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
2020-03-03
(聊城市技师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对上百家企业的调查,有68.9%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合作能力是第一位的。往往是企业所看重的能力恰好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能力。目前,学校学习环境比较单纯,缺乏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融合。学校虽然也在有意识地融合部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但是,在单纯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这些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尽管学校在开展教学改革,尝试融入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等能力,但整体上动力不足,实施效果也不太理想。
2.产教融合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 开展调研,调查专业的职业发展过程。以产教联盟为平台,对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毕业学生等人员,就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现状、趋势)、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方向、学校招生、就业情况,现行的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组织行企业技术专家、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对调研报告进行职业分析,找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同时对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内容中典型项目的选择、技能考核项目的选择以及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划分和功能的确定等问题进行探讨。
2.2 凝练归纳,提取本专业相对应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教学转化,将实际工作任务转换成可以在校内实施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根据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开发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学习环境有区别,要将实际工作搬进课堂就必须进行转化,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实施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即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在转化过程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对接,按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描述,明确工作的要求及职业能力要求,并提供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学习环境及教具材料,根据学生情况和现有的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实际学习情况来考核检验学习效果。
2.3 重构课程体系。基于真实工作项目,重构课程体系。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研究如何设置公共基础课、学校课程、企业课程、顶岗实习等课程和教学环节。以实现“能力本位”为目标,将学习场所(产教联盟实训基地)、学习时间(工作时间)、学习内容(工作内容)等要素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熟练新技能,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适应新角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3.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保障措施
3.1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大力加强教师的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及实践教学能力,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专业老师要有规划地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最先进的行业技能和发展动态,同时,引进一些具有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培训师兼职实训指导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鼓励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与教师业绩挂钩。
3.2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行业,建立“协作型”企业实训基地。教师和行业企业在联系沟通、实训、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开展各项合作,最后挂牌建立“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协作型”实训基地的构建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实训内容多样、真实感强的优点。兴办校办企业,建立“自主管理型”企业实训基地。鼓励相关专业师生大胆组建经济实体,依托专业以学校为投资主体,由职业经理和专业教师共同经营,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管理型”的企业实训基地结合了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优点于一身,既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又可以节约实训成本,.甚至还能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机衔接,制订和完善顶岗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制度。
3.3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分制度,建立学生“学分银行”。。完善课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创新考核方式,以赛促教、以练促评。针对学生学习规律、不同建筑技能要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细化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指标,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
构建产教融合型下的课程体系中心目的,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推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服务区域经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带动了学校朝着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改革。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行业的快速变化,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也将持续动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