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及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2020-03-03董晓云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信用

■董晓云

(广州集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提供劳务、销售商品等业务,应当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换言之,即债务方为采取赊销的方式购买产品或服务,而债权方在短时间内为债务方垫付的资金,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所占用的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为了扩大销售额,占领市场,不少企业采取赊销的形式进行销售,因此为企业增加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赊销又称作信用销售,是以信用为基础,赊欠为形式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协议之后,买方即可带走货物并在协议规定的日期内付清货款。赊销对于买方来讲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即可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还能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占据付款的主动权,但这一形式对于卖方来讲却稍显无奈,卖方当然希望现金交易尽快回笼资金,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又不得不接受这一条件,虽然赊销为企业的应收账款带来了风险压力,但其也不是全无好处,赊销对卖方企业来讲,既能刺激购买力,也能提升卖方竞争力,同时还能减少企业库存,稳定客户,但这一切的好处都需要建立在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上,企业必须采取高效的管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措施来使企业的资金尽快回笼,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对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以及如何加强风险规避这一问题展开如下综述。

1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部分企业管理者一味追求业绩,为扩大利润盲目进行赊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金额越来越大,应收账款属于短期债权,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在现实中,市场的发展极不稳定,各企业间应收账款或多或少都存在坏账的风险,赊销导致的部分资金无法真正流入企业,导致企业的损失的现象也较为常见。以深圳宝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1992年成立,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该公司主导产品包括液晶显示器用ITO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TFT-LCD面板等。该公司目前对应收账款的作用具有深刻理解,也在财务上做到了较好的分析及统计,以其2012年年度报告为例,至12年底,其应收账款额度高达2.8亿,其也对该现象做出了分析,认为导致年末的应收账款高于年初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期间电容式触摸屏组销售额明显增加,而其货款回收期较长。该公司制定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一系列规定,且对坏账准备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坏账以及账期等因素综合进行考量,排列出了应收账款执行良好的客户,而做的不到位的客户,也进行了及时的风险预警。此外,其针对一家财务情况恶化,停止生产经营的公司进行了坏账提计,并诉诸法律,但同时也确认了相应的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目前,较多企业都存在高额的应收账款,同时也面临着资金回收的风险,而即使分析风险原因,采取相关措施是减少企业损失的重要途径。现结合实际,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展开叙述。

1.1 对客户信用管理重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业绩进行赊销销售,但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信用政策管理,部分管理者仅仅希望快速减少企业库存积压,在进行赊销前对于客户的内外部情况仅做简单了解,没有详细调查与分析客户的信用消费与还款记录等资料,也缺乏对客户企业的信用状况、偿还能力、经营业绩等情况的客观评估[1]。仓促地与对方进行交易,导致信用政策无法及时调整,导致某些不良客户恶意拖欠款项,给企业资金造成不良影响,拖欠时间过长,应收款项可能成为坏账,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来讲,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出现拖欠款项额较大的情况资金链将受到严重破坏,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1.2 应收账款数额过大,企业呆坏账较多

企业采取赊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了一定的信用额度,这种销售模式虽然从正提升提升了企业市场销售份额,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规模,但如果缺乏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将导致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对于主营业务增长速度较快,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的企业来讲,其赊销量通常较大,应收账款的数额也十分巨大,这也为管理层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企业的管理层如果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超越主营业务的增长速度,而企业对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催收,逾期账款增多,将导致企业出现大量的呆账和坏账,影响企业资金流转,造成资金损失和资源浪费[2]。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对应收账款的把握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这要求管理者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将呆坏账的比例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证企业良性发展。

1.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不到位,缺乏逾期报警机制

部分企业对客户的账龄分析工作并不重视,导致分析工作频率低,覆盖面较窄,据相关文献称,部分企业一年才进行一次账龄分析,且在年底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时,仅仅对应收账款数额较大的客户进行简单分析,这种操作极不利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容易导致客户在年中时就出现较高的逾期款额,且逾期面较大的情况[3]。这种逾期金额高度集中,逾期时间延长的现象极易导致应收款项成为坏账的风险,而企业又无法及时发现风险进行规避,最终导致损失,因此建立起有效的账款逾期报警机制十分必要。

1.4 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全面

部分销售人员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认识比较浅薄,企业没有建立对销售人员应收账款回款的考核机制,因此很多销售人员在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只重视业绩的提升,而忽略对应收账款的考虑。信用管理人员需要面临数量巨大的下游企业,很难做到对其信用情况一一核查,这也容易造成盲目授信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在内部应收账款催收的工作中,还存在催收部门责任不清的情况,尤其是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分工交叉现象较多,因此在应收账款催回时可能出现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或是同一应收账款被多部门同时催收,造成资源浪费。

2 风险防范措施

2.1 加强对对方商业信用的分析,制定科学信用政策

企业在进行赊销时应当树立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客户企业信用状况的全面调查,在进行授信前,全面收集对方资料,包括对方注册资本、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以及偿还能力等等。同时要求对方主动提供信用资料,加强对资料的鉴别能力,防止部分客户骗取信用,另外,加强对对方还款期限的追踪,建立对方档案,对其履约情况、拖欠款项以及违约情况详细记录,综合以上对买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信用额度。

2.2 限制赊销,控制应收账款

在进行赊销时,应当重点筛选优质客户,对于担保能力和偿还能力较差的企业不给准入。另外,进行赊销前,严格把握应收账款的信用期限,避免长期拖欠账款的现象。此外,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赊销制度,对于新客户,一般不给授信,而长期合作伙伴则根据其还款情况来对信用额度进行调整,加强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的频率。

2.3 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企业在进行收账时,可采取多样化催账,如互联网、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催款,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使资金尽快流入企业,而对于恶意拖欠者,可直接采取法律途径进行维权,降低企业资金损失。

3 结 语

赊销这一销售方式在目前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也为企业应收账款带来了一定风险,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当加强对应收款强的管理,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