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汪译本《牡丹亭》的典故翻译研究
2020-03-03陈午童皇甫伟
陈午童,皇甫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引言
伴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潮流,典籍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典籍翻译中典故的翻译是重点也是难点。《牡丹亭》是我国明代作家汤显祖的著名作品之一,在《牡丹亭》原著中,作者多次“用典”,为作品的文学色彩增色不少,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有学者从目的论[1]、互文性[2]等角度对《牡丹亭》中的典故翻译进行研究,但鲜有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分析。因此,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视角,对汪榕培先生的英译本《牡丹亭》中的部分典故翻译进行剖析。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作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3]。“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也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关注译者在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分别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当两种语言达到更多维度的转换,即更高程度的转换,就会形成更高质量的译文[4]。
许多学者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了研究分析,然而对典故翻译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从三维转换角度分析研究汪译本《牡丹亭》中的典故翻译,看译者是如何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间成功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的。
二、三维转换视角下汪译本《牡丹亭》中典故翻译实例研究
1.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从语言维的角度,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别,还有典故字符简短却饱含文化内涵的特点,有时译者很难做到将语言信息准确传递的同时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对等,二者之间总是要有所取舍。因此,若要同时做到形式和内容都对等,就要求译者要适应生态翻译环境,在语言维进行成功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
例1:
原文: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译文:In other poems,
The roosters crow at break of day;
The swallows sadden travellers on the way;
The river rouses great dismay;
The streams are where the lovers stay.
The poems in plain and simple style,
Teach people all the while,
And build their homes with smile.
原文出自第七出闺塾,陈最良在为杜丽娘讲解《诗经》。原文中的“咏鸡鸣”四句皆出自《诗经》,且都是在描写女子的美德,这对于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源语读者来说尚有难度,更不用说译语读者。因此,汪榕培教授着重翻译了其想要表达的意境,如“sadden”表达出了“伤燕羽”的送别之情,“great dismay”描写出了“泣江皋”的失意和愤懑之情,“lovers stay”表现出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既没有完全地直译也没有完全地意译,保留了原文韵味的同时,也不会使译语读者摸不着头脑。
“宜室宜家”语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指女儿在丈夫家一切和顺。汪教授用一个词“smile”简洁生动地表达出了原文的和顺之意。从语言维的角度说,汪教授的译文不仅做到了语义的对等,而且在形式上也贴近了源语风格,做到了形式对等。原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押韵,而译文中的“day,way,dismay,stay”和“style,while,smile”都押尾韵,读起来也富有韵律,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
例2:
原文:小生待画饼充饥
小姐似望梅止渴
译文:I seem todraw a cake to ease my greed;
She seems tolook at plums to quench her need.
原文中包含了两个典故,“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这两个典故即使直译出来,也可以被译语读者理解,不会增加译语读者的阅读负担。从语言维的角度,汪教授在翻译这两个典故时正确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同时“greed”和“need”押尾韵,句式上也与原文呼应,不仅注意到了词汇层面的对等,也照顾了句法层面的对等。
在翻译典故时使用直译往往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然而当目标读者为西方读者时,由于其不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原文的交际意义就很难被传达。在这个例子中,汪教授用直译和对等词汇的巧妙选择,既保留了典故的文化内涵,又照顾到了语言形式的对等,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交际意图。
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4]。译者要关注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层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文化维适应性转化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这要求译者有充足的文化知识储备,能够在正确把握原文中典故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向译语读者传达其文化内涵。
例3:
原文:恰正是“史鱼秉直”;
译文:I just want to be“as straightforward as historian ShiYu”
原文中的“史鱼秉直”出自《千字文》中的“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史鱼在历史上以直谏闻名,后人常用“史鱼秉直”形容人秉性刚正不阿。译者没有将其翻译为“as straightforward as ShiYu”,这样会使译语读者迷惑于“史鱼”这个人是谁,显得突兀从而会中断读者的阅读,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而汪榕培教授增译了一个词“historian”,用来点明史鱼是一个历史人物,使译语读者明白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不会纠结于“史鱼”这个陌生的人物形象。汪教授的译文考虑到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传达了典故的内涵,做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化。
例4:
原文:有一个夜舒莲,扯不住留仙带。
译文:There was a lotus that bloomed at night,
The Empress Feiyan died on the site.
