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实用理性思想研究

2020-03-03谢紫冰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理性

谢紫冰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实用理性是李泽厚最先定义并使用的概念,它具有注重经验、崇尚理性、关注现实、在生活中冷静进取的特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实用理性这一思维方式并不仅为儒家所有,而是形成于中国人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中国人处理日常事务、人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式。因此虽然先秦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千差万别,但其思想均是在实用理性这一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都脱离不了实用理性这一思维框架,并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1]。本文拟对先秦诸子之一的老子进行重新解读,以期澄清人们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揭示其中蕴含的实用理性特征。

一、经验思维

《汉书·艺文志》在对老子思想叙述时指出,“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2]1732认为老子的政治、军事、生活、个人修养等思想,均是在对过往历史经验的反思中产生。老子身处春秋末期,社会凋敝,乱象丛生,与其理想社会严重背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老子从一个“史官”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的乱象,向过去追寻,记录、思索、总结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勾画出一个基于过往社会“小国寡民”的社会愿景,“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3]48,并且指出要实现这种社会理想,就要如同圣人一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3]36。所以,老子政治理论的来源,是对当前社会斗争、邦国灭亡和平民死伤经验教训的吸取以及对过往社会中人民生活自然平和经验的总结概括。

另外,老子的辩证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极为注重具体经验,这也是中国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老子的辩证法中,“道”已被作为矛盾转化的普遍性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但依然强调要想得“道”,必须要做到“守雌”“贵柔”“致虚极,守静笃”,即仍然非常执着地凭着经验肯定对立项矛盾双方中“柔”“弱”“贱”的一方,这使矛盾辩证法中蕴含了丰富的经验思维,这一点与《周易》中执着地肯定“阳”“刚”“自强不息”极为相似。因此老子之“道”并非纯逻辑的形式抽象,也没有对此形而上之“道”进行单纯的抽象思辨,这正是老子之“道”异于西方纯思辨哲学之处。所以,老子的辩证法与具体人事活动和经验存在着密切联系,它带给后人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智慧,绝不仅仅是对自然、宇宙的探究,知识的抽象,或者神意的会通。

无论是老子的政治主张还是辩证法,其内容中的经验元素大多来自生活体验与实践,是经验思维的呈现。经验思维是中国人思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态,“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4]689。这种思维形态的产生与中国人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人自古就生活在乡土村落,流动性较差;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活方式,更使他们不会产生非分之想;生活中的问题,效仿过往实践就足以解决,由此,中国人的经验思维愈发成熟。这种经验思维不同于古希腊人所认为的感觉思维,其中不仅有感觉的内容,更多的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固定生产劳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使得这种经验思维更为可靠,使人们对其更加依赖。而实用理性正异于西方绝对主义的先验理性,“它来源于人类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经验合理性。”[5]34所以,在老子思想中表现出来的经验思维特征,正是实用理性经验思维的体现。这种经验思维使古代中国在史学、医学、农学等领域长期领先于西方,但又由于古代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不擅长归纳、演绎、推理、求证等探究方法,在近代西方社会科学兴起后,仍然依靠经验思维的中国理论界在众多领域中的创新颇显匮乏。

二、理性思维

老子思想富含理性色彩。首先这种理性思维表现在他的认识理论上。老子基于对世间万物的冷静观察及抽象概括,提出他的认识理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3]13其中,“常”就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或法则。老子指出,要做到“知常”,就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知常”即“明”,只有“明”才可能正确判断和预见事物的发展演变,对自己的行动加以指导,如此就会“没身不殆”。相反,不“知常”就会不“明”,就会使行动失去正确的指导,盲目妄动,使祸患降身。在《道德经》中“知常曰明”这一命题两次出现,明确表现出老子对理性思维的重视。他希望以这种理性思维来对客观事物进行规律性认识,以此指导人们的所作所为。老子还指出,认识事物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有任何感性或主观意识的附加。他主张要“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3]35即认识一身,必须从一身来观察了解,认识一家、一乡、一国以至天下,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这种理性的认识理论,是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后世人们理性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表现在对人欲的看法中。老子主张以理性来引导人们满足正常的欲望,不要求禁欲,但是反对纵欲,希望以理性来节制情感。“欲”是《道德经》中多次出现的一个字眼,如“少私寡欲”“不欲以静”“无知无欲”“不见可欲”“我无欲”等,这些“欲”字多为贪欲意,且前多有一个否定词,表示对贪欲的否定,并不是对正常欲望的禁止,绝非禁欲主义。“不欲之欲,非无欲也,欲在于不欲耳。故不贵难得之货而已。圣人所谓无为无执者,故未至于释然都忘也,但不于性分之外更生一切耳。且民饱食暖衣,性所不免,欲此而已。”[6]158所以,面对欲望,老子提出一个富含理性的词汇——“知足”。人对物的奢求,永不满足,故客观上虽富,但心理实贫;反之,如果能做到清心寡欲,守中不争,内心知足,如此客观上虽贫,但心理已富,所以老子提出“知足者富”[3]23。不知足便会争,争则会妄为,妄为则会祸患丛生,以致灭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3]30。故而在老子理性的引导下,不仅可以满足正常的欲望,也可以避免争端,安足长久。

