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20-03-03冯智文
冯智文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9)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同。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和支持。自此,“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成为21世纪中国对外的重大战略,并提出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为主要内容。针对“五通”的建设内容,张治国指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存在语言问题,目前学界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多[1]。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跨境民族就多达33个。他们与境外跨境民族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认同、国家通用语认同和外语认同,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点,研究跨境民族语言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研究主要涉及塔吉克族、苗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四个民族,存在研究内容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样本小,分析成因不足等诸多问题。对于其他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语言认同是复杂的文化心理趋同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做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工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戴庆厦教授曾指出“不同国度的跨境语言,由于人口多少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以及国家的语文政策不同,语言地位和语言功能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应调查二者差异的数据、基本点、成因,提出如何认识这种差异的见解”[2]。基于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现状和现有语言认同研究相关文献,本文分析讨论语言认同的基本概念和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研究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路径和建议。
一、语言认同研究
国外有关“认同(identity)”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但有关“语言与认同”的研究,则是近30 多年来的事[3]。美国社会语言学家Gumperz 于1982年在《语言与社会认同》中首次将语言作为主体纳入到认同研究领域,他认为民族和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建立和维持的。此后,语言与认同关系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热潮。依据Giles和Byrne的民族语言认同理论(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 少数民族群体成员通过强调他们群体内的语言风格来寻求族群认同,即倾向于说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其他语言,他们学习主流语言的动机不强,希望保持自己的民族语言知识和口音[4]。随后,Giles 和Johnson 进一步提出假说,认为少数民族群体把他们的民族语言认定为自己民族身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以下四种情况下都会保持他们的语言:强烈认定他们是这个团体的成员;与其他族群(out-group)相比,有更好更稳定的地位;感觉自己的团体富有活力;感觉有封闭的我群(in-group)界限[5]。
在研究族裔家庭身份与母语的关系时,国外学者提出了语言同化模式和语言融合模式[6]。语言同化模式关注官方语言熟练程度对少数族裔适应主流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语言融合模式关注文化适应策略。研究结论是:在双语或多语社会里,对非主流群体而言,为了适应外围主流社会,族裔语和官方语都熟练掌握至关重要,但他们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来适应外围的主流社会环境。在教育领域,提升非主流族裔学生的官方语言熟练程度与他们对本族群语言文化的忠诚并不冲突。
关于语言与认同的关系问题,目前国外学界形成的共识是:语言是认同的一个符号和标志[3][7][8][9];语言使用是一种认同行为,是一群人向其他人表明自己是谁的一种手段[10];语言使用是认同的一个载体[11]。用一句概括性的话说,认同是通过文化,尤其是通过语言建构起来的[12],语言认同是其他认同问题的基础[7]。
国内有关“语言与认同”的研究时间只有20多年的历史[13]。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14],近年来在认同研究领域的地位日渐提升。目前,国内学者对语言认同的内涵、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归属和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内学者关于语言如何反映、影响、构建和维持身份认同的探索研究,周庆生总结归纳为语言认同的内涵、社会语言与认同、教育语言与认同、农民工语言与认同、少数民族语言与认同、海外华人语言与认同六个方面[13]。在民族语言与认同的研究方面,多数人的观点是:民族语言是保持民族一体感和认同感的标志[15],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密不可分,在民族认同的背后,语言及其代表的文化认同在起主要作用[16][13],语言就是体现族群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17],语言是认同产生的重要来源[18]。
二、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现状
“民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之一”[19],加强民族问题研究是学界的历史使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跨境民族问题[20][21][22]。申旭和刘稚于1988年出版了第一部研究跨境民族的专著《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23]。自那以后,以“跨境民族”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陆续问世,研究热度一直呈上升趋势。跨境民族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4]。
作为跨境民族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跨境语言和语言认同自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跨境民族为: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京族、俄罗斯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瑶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傈僳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景颇族、塔塔尔族、德昂族、珞巴族、布朗族、阿昌族、鄂温克族、门巴族、怒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仡佬族、赫哲族[25]。
20 世纪90年代,随着语言关系研究的兴起,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跨境语言的研究工作。1993年戴庆厦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多语种的跨境语言研究专著《跨境语言研究》。到了本世纪初2006年开始,跨境语言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并提到语言学分支的高度来进行研究,近10多年来有了明显的、突出的发展[2]。跨境民族语言认同是跨境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现有文献资料显示尽管近10年来语言认同问题有了一些研究,但仅仅局限于几个跨境民族,大多数跨境民族的语言认同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笔者于2019年10月10日分别以“篇名”为“跨境民族+语言认同”“跨境民族+语言态度”和“跨境民族+语言观念”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无论是核心期刊还是一般期刊,都没有检索到任何一篇学术论文。笔者又以单个跨境民族“族名+语言认同”、“族名+语言态度”和“族名+语言观念”进行检索,结果仅仅得到12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关于塔吉克族的有1篇,苗族的有2篇,蒙古族的有3篇,维吾尔族的有6篇。