原文中“留仙带”的典故出自“裙带留仙”,相传皇后赵飞燕体轻且善舞,一次赵飞燕跳舞时,似要被大风吹起成仙,汉成帝忙命人抓住飞燕的履以防她飞去,后来宫人们摹仿,将裙子分为细条,称为“留仙裙”,后以此典故形容女子善歌舞,舞态轻盈。如果将“留仙带”译为“the fairy belt”则原文中的文化内涵无法被体现。在译文中译者没有直译其字面意义,而是将原文包含的典故显性化,不仅译出了赵飞燕的名字,同时点出了她皇后的身份。汪教授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且其译文能够被译语读者理解接受。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来看,汪教授的译文成功地做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且译文中的“night”和“site”押尾韵,读起来通顺流畅且不影响交际意义的传达。
在翻译典故时,一些译者选择使用加注的方式向读者解释典故的内涵,这样做虽然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晰明了典故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会打断读者的阅读,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汪教授的译文流畅且不会造成目标读者的阅读困难,在三个维度中做到了较好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
3.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译者在翻译时要关注并明确原文的交际意图是什么,并要向译者准确传达。由于典故字符简短却富有内涵的特殊性,有时译者很难完整呈现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为了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译者会对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行处理,以达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5:
原文: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
译文:I was wet in cold sweat from mydaydream.
原文中的“南柯一梦”典故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到了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上了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然而醒来发觉大槐安国原来是院子里大槐树下的蚂蚁洞。“南柯一梦”后指睡梦或空想,用于形容不能实现的理想或希望落空。译者将“南柯一梦”翻译为“daydream”,daydream有白日梦的意思,和“南柯一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指希望落空、白忙一场。虽然这里的翻译舍弃了“南柯一梦”的典故背景,但是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且译文简练、不拖沓。因此,可以说汪榕培教授的译文将原文的意图传达得非常准确,做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6:
原文:甚蟾宫贵客,傍的云霄。
译文:Whichhandsome manwill join me soon?
原文中的“蟾宫贵客”源自典故“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应试及第,“蟾宫客”是科举时代对新进士的美称。“科举”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原文是在表达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因此若是将“蟾宫贵客”理解为进士从而翻译成“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那么原文中杜丽娘的这份渴望就难以被体现,另一方面,这样的翻译还失去了原文的形式美,略显拖沓。汪榕培教授将“蟾宫贵客”翻译为“handsome man”,由于译语读者对“handsome man”的意象和源语读者对“蟾宫贵客”的意象有相似之处,都会令人想到优秀的男子的形象,且“handsome man”会使译语读者联想到爱情。因此,汪榕培教授对典故的处理做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将原文的交际意图完美地传达给了译语读者。
结束语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维度,译者作出了不同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中,译者在保证语义正确传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等和呼应;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中,由于目标读者是没有充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西方读者,因此译者在尽可能保留典故所包含的源语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读者误读或读不懂;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中,译者首先要明确作者想要传达的交际意图,努力在译语中找到和源语相对等的词汇,从而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图。
通过对汪教授典故翻译的分析,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典故翻译的难处,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汪教授即使作为典籍英译的大家,也很难每次同时做到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然而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更多指的是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一个翻译方法,在进行典故翻译时,译者的选择决定了译文会在哪一个维度进行更多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总体来说,汪教授的典故翻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对典故翻译也是有指导作用的,它可以指导译者完成更高质量的译文,从而有利于中国典籍的传播,帮助中华文化“走出去”,让译语读者感受到典故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