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1980—2019)

2020-07-0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英译

吕 晖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诗的英译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 更是异质文化互相碰撞的过程。 自1815年最早的唐诗英译本发行至今, 唐诗在英语国家的传播已走过200多年的历程。 在这期间, 唐诗的英译及其研究经历了发展期、 黄金期、 学术中心由欧洲到美国的转移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寒山热”, 见证了伟大的译者、 研究者。

国内最早有关唐诗英译的研究可追溯至1926年, 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对日本留美学者小畑薰良译《李白诗集》(TheWorksofLiPo,theChinesePoet)的评论。[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对唐诗英译文的对比分析成为研究焦点, 如吕叔湘的《中诗英译比录》、[2]裘克安的“关于李白诗歌‘送友人’翻译”[3]和高健的重新评价李白“送友人”的各种英译本[4]。 然而, 根据CNKI统计, 这段时间内的研究总数相当少。

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大背景下,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的进展对我国典籍英译的译介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CiteSpace 是一款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用于数据分析的软件。 它通过渐进的共引网络分析来实现对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脉络的梳理。[5]利用CiteSpace对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领域学术合作网络、 研究热点及发展走势, 能够为学科发展梳理脉络, 为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鉴于目前还没有学者利用CiteSpace这一工具对国内唐诗英译研究情况进行分析, 本研究可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一、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方式, 分别以“唐诗英译”“唐诗翻译”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数据内容包括篇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摘要、 文献类型、 年代等信息。 数据的最终检索时间为2019年8月13日。 检索结果中剔除重复发文、 报纸、 书评等非研究性文献, 共获得有效文献607篇(1)本文所采集的607篇有关唐诗英译的论文分别包含以“唐诗、 英译”“唐诗、 翻译”为主题词的文献, 其他有关唐诗英译或翻译的文献但其标题并未包含上述关键词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本文所采数据的最终检索时间为2019年8月13日。。

二、 年度发文量

根据CNKI数据绘制唐诗英译研究年度发文量, 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年度发文量曲线图

统计发现, 最早有关唐诗英译的论文发表于1980年, 为朱炳荪先生在《外国语》上发表的题为《读Giles的唐诗英译有感》的论文。 1981—1998年期间共发文约17篇, 平均年度载文量1篇; 1999年至2008年相关论文发表数也较少, 其中1999年为2篇, 2005年为14篇, 2006年为20篇。 可以说1980年至2008年期间是国内唐诗英译研究的“发展期”。 从2009年开始, 相关论文数量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2012年为唐诗英译研究的巅峰期, 年度发文量达70篇, 出现了有关唐诗英译的首篇博士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奇敏的《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因此可以将2009年至2014年归纳为唐诗英译研究的 “蓬勃期”。 2015年以后截至笔者搜集数据的日期(2019年8月), 图1显示年度载文量基本呈直线下降趋势。 有关唐诗英译的博士论文在统计的39年间仅有2012年(陈奇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年(王小可, 南开大学)及2017年(金胜昔, 东北师范大学)各一篇。

三、 刊发载体及基金统计

将文献的刊发载体及项目支持进行统计得到国内唐诗英译文献主要刊发载体汇总表(见表1)。

表1 主要刊发载体汇总表

由表1可知, 高校学报及英语类相关期刊是唐诗英译研究发文的主要载体。 其中《海外英语》载文量最多。 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学术期刊, 在期刊近十年文献所属栏目的分类统计中, 《翻译研究》共发文4517篇, 占第一位。 而国内公认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翻译》期刊共发表唐诗英译相关研究论文4篇, 数量并不多。 笔者又以“唐诗英译”为主题或关键词, 在CNKI上检索SCI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 仅检索到40余篇相关文献。 最早一篇是1992年郑延国发表在《现代外语》上的《唐诗叠字英译五法》, 最近一篇是2018年王洒发表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的《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唐诗英译的副文本演化趋势研究》。 在基金项目方面, 获得省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的唐诗英译研究共11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6项、 省社科基金5项。 由以上信息可知,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文献数量虽多, 但高水平、 高层次的文献却不多, 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四、 作者及发文机构

