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2020-03-03毛泽东

领导月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担子方针内战

毛泽东

许多同志满腔热忱,争着出去工作,这种积极性和热情,是很可贵的。但是也有个别的同志抱着错误的想法,不是想到那里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而是认为那里的一切都很顺利,比延安舒服。有没有人这样想呢?我看是有的。我劝这些同志改正自己的想法。去,是为了工作去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那些地方的工作是很艰苦的。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

有许多本地的干部,现在要离乡背井,到前方去。还有许多出生在南方的干部,从前从南方到了延安,现在也要到前方去。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应当做好精神准备,准备到了那里,就要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这是党的七次代表大会的方针,我们要为这个方针奋斗。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我们有决心、有办法实现和平,实现民主。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了,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题解】

本文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关于重庆谈判》。

毛泽东在很多场合都谈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但这一次比较特别。1945年10月,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向广大党员谈了一下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当时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谈了四十三天。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承认了避免内战,两党和平合作建设新中国。但毛泽东分析道:“目前时局的发展,有许多矛盾现象。为什么国共谈判中有些问题可以达成协议,有些问题又不能达成协议?为什么《会谈纪要》上说要和平团结,而实际上又在打仗?……中国的革命是长期的,胜利的取得是逐步的。”

紧接着,毛泽东就岔开话题讨论了一下在场有些同志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其主诉对象,实为当时党内对重庆谈判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乃至一心向往国共一统的投降主义分子。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一些党内同志对国内局势的预估过于乐观,认为战争打的时间够久了,终于到了歇一歇的时候,主张在国共谈判中采取退让立场,最大限度争取和平。另一方面,面对是否内战的问题,国民党早已通过宣传机构放出了反内战信号,意图消磨革命区内广大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渲染和平统一、各让一步的论调。同时,国民党还对外宣传共产党的各种虚假新闻,将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内高层领导描述成“战争分子”,试图说明,即便最终内战爆发,挑起战争的也在共产党一方,而与国民党无关。因而,在内外夹击之下,一些革命意志不够坚定的同志便发生了动摇。

之前,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已经非常清晰地分析了当前局势,并对后来一个阶段内的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总体工作方针做了阐述。但是面对党内时隐时现的投降主义情绪,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次强调“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工作,才是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王纵横)

猜你喜欢

担子方针内战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的一般方针和具体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