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方位建设

2020-03-03

林区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立德价值观

郭 爽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认知、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仅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宣传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提供有效的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把握全局方向,明确思政课地位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复强调要创新体系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充实,同时也是对构建思政课创新体系的升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信仰及认识自身使命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推动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1.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教学设计和内容上以德为重点,结合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从而明德修身,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思政课主阵地最大价值的发挥,能够为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一代青年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2.高校思政课是培育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摇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与文化素养[2]。在思想政理论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一方面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使青年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人生的正确方向发展。

二、立德树人的关键问题:掌握理论精髓,巩固思政课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高校应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精髓和青年学生的思想需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1.面临机遇、考验与挑战的重要保障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要求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行。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巨大的机遇、考验与挑战,国家间的相互竞争,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出现,人民需求的日益增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断突显。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这条主线,能够使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机遇、考验与挑战面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思政课的思想保障作用。

2.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需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通过教育引导、实例分析、课外活动、参观实践等方式来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是青少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必修课。认真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能够使青少年站在更高的位置,拥有更广的视角以及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生当中的重要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好比青少年成长成才路上的指明灯,照亮着前进的方向。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掌握其理论精髓,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意识形态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能够在价值观的取向方面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培育出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新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个层面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国家层次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领航员的作用;在社会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面向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个人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每个人制定适合自身的培养方案,使其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

高校思政课堂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时代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受到副面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其教育主体、内容形式以及后方保障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校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教育在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4]。教师要坚守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向学生传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具有家国情怀,做到心中有国家,时刻想国家,做事为国家,永葆对国家、对党的深厚情感;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科学、系统、生动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觉性,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宽自身的思想政治视野,将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对自身要求要严,不单单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拥有健康的人格,为人要正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总之,要建设一支真正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实力。

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要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其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创新话语体系,将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改变以往教材内容的陈旧单一问题,将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装入课本,走进课堂,进入头脑。切实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科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上,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改变传统的形式,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身边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理想、自身的责任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和理想信念,要让他们真切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的变革,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活力、有生命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生的头脑中,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3.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后方保障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高校党委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当着主体责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后方保障,要切实将党的指导思想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灌输给教师,传达给学生,将任务落实到位,将责任细化到每个人,充分发挥党委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完善工作整体格局,加强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保障。在发挥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立德树人的工作格局,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机制,各组成部分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只有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担负责任,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教师认真讲好每一节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每一节思政课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完成。学校党委要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要将从严管理与充分完善相结合,带头走进思政课堂,亲身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氛围,积极支持思政课程建设,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进课堂,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看到学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重视,为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亲身参与,将自身的经验与故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只有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后方保障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掌管大局,共同参与。

结束语

教育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在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的形势下,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新境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开拓创新,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论课立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