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比较及其启示

2020-03-03孟久琳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论语

孟久琳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相继进行,快速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奋斗的坚定目标。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生态建设再次进入国民视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等成为当代中国人民亟须着手解决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观的缺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了一定威胁。为了有效地改变现状,笔者试图通过借鉴《论语》和《道德经》的自然观,总结出其中有利于提高当代中国人民正确自然观的思想内容。

一、《论语》和《道德经》自然观的异同

(一)《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的相同点

《论语》和《道德经》虽然不属于一派的作品,书中内容也颇多差异,但就两书反映的自然观而言,却有着相似的成分。

首先,在敬畏自然规律方面,《论语》和《道德经》都主张“自然”是天地运行的最高法则,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周易》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1]这段话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是理论思维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思维模式和一种你来我往的太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的内容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基础。孔子重视《周易》,其自然观与《周易》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因而孔子很多关于自然的论断,都能在《周易》中找到出处,而这段论述浅显直白地反映出孔子在感悟自然时发现人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去生存,才能不断延续下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寒冬时节,大多数植物遵照自然规律相继凋零,但是松柏在如此寒冷的季节里却依然如此醒目,满身翠色,毫无衰败之势,看似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实则是顺应自然的表现。植物的特性决定它能够适应寒冷的季节,在满目苍黄的世界里,有丛丛绿色点染其中,正是大自然赋予它的独特魅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自然规律作为客观存在,不能因人有所改变,人所应该做的是敬畏自然规律并把握这种规律,做到“制天命而用之”。

《道德经》所呈现的“道”,清楚地表达了世间一切的存在都是自己如此,“道”即自然,是指导生物的规则手册,“按人的自己如此的本性去对待人,按物的自己如此的本性去对待物”,这是“道”所赋予人与自然共存的规律所在,人只有敬畏自然规律,才能“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4],“道”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且朴实无华,但是天下却没有能够掌握它的存在。《道德经》中常谈到“阴阳”,所谓“阴阳”只不过是维持天地正常运行的“二气”,两者结合,万物自行运转,无需人为干预,人们不需要去掌控它,它自会分配均匀。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因此,人只有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规律,才能各得其所。

其次,在顺应天时方面,《论语》与《道德经》都主张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时要顺应自然、不违“天”时。在中国古代早期,自然往往带有强烈的神秘感,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解读,只能把这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看作是威胁自身生存的神秘存在。但随着人类思想的日渐完善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日渐熟悉,人们对自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再只是防备,而是开始接触自然。然而,对自然人们心里是充满矛盾的:人类对自然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在自然中寻求满足自身发展的生活资料,但是,不可捉摸的自然力量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平衡这种状态,调整人们矛盾的心理?《论语》在保持人与自然动态平衡以及人类生存方面,强调做到“取物以顺时”“取物不尽物”,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既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又逐渐改变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无措与被动。而《道德经》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论主张,一方面是为了解放人的天性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并使之缩小。

(二)《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的不同点

《论语》的自然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是人对自然的看法,当谈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时,常常把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品”,而自然的存在主要来自人类开发的结果,从而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在《道德经》中,其自然观更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现象。因为老子更加肯定的是自然的独一无二性,肯定自然的天然属性,同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既是“平行”的关系,也是“相交”的关系。

首先是强调自然的属性不同。《论语》和《道德经》在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然而,《论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是站在人为主体的角度进行的主观性评价,肯定人的主体价值。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客观实在的自然山水表现出来,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成为人生修养的资本,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以人性感悟自然之性,故而在赞美自然时,常体现的是人的某种精神特质。《道德经》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则是站在客体的角度进行评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4],老子将“天道”作为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主张以自然之性来融合主体之心,从而间接说明人与自然的日渐融合。自然万物作为客观存在,人的主观意识无法直接把握客观规律,只有观察其运行规律进而去感悟它,才能有所收获,也就是利用自然知晓人性。因此,道家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既是精神层面的共通,也是用人性去迎合自然之性。

其次是达到人性之“自然”的途径不同。“无为而治”作为《道德经》重要的自然观之一,也是道家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等等,以“无为”之法作为达到自然的途径,强调人处事以“无为”,将伦理道德、科学、政治等独立成性,使自然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自然之物保持自身的自然属性,不掺杂人性或者是社会属性方面的内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虽然“无为”是达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方法,但却并非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无为”就是“有为”。老子既主张恢复返璞归真的人生走向,同时也鞭策人掌握一定的辩证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以便于达到人性“自然”。孔子所提倡的达到“自然”的途径是通过“克己复礼”来达到人性“自然”。通过借助“神道”、自然山水的特性,以修身养性、学习礼仪、治学、治国来恢复人性“自然”。因此,两者相比,既是达到“自然”途径上的差异,也是人生理想的不同走向。人性之“自然”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理想追求,《道德经》追求的是自然而然的人性解放,而《论语》更多体现的是通过伦理道德等手段达到人性的“自然”状态,而此时的人性之“自然”掺杂了社会因素,就不具有纯粹性。