再次,体现在他对于人的价值的肯定和鬼神观中。基于对道、天道和人道的理解和把握,老子提出了“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3]18的观点。如此重视和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和生命存在意义的理性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理性觉醒。对于上帝,“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3]7其中“象”作“似乎”讲,虽然还有一些疑似的口气,但是老子毕竟把“道”放在了上帝之先的位置。这样,老子就通过论证世界本原、探讨宇宙起源和发展问题的方式,否定了上帝作为造物主的资格,否定了上帝的权威。对于鬼神,老子也通过“道”对其进行了质疑,“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3]39老子认为,安危祸福全在人为,如果人为得当,祸患便无由降生。虽然在这里老子对于鬼神的存在并没有予以直接否定,但却提出了自然无为之“道”,使鬼神之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老子在一个被宗教神学思想长时间笼罩的迷雾之下,被上帝鬼神长时间主宰的文化背景之下,能够提出客观而自然的“道”论,不仅具有突出的无神论意义,而且意味着人类理性思维的成长得到长足进步,“它用哲学取代了神学,用理性取代了迷信,标志着古代人文意识的真正觉醒”[7]131。

实用理性这一概念中蕴含着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即对待万事万物和日常现象不是用一种感性狂迷的态度,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理智的态度来分析和对待事物与现象。对于欲望绝不是主张纵欲或禁欲,而是用理性来对其进行引导、满足和节制。在对待宗教鬼神方面也是如此,无需上帝和鬼神的绝对命令,也不盲目服从非理性的权威,而是用一种“早熟”的理性来突出人的地位,从而以人为主体拯救世界和完成自我。从老子的认识论、欲望观、鬼神观方面来看,他已经基本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感性执迷,摒弃了上帝鬼神的绝对权威,虽然他还无法得出相对科学的认识,但是理性的光辉已经开始在其思想中闪耀。老子用这样的理性思维,去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对后世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现实思维

老子《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其中道经是对“道”从形上角度予以的阐释,而德经则是从形下角度来论述“道”之功用,两者的有机结合反映出老子哲学的独特之处。老子不同于西方哲学家注重纯粹的本体论,仅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讨论“道”,而是对于“道”的探讨,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社会中,以突出“道”的现实价值。因此,在道经部分中关于“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3]18;与之相关的自然、天地、宇宙变化的语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3]17等,既不是老子单纯对“道”或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不是老子对宇宙生成论的阐释,而是老子欲借自然以明人事,借描写自然现象、宇宙、天地来突出“道”对“象”“物”“天地”的优先地位,强调“道”的至高无上性,从而为德经中“道”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指导意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老子思想并非是要探讨纯粹形上之道,也并非是要研究自然现象或宇宙规律,对社会政治斗争的重视和对现实经验的关注,才是老子思想的真正立足之处和根源所在。老子还指出,认识“道”要“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5,即排除目的性以认识“道”的本身,保持目的性以观察“道”的作用。这体现出“道”不离现实人事的特征。它表面上似乎是一种无关意识的客观规律,实际上只是无关人的情感,却与人事活动紧密相关。

为了让“道”更好地指导现实社会和人生,老子对“道”做了进一步解释说明,“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8在“域中四大”当中,老子所要强调的实际上只是“道(自然)”与“王(人)”两端,“天”和“地”都用来过渡。在人与自然这两端的关系中,强调人应该“法自然”,尤其是君主,更应该效法自然而治理国家。由此老子提出了他理想的社会治理方案和人的修养方法。在社会治理中,老子主张要效法自然之道,行无为之治。在老子看来,人们对道德自觉自律的缺失是导致社会如此无序的原因所在;人们对道德的忽视意味着自然价值的衰落,即自然主义原则失去了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控制,失去了对社会评价机制的制约。因而,老子希望以“无为”的方法,重塑自然的崇高价值,使人类社会重新遵循自然的最高原则,重建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在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人要依循自然之“道”的“玄德”,即“道”生万物而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3]34,据此提出了他的八项修养论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为而不争、为而不有、守柔处弱、居上处下、虚怀若谷。老子通过形而上的法自然之道,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和人生修养论,所针对的显然是形而下的混乱社会和被私欲主宰的人生,由此可见老子之“道”的终极现实目的之所在。

