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2020-03-0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郭金福

关键词:计算机德育信息技术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 郭金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新课改的要求,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挖掘蕴含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体现生本教育理念,不仅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还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隐含的德育内容,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入手,渗透于平日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上机训练过程中,融德育于无形,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一、落实课堂常规,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自制力较弱,但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在上机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施,爱护公共财物,要正确操作,使学生懂得如何应用计算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学生是接受德育的主体,环境是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有时学生没有规范意识,如不穿鞋套上机房、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随便乱放、桌椅乱摆、桌面上摆有杂物等,或者将正在运行的计算机显示器提前关闭,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令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但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耐心引导。教师要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机房上课,学生感到约束力小了,自觉性也随之降低或消失,学生由于贪玩而不收拾物品、不顾及桌面或机房卫生匆匆离去。采取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养成收拾杂物、整洁条理的习惯呢?怎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机房上课更有约束力,使学生树立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心?如,强调学生进微机室需要套上鞋套,按学号顺序入座,建立登记本,进入机房的第一件事就是登记机器是否正常,对于个人原因而造成机器损坏视情况通报全校并按价赔偿,机房内吃零食与乱扔垃圾者全校通报批评。下课后要正常关机并保持桌面与室内整洁,对做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与鼓励。在计算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融入德育养成的渗透,如关机要遵循相关程序进行,不能提前关机,并且让学生明确这样做的必要性。教师要做好示范,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把文件建立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教师在讲解时要着重强调,并且让学生亲自操作,养成规范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教师严谨的操作与示范,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在计算机使用完毕后,要整理好桌椅,整理有序,以备下一节其他同学使用。在平日的细节中渗透养成教育,更加直观有效。

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教材有着广泛的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挖掘相关德育因素,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增强德育效果。

(一)渗透安全及法制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法制意识。在Word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件的完整及安全,让学生了解可以导致文件丢失及损害的因素,了解如何运用现有资源保护文件。同样,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知识,了解各类病毒及不同的危害,了解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如何检测与预防病毒的侵害、怎样避免计算机系统崩溃等。在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爆发后会使计算机及互联网瘫痪时,就会在心中敲响警钟,并且知道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设计与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也可以围绕计算机病毒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维护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要让学生了解到制造计算机病毒给人们造成损害、造成大数据的丢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从而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让学生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二)培养竞争意识

竞争能力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小学生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这些特点,强化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只有竞争才能让学生力争实现优秀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如看谁设计的电子板报最优秀实用、看谁打字准确率与速度最高等,也可以举行艺术字设计比赛、绘图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还促进了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与提高。

(三)培养合作精神

新时代对人们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从小学会合作,在学校学习阶段需要合作学习,探索交流,要具有团结与合作意识,这样走入社会与人合作,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更有亲和力,促进事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学生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问题,增进友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把相对复杂的任务交给学生合作完成。如在学习幻灯片的制作时,教师布置以“我爱祖国”为题制作幻灯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有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查找与组织,有的学生负责图片的选择与制作,有的学生负责幻灯片的布局设计,有的学生负责幻灯片文字的呈现设计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再如,学习了网页制作后,内容相对较多,涉及图片的加工处理、表格的制作、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内容选择及音频视频等知识,学生单独完成难以成为精品。因此,在网页设计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任务的领取,并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最终,一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特色网页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并且在学习中增强了合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励志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如学习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历史,可以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长之路,使学生了解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还较为薄弱,如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芯片、诸多软件等,大部分还是国外产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从小立下志愿报效祖国;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让学生了解金山公司的WPS是中国人开发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软件开发界著名人物,让学生树立做一个能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理想。

三、运用日常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教师要抓住偶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有一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删除了别人的文件,教师发现这位学生删除了别人的文件后,也故意将他的文件删除了。下课后这位被老师删除文件的同学找到老师,求老师管管那些乱删除别人文件的同学。教师问他有没有删除别人的文件?这位同学不好意思了,他说删除别人的文件只是为了好玩。教师说别人删除你的文件也是为了好玩。这位同学哑口无言。教师趁机教育他,共享的文件不能随便删除,因为别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找不到而着急。针对这个事件,教师还组织了集体讨论,这位同学还谈了自己的感受,认为不能乱删别人的文件,将心比心,要互相关爱。

四、结合网际交流,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上网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但是在网络中也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往往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并且向学生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优秀网站,让学生浏览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站,多接受一些正能量的信息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教师可以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设网络讨论论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以“学生与网络”为主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辩论中懂得如何使用网络;教师也可以通过BBS论坛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教师与家长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到及时了解,以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现家校的联合教育,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与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抓住点滴事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守法、安全等教育,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文明规范上网,运用网络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计算机德育信息技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