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0-03-03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36)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传播手段的新媒体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迅速在社会中获得迅速广泛的运用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改变,当代大学生也日益成为新媒体最大的用户群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必需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1.1 价值观念多元化。新媒体传播灵活迅速、内容丰富多样、言语表达开放,这些特点都十分契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自由平台。互联网海量、广阔的信息再加上新媒体快捷的传播速度,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手段变得更接多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了解并接受到更新鲜的事物与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想象力、创造力,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价值观念趋向多元。
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严格把关不同,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决定了信息的多元化,难以对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筛选。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极、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念的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那些政治敏感欠缺、是非对错辨别能力不强、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在一些消极、腐朽、虚假信息的包裹下逐渐对社会产生了迷茫、负面的认知,更有甚者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念,形成不良的价值取向,导致道德缺失和法律观念淡化,甚至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
1.2 话语表达自由化。美国新媒体专家凡克劳思贝认为,新媒体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融为一体,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又可以相互间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①在传统媒体时期,信息传播是单向的,普通民众只能是信息的接接收者,而新媒体创造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为大众自由平等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新媒体提供的开放、虚拟、自由的话语空间中,大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被动接收信息,还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以一种虚拟的身份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关注的社会事件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2.1.1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形式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面向全体公民提出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以及法制观念教育等。互联网下的新媒体传播信息数量巨大、内容混杂、真假难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从中获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信息超出甚至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使得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思想更加开放、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这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正常学习生活都十分依赖于各大新媒体平台。因此,以课堂讲授和讲座宣讲为主的说教式、灌输式传统思政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随之带来的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2.1.2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作为传授者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处于受者地位。但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从单向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主动参与,这种参与意识和互动心理使得大学生对思政工作者的教育不再一味地听之任之,而是产生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也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方式。
2.2.1 拓宽教育空间。在新媒体支撑下,优秀网络文化逐渐进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主动参与到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通过鼠标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和学习内容一键转发或复制给其他同学,在无形中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范围;另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学生展开互动,更好的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一系列思想行为动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消除工作误区与盲点,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支撑。
2.2.2 丰富教育内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较为分散、手段比较落后,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特别是一些活动的开展缺乏创新性,使得思政教育陷入一种固化模式。新媒体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课题。作为,新媒体成为了思政工作者实时掌握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学生最新动态、获取教育最新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的重要渠道。
2.2.3 提高教育时效。传统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力度小、速度慢、效果周期长。新媒体的使用开辟了许多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这些新的传播形式具有传播力度强、覆盖面广、效果显著等优点。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在专题网站、微信、微博里发布学习内容,实现思想观念、理论政策大规模、快速度、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播并且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③所以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1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3.1.1 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受教育的层次,分别对其进行媒介使用、媒介消费、媒介新闻法规等多方面的素养教育,增强他们对新媒体认知能力,信息筛选、甄别和加工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批判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在匿名传播和群集现象中的自律自控能力、对道德伦理和法律常识的遵守能力。实施家校合育,建立一个相对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全育人”的媒介素养培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利用新媒体提升生活和学习质量。
3.1.2 实行制度约束。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普遍适用的新媒体道德规范标准和制约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的准则,如《大学生网络文明使用公约》、《高校网络行为管理办法》,与大学生签订《新媒体文明使用保证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提出规范化的要求,以制度的约束促使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使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自觉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约束与监督,达到规范大学生的新媒体行为的效果。
3.1.3 营造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新媒体环境,要加强校园对新媒体道德、法律法规、责任意识的宣传,引导学生向正面的、典型的先进人物学习,利用宣传和榜样的力量净化校园环境。针对在校园中恶意制造散布瑶言、破坏正常网络秩序、违背新媒体使用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用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对其加以教育和引导,创造出主流文化占领校园新媒体阵地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3.2 加快高素质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思政工作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思政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塑造人”,思政教育者队伍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行,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媒体环境、具备新媒体素养的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人力保障和重要前提。
3.2.1 加强自我学习意识。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思政教育者要自主学习,深入了解与媒介相关的知识,提高使用新媒体的技术和能力,提升自己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敏感程度与判断能力,在思政工作实际运用中加深对新媒体使用的主动权、主导权和控制力。同时学校思政部、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学校思政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定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相关培训。
3.2.2 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思政教育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充分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平台载体的选取上充分与大学生实际需求和群体偏好相结合,主动了解大学生群体特有的网络文化,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符合大学生身份和需求的手段开展教育,促使他们更快更主动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于行。
3.3 创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3.3.1 开设网络思政课程。网络思政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可以鲜活的语言文字、丰富多样的图片视频等元素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内容,如利用慕课、学习强国、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开设网络思政教育课程;利用一直播、虎牙直播等直播软件进行优秀思政课程在线教学直播,开设网络思政课程。还可以通过留言、线上答疑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构建宽松愉悦的互动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也得到充分的利用。
3.3.2 设立网络思政教育专版。网络思政教育专版可以在学校官网上专门幵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专栏,也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思政教育“特色网站”,还可以创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的专题学习平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可设置娱乐专区、学习专区、就业专区、生活服务、心理调节等,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对他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产生影响。在内容上要选取那些备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和公共事件,保证信息及时更新。在存在争议的事件、问题的讨论中,思政工作者要加以适当引导,通过深入的剖析和专业的论述树立教育者的正面言论和权威,在交流和探讨中将问题合理引导至正确的方向,避免了脱离实际的教条和空洞无物的说教。
4.结论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大学生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局面,大学生思政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变革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政工作有效融合起来,以当代大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资源,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教育目的,使新媒体真正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载体和资源。
注:
①Vin Crosbie.what is new medie.2006:20-23.
②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6-20.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