对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某领域的高产作者及其合作关系。 利用CiteSpace生成作者及发文机构可视化图谱(图略)。 依据图谱可知, 唐诗英译的主要研究者为张晓、 卢丙华、 王小可、 蔡桂成、 魏家海、 江岚和罗时进。 其中张晓及其所在重庆文理学院发文量最多, 为4篇, 研究主题为唐诗英译史的回顾和唐诗英译的音美、 意美问题。 卢丙华探讨了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及文体学视角下唐诗音韵的翻译问题; 王小可从翻译史的视角出发, 以文化诗学为切入点研究早期唐诗英译的流变, 并重点研究了弗莱彻对早期唐诗英译的贡献及英国早期唐诗英译的特点; 魏家海主要研究宇文所安及其翻译诗学; 蔡桂成的论文主要从文本功能理论解读许渊冲英译唐诗; 刘方俊和高杰于研究了唐诗英译中地名及传统节日名的英译策略。 江岚和罗时进于2009年发表关于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及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贡献的文章。

唐诗英译研究主要发文机构包括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攀枝花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近两年发文较多的作者是谭占海和刘福娟, 主要研究唐诗中花卉名称、 数字及文化意象的英译。 近两年主要发文机构包括: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及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从作者及发文机构合作图谱分析来看, 国内从事唐诗英译研究的作者及机构学缘上较为分散, 合作性不强, 仅有刘永亮、 刘泽青, 刘方俊、 高洁, 江岚和罗时进有合作关系。 发文机构大部分为高校的外国语学院且机构之间基本没有合作网络关系。 这说明国内唐诗英译研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学术团体, 跨界研究不足, 这对于提升该领域研究水平造成了限制。

五、 主要关键词

利用CiteSpace对文献中关键词进行提取统计, 得出唐诗英译研究主要关键词及其频率统计表。

由表2可知, 从整体上看, 唐诗英译的研究主要包括“唐诗”“翻译”“许渊冲”“翻译策略”“文化”“意象”“意境”和“译者主体性”几个方面。 表中“centrality”为中介中心度, 是科学知识图谱中反映关键词重要性的指标, 它代表了一个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 也就是占据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能力。 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越高, 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6]该值超过0.1表明这一关键词的学术影响力较高, 是研究的热点, 如表中的“许渊冲”“诗歌翻译”及“翻译策略”。

表2 唐诗英译关键词统计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可以发现关键词与其子类的共现关系并进一步追踪研究热点, 本文将关键词按LLR算法聚类, 得出6个主要聚类(图略)。这六个聚类分别为“许渊冲”“唐诗英译”“唐诗”“意象”“翻译”及“诗歌”。 聚类编号显示该聚类下成员数, 成员数越多, 聚类编号越小。 这六个聚类代表了国内唐诗英译研究的重点领域。

唐诗英译早期始于对译文的研究, 如顾正阳的《唐诗宋词英译之我见》[7], 作者从翻译与创造性、 译诗与风格、 译诗与用韵三个方面分析并评价了许渊冲、 文殊、 徐忠杰的译文。 王天明在其发表的《论古汉诗英译的信度》[8]中探讨了古诗英译的信度问题, 将信度原则分为“强制信度原则”和“弹性信度范围”, 并给出了相应译文和评析。

唐诗英译、 诗歌翻译和许渊冲研究息息相关,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唐诗英译研究起步于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译研究, 如黄国文年发表的论文《唐诗英译文中的引述现象分析》[9], 该文通过将原诗的引述情况和译文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唐诗英译中引述的几种情况。 作者认为唐诗英译中不存在“原话引述”, 但译者要把握解释的度, 以免影响意境的传达。 杨汝福在其论文《及物性系统理论与唐诗〈春怨〉的翻译》中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春怨》的八种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 从而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10]李彩霞、 张琳瑜《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热点出发, 通过比读译文试图找到唐诗英译的新视角。[11]从2011年开始比较密集的出现一些关键节点, 如对李白《送友人》的英译分析, 阐释学视角下的唐诗英译, 唐诗英译中主观能动性的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 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进行唐诗英译研究以及唐诗英译的审美再现研究。 最近的研究是2016年有关《唐诗英韵》及蔡廷干的。

