育部就《纲要》教学知识、情感层面的要求,可确定近代外国对华的军事侵略、五四运动、红军长征、“一二九”运动、日本侵略及对中国民众的损害、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等主题,一方面综合反映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侵略及中国人民奋勇抗争、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因受课时的限制,一学期所确定的讨论主题可考虑五到六个。至于主题的选择与确定原则,一方面可根据学期所在年度的历史纪念事件。如2016年作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可确定红军长征为讨论主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可选择改革开放历史成就为主题。另一方面可根据历史主线确定常规性主题,诸如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等,突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及其时代价值。

(二)将学生合理分组。讨论主题的实践主要依靠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保障更多学生参与讨论,可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将学生分组,而非简单地让学生自由组队。结合民族院校学生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区域来源的全国性,笔者在课程讨论中结合主题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分组标准。如红军长征主题中,笔者会根据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四路红军长征路线,根据省份的地理因素,将以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生源地的学生为主(其余省份的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分别加入这些小组);当确定抗日战争主题时,既从东北、华北、东南、西南的区域因素出发,分小组来讨论日本的侵略对上述地区所造成的损害,又结合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因素,分组来展示各少数民族支援、参加抗战的历史图景;确定“一五”计划专题时,依据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来具体展示各地区、各民族如何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的历史篇章。

(三)公开展示和讨论。在小组进行课下主题内容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引导其合理运用现有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要注意运用中国知网、读秀、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等电子数据库搜索主题文献,确保文献资料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利用百度等搜索网站查询与主题相关的历史图片、纪录片等,以便形象地展示主题内容。主题内容主要借助PPT展示,教师可建议学生借用网上相关PPT制作模板,并将主题文献与相关结论(认识)清晰、简要地呈现出来。至于讨论环节,学生可自行确定讨论内容,但作为教师,务必把握讨论内容的方向正确和讨论内容的意义,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和纠结于无意义的问题细节,以确保讨论的科学性。

(四)教师总结和归纳。课堂讨论最后的环节,也是讨论意义的升华阶段,就是教师就学生小组主题展示和讨论的归纳与总结。而这个总结非简单的评论,须教师就两个层面进行评析:一是在肯定小组主题展示的基础上指明存在的完善之处,使学生在获知自己优势的同时,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二是要从理论层面给予主题的升华。因为主题讨论的意义不单在于使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更要深入理解该事件的现实意义。诸如红军长征主题讨论,既让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艰辛及广大将士对革命的执着,又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上的讲话,进一步理解“新征途、新长征”的精神内涵。

总之,如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层面而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非只是传统教师讲授转变由学生专题展示的形式转变,更是围绕相关主题形成的一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其中包含着教师引导下学生确定主题展示内容、查询主题文献、制作和展示PPT及主题讨论等一系列环节,不仅蕴含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全面锻炼和展示了学生的整体素养。而教师的总结归纳更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论提升,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奠定基础。如结合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学生以文献搜集、整理的方式参与主题学习讨论,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并借此熟悉本民族、家乡的历史文化。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仅掌握《纲要》课本的基本常识,更会加强学生对民族或区域历史文化的认知,由此构建学生的文化自信之基础。

三、利用课外实践资源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课外实践本身包含着文化自信资源,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魅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程任课教师,我们不能忽略课外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课外实践资源来服务于课程教学。

结合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教学模式改革和自身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来挖掘课外实践资源:

(一)充分利用课下实践作业。自2018年开始,西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课下实践作业列入平时成绩,并形成延展文献阅读心得和爱国主义影视作品观影心得的规范作业形式。如指定学生课下阅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等必读文献,并撰写相关阅读心得;要求学生从《辛亥革命》《南京》《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焦裕禄》等优秀影视作品中选择其一,认真观看后写下观影心得。不论是课程延展材料的阅读,还是爱国主义电影的观看,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形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虽地处西北,但甘肃不乏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历史资源。不论是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会宁红军大会师遗迹、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南梁根据地遗迹,还是八步沙治沙农场、刘家峡水电站,均属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民众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努力的历史痕迹;我们应充分运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它们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对此,西北民族大学每年度组织学生代表参观会宁红军大会师历史遗迹、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等,下步计划如条件成熟可拓展到其他历史遗迹。通过学生代表参观后在班级、寝室的心得分享,利用代表的辐射和带头作用,提升学生对这些文化资源的认同和接受。

(三)注重学生科研创新平台的实践价值。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素质训练的平台,高校注重和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作用。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不仅有上述两个因素,还注重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补充。因此,引导学生在积极申报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科研创新项目的同时,主动踊跃联系专业教师,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在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的同时,锻炼和实践他们的文化认同,尤其是促使他们对当地社会发展中文化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肯定。

总之,我们要从学校及周边的现有教育资源出发,深入挖掘与利用其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因素,并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业余活动的同时,以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亲临现场的文化体验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为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和调动文化自信因素,服务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工程,我们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和过程的调适,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引用形象的、科学的历史文献资源,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主题讨论在改革教学方式的作用,加强学生在熟习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对本民族、本地区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要挖掘课外实践资源,在丰富《纲要》课程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换句话说,通过《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实现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师为主转变为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过程,而且要调动一切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教学“过程育人”功能,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纲要课堂教学课程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