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实施内容建设

2020-03-03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员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张 宁 李 伟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是指导民办高校良好运行、规范民办高校发展方向、保障民办高校育人质量的关键。而在“三全育人”应用实施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目标等,适当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三全育人”的概念

(一)“三全育人”

所谓“三全育人”,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所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三全育人”的提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推力,其目标在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重点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学科、教学、教材及管理体系的完善,从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行政、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指导高校运行的基础机构,也是保障高校发展的关键组织。总体上来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着三大作用,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等提供指导与保障。首先,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有着难以比拟的凝聚力作用。不管是在思政教育中,还是在辅导员工作中,或者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实践中,都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做基础。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着重于关心人、了解人和凝聚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政干部良好形象,真正关心并满足群众需求,组织师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并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同时认真倾听师生呼声,急师生之所急,让党员和师生的心相贴近;改善党组织在师生中的形象,坚决杜绝和打击部分干部靠权力或小恩小惠拉拢人心的做法,真正促进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的深度凝聚力。其次,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有着不容忽视的创造力作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基本理念,促进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更新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和教育形式,有效改善广大师生对党组织的印象,更加有力地促使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党组织工作开展,增强师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最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具有不容小觑的战斗力作用。促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紧紧围绕教学服务,同时促使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争优创先,引导校内各单位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维持高度的公正廉洁。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问题分析

(一)和“三全育人”要求相矛盾

“三全育人”要求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而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却与此相悖。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将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教学上,并不注重“三全育人”的实施与实现。而“三全育人”作为高校育人的全新要求,必然会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全面落实,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尽快与之保持高度一致,必然难以在高校育人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二)和行政组织之间协调性较差

当前民办高校是基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运行,同时下面的院系则采取的是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实践中,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二者相对独立性较强,各自负责部分内容。但是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又将党政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协同合作,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而且以基层总支书记为主,在宽泛的制度和组织性质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分歧,出现“两张皮”现象。

(三)难以发挥作用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并不恰当,尤其是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过于繁杂、冗余,并且会对支部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使后者流于形式。另外,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存在工作制度和学校基本制度冲突的情况,使得党组织工作难以顺利、高效开展,更不要说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同时,目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官本位思想依旧严重,这直接导致相应的服务意识较差,不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实施内容建设

(一)构建“三全育人”要求下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基于二者所形成的协同育人模式是保障高校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则需要对该协同育人模式的运作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首先明确党组织、行政组织、辅导员的对应运行机制。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党建工作为基础,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尽可能利用党建工作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境,同时引导党员干部、教师、辅导员等积极践行全员育人。行政部门作为高校的基础部门,需要在“三全育人”要求下做好本职工作,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改善思政教育工作。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执行者,需要准确认识到自身在“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既要引导学生兼顾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也要发挥自身全员育人参与者、全过程育人协助者、全方位育人组织者的多重作用。其次则应当对相应管理机制加以完善,以“三全育人”要求和内容为规范,明确目标,将其融入学校行政、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构成健全的系统化管理体系。必须坚持全程理念,也就是从学生大一到大四,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发挥作用来培养、教育、引导学生。

(二)完善“三全育人”机制的制度建设

“三全育人”的优势在于全面整合资源,并从三大层面落实育人工作。不过“三全育人”实施难度较大,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规范与保障。对此,高校应当积极加强整合制度建设,将基层党组织、行政组织及辅导员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调整育人职能,促进三者在统一的制度下共同合作,同时对管理、活动、文化、大众传播等育人环节加以整合,实现制度与载体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还应当积极建设监督机制与自我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作用。要落实全员理念,让班导师、辅导员、学生助理、优秀校友都参与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中,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

(三)完善党组织保障机制

要坚持全方位理念,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出发,发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完善保障机制。为了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防止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必须对党组织保障机制加以完善。根据当前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适当调整和优化党支部结构,以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为关键,创建学习型领导班组,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健全相关制度和考核监督机制,确保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作用、创新力作用和战斗力作用,为“三全育人”的实现提供支持与保障。

“三全育人”视域下要想保障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以“三全育人”为基础,构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同时对相应的运行机制、制度、党组织保障机制等进行全面完善,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真正将高校“三全育人”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全员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