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整合连贯教学能力培养
2020-03-03吕桂云
吕桂云
(楚雄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引言
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中国目前提升“软实力”的一项较为繁荣的事业,因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分级、分层、分段”培养模式的影响,常常面临“本科学生教学能力不足”的窘境,如何在“世界各国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教学对象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增强学生整合连贯教学能力,既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急需正视、厘清的问题。因此,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整合连贯教学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并最终思谋出培养途径。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
“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由楚雄师范学院校长罗明东教授首次提出。该模式从“师范类院校培养未来师资”的角度出发,摈弃“分离”的传统,将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师教育纳入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要求幼师、小学教师、初高中教师,通晓整个基础教育的理论知识,理清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连贯性,同时还要求他们在充分分析基础教育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掌握某一特定阶段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该教师教育模式既着重凸显“整体融合、全面贯通”,又突出强调“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某一特定阶段的结合”[1]。相比于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它有着极强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汉语热”一再高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因持续升温使得国内各地方高校竞相开设,然而,综观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有的“引进来”“主要针对来华成年留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型人才培养”[2]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理念,以及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师短缺、教学能力不足的具体情况,本着“让学生走出去”的原则,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确定为:“针对国外幼儿园、中小学汉语教学市场,进行整体融合、全面贯通,既强调学生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的把握,又突出某一特定阶段教育教学技能的强化,最终旨在培养出‘汉语言、中外文化基础知识扎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技能熟练,跨文化交际能力良好,能够承担起国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阶段、各层次汉语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整合连贯教学能力
(一)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原名“对外汉语”,是2013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整合“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而设立的专业,该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学生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并非单一的、单方面的能力,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具体教学任务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调动国外各层次汉语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综合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
(二)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构成
在教育学界,教学能力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对其构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戴·冯塔纳(2000)认为:“教学能力应该包括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4],而王沛、关文军、王阳(2010)则认为:“教学能力应该由两大能力群构成,一为包括知识提取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执行能力在内的教师教育教学核心能力群,二为由教学效能感、教学个性、职业性向等组成的外生能力群”[5]。上述两种看法都有很强的合理性,但是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而言,第一种看法带来的启发最大。
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学能力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且往往与知识结构相联系,即多数学者认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共同构成教学能力。如车正兰(2011)认为:“教学能力是指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能力,包含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因素”[6]。
综合上述两个领域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构成或培养应遵循“知识结构+课前教学认知能力+课中教学操作能力+课后教学监控能力”模式。唯有这种模式,才能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知道“教什么”、学会“怎么教”,懂得“监控与调节”,才能真正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国际汉语教学需求。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整合连贯教学能力
根据“知识结构+三种能力”的培养模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整合连贯”教学能力具体如下:
1.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各类知识在个人头脑中的内化状况”[6](车正兰,2001)。依照这种观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包含语言文化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三部分。在语言文化知识部分,着重学习普通语言学理论、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外语等基础课程,加强专业功底;在教育学知识部分,着重掌握各种教育学原理,解决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问题;在心理学知识部分,着重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与假说,分析国外汉语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征,研究学习者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结构的形成,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课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反映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上,主要包括对国际汉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汉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国外幼儿园、中小学汉语学习者),教学法的了解、认识、分析、判断、选择能力及备课、听评课、撰写教案的能力。
(2)课中: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主要包括汉语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能力,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训练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课堂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中华文化才艺研习与传授能力等。
(3)课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主要体现为“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即教学评价能力”[7]。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学评价能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二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这两方面评价的融合,即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培养
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内(学生自身)、外(专业主管部门)兼“修”,方能始终。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管部门方面
1.确立“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发展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管部门应以开放的视野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全国、全省范围内的发展现状、趋势、就业情况以及国外中小学用人标准,积极有效地确立“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努力把专业自身的建设、要求与国内外、省内外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能力的整体融合、全面贯通。
2.优化课程设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管部门应积极鼓励部门成员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内容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鼓励教师在积极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学指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别化”“区域性”“阶段性”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本校与国外中小学合作交流的条件,优化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实习、就业的需要。
3.巩固拓展实习实训基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改善国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生活条件,加强指导教师的配备和学生的管理,每年定期派遣学生前往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教育实习工作,促使学生内在语言知识向外在能力的转化,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方面
1.完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不断强化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增强自身理论修养,丰富知识储备。同时,要针对国际汉语教学现状,汉语学习者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他们对国际汉语教师的期望,在教育见习、实习、说课、试讲中不断强化针对国外中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能力。
2.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及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充分认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剪纸、简笔画、民族舞蹈、葫芦丝、书法、太极拳等第二课堂培训活动,参加朗诵、话剧、中华文化才艺展示等学科竞赛,巩固、运用原有的技能或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3.勤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把教学反思这一理念和行为变成常态化的工作,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反思中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和飞跃。
4.加强与教学对象、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俗话说“以人为镜,知得失”。在整合连贯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将教学对象、其他汉语教师作为自己比照的“镜子”,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适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结束语
随着培养方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对象日益多元化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整合连贯教学能力作为衡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应由知识结构、课前教学认知能力、课中教学操作能力、课后教学监控能力构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管部门可立足本单位具体实际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实训基地的巩固拓展等方面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本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与他人交流合作和不断自我反省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