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精准教学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2020-03-03杨琴琴张晓世
杨琴琴,张晓世
(山西大同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现代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人才培养标准也不断提升,高校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在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需求,无法做到差异化教学改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校教师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采集,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学生更多的学习问题,从而进一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更加精准的教学设计方案。从数据中发现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对学生的教学方向,为教师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使高校英语教学更具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以及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学更加精准。笔者认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精准化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仅要重视教师对先进教学技术的运用水平,还要从学生角度、教学设计角度和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角度去考虑,以此来凸显出精准教学质量评价的精准性。
1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1.1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概述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以学生和教材内容实际出发,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做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准的把握,构建出科学合理化的教学结构并细化教学流程, 在学习目标上促进学生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地进步与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完美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最初的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其主张学习即操作条件作用,以流畅度为衡量学生学习发展指标,而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达到把握精准、精确的时间概念和空间位置的目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上,精准也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其精华与价值所在;体现在效率上,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匹配与契合。课堂教学是否精准直接决定了教学是否优质、是否是高境界的教学。
大数据化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通过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略和不容易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并对这些收集到的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数据加以分析,能够有效地、准确地为教学提供相关反馈信息,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基础的最客观的表征信息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有效地实现了大数据对教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精准调整〔1〕。
1.2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第一,大数据教学支持中心汇总学生数据进行初评。主要利用三种模式进行,即电子学习阶段性数据搜集、提交自评反馈表以及在线测试模式。其中电子学习阶段性数据搜集是大数据时代下评价模式的最新应用,其宗旨是为了详实和细化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具体包含学生的各种作品演示以及学习过程的心得,同时标注教师各阶段的评价意见,将学生生涯的学业和综合素质数据进行汇总并做出评价,再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个性化作业,以此代替原有的雷同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精准、高效,实现对评估对象的进准化。
第二,学生个性化试卷数据评价。利用个性化学习手册和个性化试卷进行学生思维数据整理和错题的错误分析,汇总数据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试卷、学习手册中的所有错题汇集成册来进行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思维以及解题思维、思维重点误区等方面分析,分析处理后作出评价,使学生知识重点、学习状态以及思维认知方面更具精准性和针对性,提高问题精准性,施行内容上的精准评价。
第三,教学目标的精准化评价模式。针对高校英语学科采取一课多师模式,主要是以专业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并以高校英语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教师与学生课堂效果的精准评价,衡量其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精准化评价〔2〕。
2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
相对于传统课堂,大数据下的精准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和“一刀切”现象的发生。大数据背景下采用精准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体现教学的差异化,还能够体现教学的个性化。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评价则是教师借助相关教学平台和在线练习系统平台,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再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为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层次细化,为学生设计几种不同难度的题目,再根据数据中体现的问题对学生积极地解答,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还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为高校教师实行精准化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高校英语精准教学质量评价构建原则
3.1 课程自身特色的凸显
高校英语教学也是本身自成体系,有较为明确的规律,其评价体系必须要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准确地反馈效果。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要求为基础进行课堂的评价反馈,保证机选限于隐性评价因素的并行。另外,还要注意在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以及沟通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比对,并精心进行课程的设计,以凸显自身课程的特色。
3.2 评价主体及对象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明确提出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大数据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客观有效评价是确保英语精准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自评与他评,促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的改进。从评价对象角度来讲,有效评价模式的构建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尤其在多样化对象的参照下,让学生和教师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主动建构和完善〔3〕。
4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精准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
4.1 促进英语传统教学向新型教学的转变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实施英语教学的关键。作为英语教师,其教学作风要与国际英语的发展接轨,要转变“穿新鞋走老路”的保守观念,快速更新英语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贯彻素质化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无论是在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上,还是在实行精准教学模式上,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这样在对学生解答疑惑时才能够对答如流,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数字媒体技术锻炼学生读、写、说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师使用大数据下的精准教学方式,节省了教学时间,能够在最合理的时间内掌握学生的读、说、写、演的学习效果,及时的调整教学实施方案,精准有效的进行英语教学活动。
4.2 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质量价体系的改进
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结合多媒体网络利用微信或QQ等,从全方位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了解能够影响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整体运用,尤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能够明确以往评价体制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并给予弥补和改正。发挥形成性评价的特征优势,对传统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准确理解和充分掌握,并对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行动标准。形成性评价包括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既能够集中地反映出学生各种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状态,并进行细致的观察、评估和监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模式还需要慎重考虑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新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能完全放弃终结性评估形式,而是将评价主体和内容进行多元化融合,借鉴双方都参与并双向互动的优势,使合作学习和对照参比作用有效发挥。
另外,还要认真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档案袋,客观地评价、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精准教学必须要能够重视创新和实践的评价,要能够打破原有知识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评价除要凸显客观性,准确性以外,还必须要具备科学性,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帮助下予以补改进。
5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实施英语课堂精准教学模式是能够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这种模式的重点是教师将大数据化分析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产生的一系列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对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评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精准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无论是教学评价方面,还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具体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制,注重教学评价过程,让精准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教育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