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爱丽丝漫游奇境》对传统童话创作的颠覆

2020-03-03康佳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奇境卡罗尔爱丽丝

康佳佳

(新乡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吉逊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创作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姑娘看到一只身穿背心、 带有怀表的兔子从自己面前经过, 于是追着兔子意外地掉进了一个树洞里, 爱丽丝在树洞里的经历让读者大开眼界。 这部作品极具浪漫主义思想, 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作为现代儿童文学里程碑式的著作, 它颠覆了传统童话的创作手法, 打破了传统创作特点的束缚, 并积极进行创新。 本文将着重从创作特点、 受众群体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作品对传统童话创作的颠覆, 进一步论证其对现代童话发展做出的贡献。

一、 创作特点

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作手法上, 传统童话的创作多用时间转换手法, 而现代童话多用空间转换手法。 因此, 传统童话故事多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之所以将时间拉得很远, 是因为将故事拉远可使幻想合理化, 把一些道理放到离奇的故事情节中来宣扬, 从而达到教化和育人的目的。 例如, 在传统儿童文学经典读物《伊索寓言》中, 许多故事是发生在“从前”或者“很久很久以前”, 并且将道理、 哲理融入到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中, 最终达到以古鉴今、 教化育人的目的。 而现代童话运用的是空间的转换, 即使时间是在过去, 也是淡化其历史环境, 以现代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构思。 简单地说, 就是现代童话中的人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 他们都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讲现在的道理。 这显然与传统童话中假借古人之口讲古人的道理是不同的。 现代童话以空间为纽带, 实现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使人在现实和幻想中时时跳跃,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爱丽丝漫游奇境》正是通过梦境来实现现实和梦幻之间的转变, 将梦幻和现实融入故事情节中, 使人在现实和幻想中切换。 在激发读者兴趣的同时, 又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现实和梦幻的世界看似差别很大, 但将虚幻成分剥离出去, 不难发现其实梦幻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不像传统童话的主人公那样会有精灵、 仙子相助, 爱丽丝独自一人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并“坚定地相信: 一切非正义的、 荒诞的东西终将让位于正义的、 自然的、 合乎逻辑的、 明智的东西”[1]。 所以, 从爱丽丝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坚忍不拔、 善良勇敢、 不畏权势的品格也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这种空间转换的创作手法, 既缩短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 又拉近了故事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仿佛故事正在发生, 读者正在经历。

二、 受众群体

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并无绝对分界, 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划分的, 两者之间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群。 在儿童还被认为是成人的附属品时, 自然不会出现专门为儿童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自然也不会被当作主要受众群。 因此, 传统童话的受众群以成年人为主, 但并非不包括儿童, 早期一些以探险、 幻想为主要内容的成人文学名著也受到了儿童的喜爱。 如《巨人传》《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 而现代童话受众群的指向性非常明显, 它是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群, 但也并非不包括成年人。 现代童话在创作时既要考虑儿童对文本的接受性, 又要注重文本是否能够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 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应该尊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 直到19世纪, 逐渐出现了一些作家专门为儿童开始创作。 如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 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等, 这些作品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童话的开端。

《爱丽丝漫游奇境》之所以被认为开启了新的阅读时代, 是因为这是一部充满童趣的读本。 书中处处都是离奇与怪异的情节, 喝一口水会变成巨人, 吃一口蘑菇能变成矮人, 书中不仅有形形色色的小动物, 更有稀奇古怪的纸牌王国, 还有刺猬当槌球, 火烈鸟当木槌, 士兵弯下腰当拱门, 不仅球到处乱爬, 球门也随处游走, 不仅爱丽丝没见过这么古怪的槌球场, 就连小读者恐怕也没见过这么滑稽的场面吧。 “这些幽默的内容是以往儿童文学中所鲜见的, 它们突破了传统说教儿童文学的古板性, 为儿童的心灵打开了一个使他们忍俊不禁的奇境。”[2]这本书不仅为儿童读者打开了想象的大门, 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儿童读者也被爱丽丝身上体现出来的品格所吸引。

卡罗尔在创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这部作品时, 读者群以儿童为主, 但这部作品在出版后不仅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还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喜爱, 曾被译为至少125种语言在全世界世代相传。 由此可以看出, 《爱丽丝漫游奇境》在受众群体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童话。

