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礼·地官司徒

2020-03-03周公旦

领导月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万民司徒衣服

[周]周公旦

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①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②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③,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④制禄,则民兴功。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⑤,二曰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⑥。

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法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⑦。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4年版《周礼》)

【注释】

①阳礼:指乡射礼、乡饮酒礼,因此二礼纯是男子参加,故称阳礼。

②阴礼:指男女婚姻之礼。

③以誓教恤:誓,戒。恤,慎。用誓戒来教民众恭敬谨慎。

④庸:功劳、功绩。

⑤媺宫室:使房屋坚固。媺,同“美”。

⑥同衣服:民不分贫富,衣服当统一,即都穿深衣(一种上衣和下裳相连的衣服),只有士以上才穿有彩章的衣服。

⑦赒(zhōu):救助、救济。

【译文】

司徒对百姓进行十二个方面的教育:一是通过祭祀之礼来教民恭敬,人民就不会马虎随便。二是通过乡射礼、乡饮酒礼等阳礼教民谦让,人民就不会相争。三是通过婚礼那样的阴礼来教民相亲相爱,人民就不会产生怨怼。四是通过音乐教民和睦同心,人民的行为就不会乖戾。五是用礼仪来教民分辨上下尊卑等级差别,人民的举止就不会僭越。六是通过习俗教民安居乐业,人民就不会苟且敷衍。七是通过刑罚教民遵守礼法合乎正道,人民就不会作乱暴动。八是通过誓戒教民恭敬谨慎,人民做事就不会懈怠。九是通过制度教民节制,人民就懂得知足。十是通过世代相传的技艺教民掌握谋生技能,人民就不会失业。十一是根据贤德高低颁授不同的爵位,人民就会谨慎地修养德行。十二是根据功劳的大小颁授不同的俸禄,人民就会致力于建功立业。

……用六项安定民心的政策养育万民,使其繁衍生息:一是慈爱幼儿,二是赡养老年人,三是救济鳏寡孤独等孤苦的人,四是周济救助贫穷的人,五是对残疾人优待、宽免其赋役,六是平等对待、不苛刻索取,使富人安心。

推行六种传统风俗使百姓安居乐业:一是建造房屋求其坚固实用,二是使坟墓按族分布,先祖居中、子孙按昭穆居左右埋葬,三是团结异姓兄弟,与其和睦相处,四是使乡里子弟相连合而从师学习,五是团结朋友彼此相互信任,六是使民众衣服规格式样相同。

每年周历正月初一,开始向各诸侯国、各辖区受赏赐田邑的臣民宣布教令,把法令布告悬挂在象魏之上,让百姓观看,十天以后再把它收藏起来。于是在各诸侯国、各辖区施行教法,让诸侯、公卿大夫、百官各自按照教令来教育其所治理的人民。

在六乡之中,命令五家编成一比,使他们互相连保。五比编成一闾,使他们遇到事情可以互相托付。四闾编成一族,使他们有了丧葬之事可以互相帮助。五族编成一党,使他们遇到灾祸时可以互相救助。五党编成一州,使他们遇到经济困难时可以互相接济。五州编成一乡,使他们以宾客之礼尊敬乡中的贤能之人。

【简析】

“地官司徒”主要职责是掌管土地和教化民众。长官为大司徒,副职为小司徒。居官职责主要分为八类:第一类是掌管基层各级政教,第二类是掌管征收赋税、徭役等,第三类是掌管山川、场矿等,第四类是掌管农业生产,第五类是掌管粮食及仓储,第六类是掌管市场管理,第七类是掌管教育,第八类是掌管婚姻、调节仇怨等。

在农业文明时代,这一职务确实已经涵盖了治理国家的主要方面。本文选取地官司徒重要职能中的施教、养民、安民以及具体如何布教于邦国的内容。这些方法从国家制度、政策法规、道德习俗、礼仪规范来管理和教化民众,既规范了民众的行为举止,使民众“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又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措施可谓全面深刻又充满治理者的智慧,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其中蕴含保民、爱民的拳拳之心,读来令人十分感动。

猜你喜欢

万民司徒衣服
《少年冒险王:千年古蜀道的秘密》:救治司徒青
清明国祭
万民同心
咏扒船滩万民庵
河北保定:500万执行款缘何久拖不执?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一半功
小衣服
放生衣服
强取人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