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情意行视域下中学生德性的内涵和养成

2020-03-03

林区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德性受教育者

张 洋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引言

当代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德性养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面貌和未来命运以及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德性探源

“德性”这个词在我国古代经典中很早出现,其意义也有一个逐渐演变、丰富、完善的过程。据考证,“德”字最早出现在商代卜辞中,作“值”讲,与“直”相通。然而,在一开始,“德性”并没有完全具有“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含义。在《尚书》一书中,“德”字被认为是接受上天命运的前提,它包含了“德秉哲”“敬德”“明德”的意义。东汉著名学者刘熙称“德者,德也,得事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使自己和朋友都有所获得。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德”作了更详细和深刻的解释:“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1]它直接指出了“德”的本质意义,完善了“德”字的道德意义。由此可知,“德”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人心中的“优秀品质”“自我觉悟”。

“性”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也很早出现。“性”一开始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古人逐渐把注意力从天命转向人性,因而“性”被用于形容人的心灵。人性问题逐渐成了儒家学说关注的焦点,“性”中已不再包含物性的内容。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性”的含义:“性,人之阳光,性善者也,从心、从声。”

这种对“德”与“性”的理解,构成了德性的内涵。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在《周礼》中说:“德性,内行之称。在心为性,施之位行。”[2]德性实际上就是将外部社会伦理内化为个人特质和个人行为,类似于道德和品格。人们在谈论德性的内涵时,常常习惯于列举各种德目,比如仁慈、善良、诚实、宽容、节制、守信等等,德性意义逐渐多元化。

二、知情意行视域下德性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3]从古至今,“行善”一直是中国文化对人性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伦理为建立道德主体性的人性预设。因此,知情意行视域下德性的核心应是“善”,具体表现为道德主体知善的能力、向善的情感、为善的意向和行善的习惯。知善、向善、为善、行善是德性的核心构成。

第一,知善的能力。“知”是意志形态、道德和行为的认知基础,“知”是实践中获得的关于道德规律的理性认识。“善”是人性的至高点,是渴望的美,是率真的表达,是道德的核心。知善的能力是道德实践(行善)的一种认知前提,是德性人格的基本要素,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向善的情感。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情感体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为了获得相应的刺激条件,道德主体必须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创造这样的条件,即用自己的德行不断创造幸福、自豪、成就、荣誉、满足等情感体验,而这个过程也就是道德情感推动道德实践(行善)的过程。在道德领域里,如果只问应不应该,而不问愿不愿意,那么就会造就许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向善的情感,才会可能选择为善的行为。向善的情感是行善的直接动因。

第三,为善的意向,也叫为善的志向。这种为善的意向是指不管处于什么情况,都追求自己认定的善。正如伟大思想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志之者。”意向(志向)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在道德领域里,只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深一层的道德意志,也就是为善的意向。善的选择已不再是仅仅因为外在的使命或自我的有意意识,它源自德性的内在约束,源自深层的道德信念。

第四,行善的习惯。指在某些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稳定、经常的道德行为方式。“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养成做好事的习惯很难”。习惯是通过反复实践练习形成的,习惯能使行为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使偶然的行为变成经常一贯的行为。

三、知情意行视域下学生德性的养成

1.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情感和认知相互制约和促进。学校应加强中学生的认知教育,建立认知教育课程,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认知教育课程让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拥有知善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德性的养成。通过德性认知教育积极促进受教育者把社会的“知”转化为自身的“知”,促进认知的内化。道德认知教育就是培养认知的过程,以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为基础,促进德性的养成。通过认知教育让学生拥有知善的能力,只有当客观事件符合人的认知系统(知善)时,人们才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并采取积极的行动;相反,当客观事件不符合一个人的认知系统时,人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能够引起共鸣的知识。因此,德性的养成需要认知教育作基础,如果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或自卑、自负等,就很难养成良好的德性。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情感对认知也有反作用。积极情感通常会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而消极情感则不利于德性认知的发展。因此,以知育情、以情促知对学生德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中,在重视认知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以情育人,以情动人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人们对某些道德行为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在体验,是基于现有的道德理解而产生的,是促进德性认知进一步深化的强大驱动力,是促进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力。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强调:“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以情育人、以情动人不仅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受教育者,而且,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情感变化的正确把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孟子认为,“教育要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指导和感染孩子,唤醒学生的思想”。这要求教育者要拥有丰富而真诚的情感,德性的发展必须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较低,情感丰富,其行为受情感的影响较大。例如,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如果是平常不喜欢的老师来指责,学生会自动忽视;相反,如果是喜欢的老师,学生则倾向于虚心地接受。“尊其师,信其道”。一方面,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对情感的培养极其重要,情感必须通过强化受教育者内心体验来促使其升华,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染学生,用行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升华,促成德性的养成。

因此,在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向善的情感,例如开班会、排练情景剧、去敬老院服务等。也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多多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言语交谈中促使学生向善情感的养成,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提升道德素质,促进道德的发展。

3.以意促行,以行强意

“意”是一种品德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确定其目的、克服困难,并在产生道德行为时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例如,如果一个人有坚强的意志,他就可以有意识地克服负面情绪并善待他人,自觉掌握情感的正确发展,克服困难,从而锻炼道德意志、促使德性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强的意志,便往往会半途而废,渐渐发展成为不善的人。因此,学生道德的发展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必须有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意志,主要表现是经历内心的选择,用德性动机打败非德性动机,从而确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换句话说,教育者应根据意志对情感的调节作用,积极开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精神的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形成为善的意向,使学生达到不管处于什么情况,都追求自己认定的善的境界[5]。

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意志至关重要。一方面,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盲目指责,而应指出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另一方面,教育者要积极创设并组织一些利于学生磨炼意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促成德性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为善的意向,不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发自内心地做好事。

4.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行”指的是道德行为,是人们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是知识、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性养成的标志和德性的具体表现。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人们通过教育把道德认知转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行善的习惯。行动是情感发展的动力,情感又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行为有指导作用。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激发其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影响道德认知内化,启发学生的理性意识。要对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德行,使行善成为习惯。其一,通过小视频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形成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质。其二,教师要以身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道德修养。其三,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养成行善的习惯,体会行善带来的快乐,激起再行善的愿望。

结束语

培根说:“美德是所有人类精神品质中最大的特性。”知善能力、向善情感、为善意向、行善习惯是德性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对“善”的信念。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所以德性养成至关重要。柏拉图说:“德是心灵的秩序。”学校的首要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善”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道德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德性的养成和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德性受教育者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