对现实的重视是诸子百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思想也不例外,但却为很多人所忽视和误解。他们认为老子思想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形而上的“道”,这个“道”是单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概括,是与现实无关的虚无缥缈,表达的是厌世、出世的消极思想。诚然,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与后世哲学家一样,都拥有自己的哲学最高范畴,即本体,在老子这里,就是这个被提升为宇宙本原和万物本根之“道”。此“道”的意涵更多的是作为衡量人事价值的标准,也就是现实中的一切规章制度、人事行为的价值依据,“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3]33,而不仅仅是指万物生成的本源义。至于“道”是什么,“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并没有对“道”予以哲学意义上的充分展开,这不是老子的疏忽,而是因为老子真正关心的并非一个哲学问题,并非要建立一个哲学体系,而是希望通过对“道”的阐释,来应用于现实,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老子实际上是先提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形上之“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然后再将其对社会、人生的思想寓于“道”之中,最后再借助“道”以明人事,从而对现实社会、人生修养提供一种方法上的指导。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的哲学不同于西方为哲学而哲学,而是为现实而哲学,这便是实用理性的一个突出特点。

四、进取精神

众多学者认为老子思想具有消极无为的特征,这也是其思想时常被诟病之处。然而,这些思想却被老子认为应是“圣人”“侯王”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是一种“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政治理论,体现的是一种变相的进取精神,即“无为而无不为”[3]25。所谓“无为”是主张人民,尤其是君王,要效法自然之道,不对国家百姓有所干预,如此才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由此可见,老子并不是反对人的主观努力,而是鼓励人们努力去“为”、去做、去遵循“道”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他同时又给人们以提醒,不要去强作妄为,胡作非为,更不要伸张一己私欲,破坏事物的正常秩序。

另外,老子确实说过“不敢为天下先”[3]43的话,主张“不争”,但仅从这一点来阐释老子思想,是极为片面的。其真正主张的是要先做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3]8,如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42,最后实现“不争而善胜”[3]45的目的。老子这些辩证的哲理蕴含着极为深邃的智慧,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这足以体现老子的高明之处。其不为天下先并非是因为消极、怯弱而不争上游,甘居落后,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和策略,“人皆取先,已独取后”[8]1012,显然是为独辟蹊径,后发制人。老子的不争“并非要放弃争,而是以不争为争,此为一种特殊方式的争,这种争更为有效且更加深入,争于久远而不争于一时,争于根本而不争于表面”[6]189。在老子看来,一般人所争,是在争先争强,争是表面的利益、短暂的胜利,这都是不善于争的表现,不懂得争的艺术。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迂回之争,这在人们只知从正面直截了当地争先争强的时代,可谓反其道而行。如此则不会与人产生正面交锋,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冲突,后发而先至,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老子的高明真可谓古之善争者。宋儒朱熹曾说“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9]3266此话将老子“不争”的真正意图揭露得淋漓尽致。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老子思想的实质是进取的,并且相比于那种直截了当、无所顾忌、草率莽撞的进取,这种隐晦迂回的方式显得更为深刻,更为精妙且更为有效。因而将老子的“不争处下”理解为“不敢斗争”“甘于落后”“消磨斗志”等,显然是对老子思想的一大误读。

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百姓凄苦,这种社会状况显然与老子构建的理想社会有着天壤之别;加之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政治理论,以及“不争”“处下”的人生观,似乎呈现给后人的是一种对现世厌弃的消极悲观态度。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入挖掘老子思想就会发现,老子在实用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并不消极厌世,但也不像儒家一样主张从正面入世,其实际呈现出的是一副冷眼心热的人格形象,即面对社会黑暗,更愿意站在社会之外,用清醒冷静的目光去观察社会问题,但也不会因为社会问题的积重而阻碍他以一种进取的态度去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总而言之,作为道家学派代表的老子,其思想充满了实用理性的思维特征。同时,他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使这些特征对于中国哲学独特性的养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哲学缺少西方式的先验思维,注重对历史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概括;缺乏对宗教神灵的感性执迷,更多的是以理性态度去认知和看待天地鬼神;关注于现实,注重体用一源,而非本体与现象的两分;在问题与冲突面前,注重冷静进取,兼收并蓄,而非狂热激进,亦或执着固守。所以,虽然老子之“道”看似空虚玄远,但不可因此忽视其思想中的实用理性特征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更不可仅以消极出世或形而上学而一言蔽之。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理性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智者老子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