许渊冲先生是诗歌翻译大家, 最早有关许渊冲的研究始于诗歌翻译。 早期相关研究以评判译本质量、 分析比较译本或以某一种理论为观照解读译本。 从2003年开始国内关于许渊冲的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期, 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且传承性好。 有关许渊冲研究的关键节点包括“三美”“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唐诗三百首》”“宇文所安”等。 最新一篇有关许渊冲的研究是2019年发表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的《从美学视角看许渊冲英译唐诗中中国传统‘离别文化’的传达》。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唐诗的翻译问题始于2002年, 具体研究可分为如下几类: 从语言学视角进行探讨的; 从翻译技巧进行探讨的; 从文化意象视角进行探讨的; 从美学视角进行探讨的。

此外, 还有学者关注唐诗语言模糊性及其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也有从文体学、 关联翻译论、 功能对等理论、 解构主义及图形-背景理论探讨唐诗英译问题的。

在对唐诗意象的探讨中, 主要的关键词包括“翻译原则”“典故翻译”“文化缺省”“风格”“庞德”及“三美”。 这几个关键词基本勾勒出唐诗翻译中有关意象的研究概况。

在“唐诗”这一聚类中, 第一个出现的关键节点是2005年的“意境”, 相关研究一直持续到2017年, 传承性较好。 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相继出现了许渊冲唐诗英译实践研究、 唐诗中模糊数字的翻译研究、 唐诗英译回顾研究及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意象研究。 这一时间段的研究比较密集, 是学术成果的重要积累期。

六、 突变术语

突变术语是指使用频次突然明显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术语。 根据词频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从大量的文献主题词中提炼出突变术语, 能有助于较清晰地分析和了解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12]对唐诗英译研究进行突变术语检测, 结果如图2。

图2 唐诗英译研究突变术语

从图2中抽取的前10个突变词来看, 近年突变值较高的术语是“文化”与“审美再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唐诗英译的研究动态与方向。 也说明学者们开始脱离语言学、 翻译技巧、 译文对比分析的视角, 探寻唐诗英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

从图2中还可以看到国内最先关注的是“译诗”这一话题(1994—1997年), 中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酝酿期, 大多数相关研究起始于2005年以后。 这与前文年度发文量的分析是契合的。 “意境”作为突变词延续的时间最长, 高达5年, 说明这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 学术成果积累较多。 大多数突现词的延续时间都很短, 基本在一年之内, 这一方面说明研究的深度不够, 一方面说明学术成果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和运用。 从2015年后没有出现突现词, 说明近年唐诗英译领域的研究并未探索到新的发展点和研究方向。

七、 唐诗英译的发展脉络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基于 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分析, 笔者对国内唐诗英译研究进行统计、 分析、 归纳和总结, 较为清晰地了解到唐诗英译的发展脉络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现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加以总结。

在发文量与载体刊物上, 近四年唐诗英译的研究有所减少, 研究陷入停滞状态。 相关文献中硕士论文有近一半的占比, 核心期刊载文少, 研究水平和层次有待提高。

主要的研究者与研究单位之间缺乏合作关系, 研究单位多为高校外国语学院, 该领域的学术团体还未形成。 这对于领域内学术成果的共享和发展造成了限制。

目前国内唐诗英译的核心研究领域是许渊冲研究, 唐诗英译中的意象、 意境及文化研究, 以及翻译策略研究。 研究领域相对集中, 并且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基于某首诗、 某类词或某个译本的微观研究, 导致了该领域内研究的点较为分散。 而研究的视角又相对传统, 大部分还是从语言学、 文化、 意境、 美学的视角进行译本解读, 对译本的分析和评判多, 而系统的翻译批评理论建构少。 这与我国翻译理论、 翻译批评理论建构的发展也有关系。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如何真正让中国文化“走进去”, 而不仅仅是“走出去”, 还需要广大学者的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许渊冲唐诗英译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摘要英译
摔得挺美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