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要素

2020-03-03杨波

剧作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变化理念群众

■ 杨波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从表现形态到活动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群众参与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需求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活动的需求点和兴趣点增多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几十年来,人民群众的眼界打开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正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此带来了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和生活理念的多样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要反映到群众文化活动上来。

多年来,经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群众文化的魅力已经在广大群众的心里深深扎根。无数专业艺术工作者走近群众、深入基层,为艺术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消除了对艺术的神秘感,过去那些被人们认为高不可攀的、只有艺术家们才能问津的小众文化,正在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不再把文化艺术当作消遣的游戏,而是作为精神食粮来满足内心世界对文化的需求,这是质的飞跃,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科技进步促进文化活动的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变了文化环境。高速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微信、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视和互联网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正在迅速改变着农民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理念,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整体提高。

科技的发展开阔了广大群众的眼界,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手段和交流方式。老年人拿起照相机加入了摄影协会,公园里的大妈将自己所学的舞蹈发布到网上供同伴们交流和欣赏,无数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歌曲被用到了群众文化活动中,等等,这些过去从未想过的方式,现在正被人们熟练地应用。面对群众文化活动科技含量的提高,文化馆、文化站等群众文化机构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视频、音频等新媒体增加群众文化的传播途径,从而提高人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 审美角度与审美标准的变化

美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一种感觉,但美的事物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审美的角度和标准总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农业社会逐渐步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化发展。群众文化作为当前受众最多、发展最快的文化类型,折射着群众审美的历史演变。如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高雅艺术与市井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新的审美画卷,群众文化受到空前的重视,审美活动与艺术创造也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专利。将审美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联系起来,体现了艺术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历史的进步。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始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理念和文化需求的变化,是群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真正动力。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开拓进取,把握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更新观念、深入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变化理念群众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从9到3的变化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这五年的变化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鸟的变化系列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