三、 主题思想

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世界观、 价值观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主题思想。 传统童话多是反映阶级的对立, 期望通过文学作品来宣扬鲜明的伦理道德, 从而为阶级集团的利益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例如在《一千零一夜》中, 阿里巴巴的哥哥因为富有而处处欺负弟弟, 弟弟却对哥哥恭谦有礼、 唯命是从。 最终哥哥因为贪婪而付出了生命, 弟弟则通过重重考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类似这样的童话故事还有很多, 它们大多宣扬着带有阶级利益的价值观, 讲究尊卑有序、 兄友弟恭。 现代童话随着价值观的不断变化, 逐渐开始背离传统童话, 并试图寻找适应当前潮流的新的价值观。 在现代童话的前期, 主题的不确定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大多数文学作品只是提出问题, 但并不保证给出确定答案, 并借助一些语言技巧(幽默的叙述、 不羁的调侃、 辛辣的嘲讽等)来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爱丽丝漫游奇境》在主题思想方面主要是通过两个层面来挑战传统童话的。 一是通过构建和现实社会相似的世界, 以荒诞的艺术形式指向残酷的现实, 使读者在似曾相识的情境中发现现实的“真相”。 二是通过戏谑的语言和荒诞的故事情节来颠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于道德、 教育以及现实秩序的自信, 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卡罗尔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相似的世界, 这里社会阶级分明, 制度森严。 国王、 王后、 公爵夫人、 白兔是上层社会的代表, 王室依仗权势篡改法律, 肆意审案, 胡乱定罪。 如果按照传统的童话模式, 人们对此往往是心甘情愿地接受, 因为在传统童话中多是尊卑有别、 阶级分明。 可在这部作品中, 作者却塑造了一个敢于挑战权威、 大胆直言的爱丽丝, 她敢于顶撞独断专行的王后、 讽刺公爵夫人的自以为是、 质疑法庭的公正。 这些问题都尖锐地指向了现实的社会问题, 卡罗尔正是借助爱丽丝的形象讽刺了在上层社会操控下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 这样一来, 小说中一切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就有了合理的现实依据。 另外, 卡罗尔是一位语言高手, 在这部小说中有四十多处运用了双关和语言游戏。 例如在故事中, 假海龟向爱丽丝介绍它在海里上的课程时, 运用了很多相似的读音来形成误解, 进而增强故事的幽默感。 这些课程分别是“旋转、 扭动、 雄心、 走神、 丑化、 嘲笑”[3]96, 这些课程分别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的“阅读、 写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3]96。 这些词的发音极其相似, 含义却大相径庭, 这种例子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 因此, 不难看出卡罗尔借助这些语言技巧(嘲讽、 调侃、 幽默、 双关)表达了更深的内涵, 不单单是引人发笑而已, 小说最终指向了现实的主题, 爱丽丝在漫游中经历的种种看似荒诞的遭遇恰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虽然《爱丽丝漫游奇境》这部作品代表了现代童话对传统童话的一种挑战和颠覆, 但从爱丽丝和小动物们相处的过程来看, 也可视作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相互融合。 传统童话多是宣扬人类至上、 尊卑有序的封建传统主题思想, 而现代童话则处处追求自由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思想。 一开始爱丽丝在与动物交流中处境尴尬, 话不投机, 是因为她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设身处地从动物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当中折射出的正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而到后来, 爱丽丝经过反思, 平等对待身边的动物们, 逐渐建立起人与动物之间平等互信的关系, 这宣扬了现代童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思想。 因此, 在这部作品中, 主题思想的升华反映出了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相互交融。

四、 结语

无论是传统童话还是现代童话, 对文学发展来说, 都有着不同的价值意义。 传统童话是现代童话的奠基石, 现代童话是对传统童话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 童话也逐渐从传统阶段进入到了现代阶段。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卡罗尔站在儿童的立场写了一部符合儿童欣赏水平的童话, 也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童话的枷锁, 使读者从传统童话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在解放儿童的想象力的同时, 也开阔了成年人的视野。 卡罗尔结合现代童话的创作特点和语言技巧, 将梦境和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使读者在大笑之余增加了几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猜你喜欢

奇境卡罗尔爱丽丝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瑰丽奇境
奇境军事训练营
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花与爱丽丝
守卫冰雪奇境
花与爱丽丝
变大变大
猫咪卡罗尔
漫游阅读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