二、《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差异的原因探析

《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的差异既是两者人本思想的不同,同时也是追求目的或者出发点不同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人本思想的差异。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注重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他在追求人生价值方面从不隐瞒自己对物质利益的渴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在物质欲望方面,他认为追求欲望是人性本色,正是“食色,性也”。基于孔子这种浓重的以人之本性作为衡量事物标准的做法,使得他在陈述自然观时,常常带有明显的人本思想。通过《论语》可以发现孔子认识世界、感悟自然的方式,多采用以物喻人、寄兴于物、观物取象等方法,拉近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距离。在审美层面上,孔子时常把自然美和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品质相联系,间接表现人高尚的情操。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等,既包含了对自然山水的无限赞美,又包含了对人精神品质的赞美。这些都是孔子从人的角度出发,把人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用自然之属性迎合人之特性。老子《道德经》中所反映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方法论既充分表达了老子观物的特点,同时也是道家学派哲学层面的核心理论。老子在研究“道”时,并未过于掺杂“人”的思想,也并未过度地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体性。老子在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打破了人们惯有的思维局限,脱离世俗的对视觉的束缚,主张用更加广阔的视角和顽强的意志突破表象去追求更深层的生命内涵和存在本质。因而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口号,以“道”作为万物之根本,以“无为”作为枢纽连接人与自然,从而揭示出“自然之无为”与和谐相生的内在联系。

二是追求的目的差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动荡的一个历史阶段。周王室凋敝,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军事力量,导致战争不断,百姓困苦不堪。孔子一生最大的愿望并非是从事教育,而是希望将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发扬光大,得到当政者的认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他的主张不能行之于世,他宁可流亡海外,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实并非如此,在看到鲁国奸臣当道之时,虽希望凭一己之力匡扶正道,却总是力不从心。政治失意,使得孔子不得不将视线转向自然山水和思想教育,将胸中闷闷之语寄托于山水之中,以此形成他特有的自然观。老子曾经也提出过励精图治的政治主张,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统治者们希望得到的是称王夺权的思想武器,老子提出的却是一些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与统治者意念相悖,不能被各诸侯完全接受。庆幸的是老子对于仕途并不十分热衷,他的一生主要是在治学与感悟世间万物之规律上。因而,《道德经》所体现的自然观更多的是客观之语,未沾染“世俗”色彩。

三、《论语》与《道德经》自然观的现代启示

通过研究比较两者自然观的异同,笔者认为,《论语》和《道德经》的自然观对当代中国人自然观的重塑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那就是:两种自然观共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观点,尤其是儒家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主张为当代人民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基本方法,而两种自然观的不同点则为当代人民自然观的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主张对现代人更具有可选性。对于这两种自然观的学习,必须将中国人重传承的责任意识与当代人自然观的重塑相结合,借助《论语》《道德经》自然观的优秀成果,提高现代公民对和谐相生、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等自然观念的认识。

首先,《论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启迪我们应该采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论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以人为主体,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本”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自然诉求,主要表达出人的高尚情操,此时存在的自然事物就只是人的人格化的对象,不再仅仅是自在之物。孔子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界,与自然界和平共处,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而任意践踏自然。从这一点来看,《论语》在表述人的自然观时从人的自我意识出发,主动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避免发生既损害人本身利益,又迫害自然的错误行为。另一方面,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上天造就世间万物,并没有赋予其用之不尽的能力,其生长不需要任何人为参与,此消彼长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这是造物主给予万物的循环利用的能源,没有任何外在打磨的痕迹,充分体现了天道的相生相息。孔子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界不仅赋予人类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赐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自然如此厚待人类,人类理应以“爱”回报自然,而不是迫害它,滋长人与自然的矛盾。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资本的追逐往往超过了自然的供给,出现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洪水泛滥等诸多生态问题。“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现代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于是当代西方哲学崛起了一股泛伦理学的思潮,生命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相继建立,要求以道德的态度对待生态环境,以纠正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的非道德关系。”[5]为了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呼吁人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待自然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还需要培养自己掌握伦理学上的自然关怀,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割裂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错误认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6]要想把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政策落到实处,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惯有的自然观,在以主体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论语》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既符合中国人当下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使其重塑正确的自然观,避免再次伤害自然。

其次,《道德经》蕴含和倡导的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思想,启迪我们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道德经》具有较强的文化渗透性和永久性,它能够以无形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天”“人”之和谐为根本,在寻求最高法则“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特色精神,唤起人们的道德自觉,从而塑造人们正确的自然观。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而“人虽然是‘域中四大’之一,但在自然面前,人只能顺应它”[7],间接反映出老子“自然中心主义”的观点,也表现出老子在陈述天与人之关系时,更加突出“自然之道”的重要性,人与自然之间把自然看作主体,把人自身当作客体,侧面告诫人们在向自然索取时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另外,《道德经》的自然观虽然没有过多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有些内容还带有超然物外的色彩,但其特有的自然观念能够有效地简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是道家对生命状态的最高境界的价值追求,其彰显的“返璞归真”的生存模式,正是回归人性之自然,这种生活追求对目前中国而言,可以较大程度地减缓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转而思考自身生存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论语》推崇的和谐共存、仁民爱物等生态伦理理念与《道德经》追求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等自然观,对当今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王阳明言“良知上自然的条理”,将道德层面和自然挂钩,从理智上明白自然的规则,即“自然的人格化”,从而改变人们原有的自然观,培养一颗仁爱之心,将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转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做到“不违农时”“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也要做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中国已经跨入新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家的经济社会越发展,生态环境所遭受的压力愈大。这就需要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正确自然观的指引下,建设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学习并运用好《论语》“比德说”的自然美学观点、和谐共存的思想和《道德经》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学观念,掌握好自然之道、人之道和天人之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遵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自然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家园。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如何读懂《论语》?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论语·为政第二》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