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容忘却的历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2020-03-03

领导月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自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至今,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在百年变局叠加新冠疫情的艰难时世中,站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历史关口,忆昔抚今,可以获得哪些启示与教训?

“9·3”胜利日由来

一提到抗战胜利日,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想到1945年8月15日,那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却被定于9月3日。为何胜利日被“耽搁”了半个多月?

尽管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但是这一天一般被视为日本战败日。而对于战胜方来说,宣告战争胜利要以战败方签署投降书,也就是完成投降法律手续为标志。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意味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另一方面,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日本签降书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画上休止符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把8月15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直至1951年改为9月3日并延续至今。周恩来总理在1951年签署的通告中指出:“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今年,俄罗斯也把二战结束日期从原来的9月2日改为9月3日。此举被视为俄罗斯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也有两个胜利日,一个是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认定的5月8日,一个是苏联此前确定的5月9日。一日之差,折射的是西方与苏联的微妙博弈。

守护和平、捍卫多边

战后的世界一如“过山车”,一路跌宕起伏,国与国的关系分分合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从最初摆脱战乱的欢欣鼓舞到后来堕入冷战的紧张沮丧;从苏联解体、冷战落幕后短暂出现美国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到之后俄中等新兴国家崛起,世界又被推向大国竞争时代。在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每年的二战纪念活动雷打不动。今年遭遇疫情危机,依然如此。

其一,珍惜、守护和平。

这是纪念人类历史上每一场战争的永恒主题,更不要说纪念那场夺去数千万条生命的二战浩劫。目前虽然没有大规模战争,但是局部冲突却此起彼伏。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看来,现在的世界本质上并不稳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要义就是向全世界发出呼喊,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守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指出,二战胜利的和平果实是以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换来的。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凝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就是确保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其二,维护多边主义。

二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战胜法西斯,靠的是国际社会的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多边主义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仅为世界和平发展加固屏障,也是当前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最佳武器。

现在,各国都面临越来越多的跨界型和全球性问题,比如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这更需要通过多边主义来应对和管控。遗憾的是,在人类需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时,有的国家却在开历史倒车。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抵御住“孤立主义的蛊惑”,积极投身战后秩序的建立。然而特朗普却反其道而行之——重拾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者的“美国优先”,与中国开启“新冷战”、加剧与伊朗的敌意、蔑视盟友、诋毁北约和世贸组织、退出多个国际组织,毫无顾忌地破坏1945年后的世界秩序。

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是理念和道路之争,斗争非常复杂且具有长期性。美国的综合实力依然较强,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力,足以拉拢和影响一些国家。因此,国际社会应该更加团结,在维护多边主义方面加强凝聚力。

其三,尊重历史事实。

二战结束75年来,围绕这场战争的叙事之争从未停止,将二战历史“政治化”的风气近年来也愈演愈烈。今年,在纪念欧洲胜利日前夕,美国军方声称,“二战始于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之时”。言下之意,苏联也要对二战爆发负有罪责。

到“5·8”胜利日当天,白宫直接宣称是美英战胜了纳粹德国,完全无视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被几番“欺侮”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怒而发文,揭穿西方通过篡改历史来实现政治企图的用意。在以欧洲战场为中心的传统二战史观中,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长期以来也被西方漠视乃至遗忘。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不容否定。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从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就已拉开战端,远远早于欧洲战场。而且中国坚持抗战时间最久,历时14年。此外,中国不仅在东方战场牵制了日军兵力,随着战事扩大,中国还派出远征军驰援海外。

在守护二战胜利果实、维护战后多边体系方面,中国至今仍在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一方面,中国始终捍卫联合国的权威,倡导多边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又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一些新倡议,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思想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相一致,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纪念具有现实意义

在目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纪念抗战历史对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抗战对中国来说具有多重意义:一是促使民众建立现代国家意识;二是蕴含历史教训,即奋起抗争才有活路。如今,中国面临较多挑战,外部形势复杂,内部受疫情影响经济遇到困难,为此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此时回顾和弘扬抗战精神非常有必要,对内可加强国家意识,坚定信心,筑牢底线思维;对外则能释放信号,任凭外界乱云飞渡,中国仍能从容处之。同时还能展现中国的斗争意识,即中国追求和平但不容许核心利益受到侵犯。

二战的历史也警示人们,穷兵黩武和强权独霸只能带领人类走向黑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依靠的是国际社会摒弃意识形态分歧,相互尊重,同仇敌忾。75年后的今天,这些警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胜利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七七”全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