刘玉屏对塔吉克族人对本民族语、汉语、维吾尔语和英语的使用和态度进行了四年的田野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26]塔吉克族人在语言态度上对汉语的认同高于本民族语,更高于维吾尔语,绝大多数被试认为汉语普通话是自己最重要的语言,学习汉语很有用,汉语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家长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汉语学校。另外,塔吉克族人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具有很高的情感认同,在各个方面的评价都高于维吾尔语。关于英语学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被试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42%的家长愿意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英语授课的小学。该调查还发现了语言学习的发展趋势,即双语人或多语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多。
关于苗族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认同,研究结论是苗族人对本民族语持有积极的态度,忠诚度较高;虽然他们对本族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整体语言态度呈现正相关,但情感与语言态度的相关度最高,情感因素大于认知因素[27]。但对汉语、地方方言和苗语进行评价时,结论是苗族对母语认同度较低,汉语认同度较高,相当比例的苗族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功能的评价都高于对本民族语的评价,越来越多的苗族人已开始学习和使用地方方言和普通话[28]。
关于蒙古族语言认同的研究,早在20多年前贾晞儒对370名被试(干部、教师、职工等各类人员)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蒙古族的语言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变化[29]。一是由单语向双语和多语转化的趋时心理日渐增强。绝大多数被试者希望在学好本民族语的同时能够学好汉语文,甚至一门外语。部分牧民群众还能都用藏语同藏族牧民交流。他们认为只有学好语言,才能走出草原融入主流社会。二是开始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语词汇,丰富和发展本民族语。三是由被动接触向主动交往的心理趋势转化。他们打破了封闭的局面,通过看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接触外面的世界。时隔14年后,又有3位学者对蒙古族人的语言认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蒙古族中学出现了“避蒙趋汉”现象,初高中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学习汉语和外语,甚至与本族人交往时也喜欢用汉语;类似的现象在藏族和维吾尔族等比较大的民族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30]。虽然出现“避蒙趋汉”现象,但蒙古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有很深的情感,非常喜欢自己的民族语,他们对本民族语的情感认同高于汉语[31],所以蒙古语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使用价值。
从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跨境民族语言认同、语言态度和语言观念的研究来看,跨境语言认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诸多问题都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是:国内学者积极开展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的研究成果,给后来的研究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三、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的路径建议对策
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边疆安全稳定的大战略考虑,对今后开展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研究,建议从两个方面开展。
(一)对单个跨境民族进行民语、汉语和外语的认同对比研究
我国的跨境民族分布在不同的边疆地区,在国家战略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他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推介方面,各自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对每一个跨境民族从民语认同、汉语认同(国家通用语)和外语认同三个路径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跨境民族的语言情感,考察他们对语言地位和语言功能的认同度,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分析各个跨境民族的语言认同现状,从而更好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国家民族语言政策。
在我国的33个跨境民族中,学者关注和进行语言认同研究的民族为数不多,绝大多数民族的语言认同研究还有待开发。我们需要研究了解他们的语言认同,进而研究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一个人口少的民族,如果民语认同度很低,那么该民族的语言文化会出现消亡的危险,我们需要重视和研究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研究跨境民族语言认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进行历时的研究,因为语言认同存在代际差异,甚至同一代人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有着不同的语言认同。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跨境民族的语言认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研究语言认同的族际差异和历时变化,我们可以洞察和认知影响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预见各个民族的发展趋势。
(二)按照跨境语言功能的强弱和使用人口进行分类研究
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者国家通用语常常被学者归类为强势语言或优势语言。周庆生参考国际同行的划分(即语言使用人口在15 万人以上的非强势语言,常常被称为“大语言”,使用人口在15 万人或15万人以下的非强势语言,常常被称为“小语言”),根据跨境语言功能的强弱及使用人口的多少,把我国的33 种跨境语言分为以下5类:内弱外强、内大外大、内大外小、内小外大和内小外小[25]。
四、结语
世界上多民族多语言国家都存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语认同和国家通用语认同的问题[32],同时还存在外语认同问题。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理性地处理民语、汉语和外语的关系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紧迫。中国社科院黄行研究员的观点是: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没有根本冲突,但对于不同民族语言来说,语言认同存在较大差异[32]。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国家认同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语言和汉语都是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础。研究评价跨境民族语言认同时,我们既要肯定民族语言的核心价值,又充分认识学习国家通用语的重要性,还要看到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和谐关系[30]。
总之,一个高度和谐的民族,其社会文化基础是高度的民语认同和文化认同;一个空前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需要有各民族高度的国家通用语认同和国家认同。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重视和研究跨境民族的汉语普通话认同(国家通用语)、民语认同和外语认同,这对于制定民族语言规划、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