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的渗透

2020-03-03汤景坡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礼仪职业道德道德

汤景坡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存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能力、价值观以及美好情操。它是形成良好德育的重要渠道。相关教师应立足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做出具体的分析:

一、通过规范课堂礼仪进行德育渗透

虽然高职院校在级别上已经算是与大学相近,但尊师重道依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不会因为学生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就变得不再重要。现在常常发生的事情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够尊重老师,不够有礼仪。但实际上,表面看这是学生为人处世上的缺失,实际上却是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缺失,因此德育渗透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规范课堂的礼仪。当教师的地位在学生的眼中有所上升之后,学生对于知识的尊重也会随之增加,如果连对传授知识的老师都不尊重的话,那么就更不要说去尊重他人了。而社会对于这个事件的关注,也只是停留在谴责当事学生的层面上。实质上这样的谴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其他的学生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最终要做的还是从整个高职院校的根本入手,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规范式的课堂礼仪培训,对他们进行德育上的渗透。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课堂礼仪教育这件事,绝对不能是现抓现学。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尊师重教的习惯。否则,也只能是装装样子,根本不会改变学生的内心思想,更不用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了。很多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看似细小,但实际上不应忽视的。对课堂礼仪的规范,是对教师的尊重,而对教师尊重的学生才能够尊重知识,一个人只有尊重知识,他才能够虚心去学习,只有懂得虚心学习的人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国未来所需要的人才是一个能够听人劝、能够听得进去话、能够学习新知识、能够尊重知识的人。

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但是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这些小细节不应被忽视,更应该牢牢地抓住。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礼仪,以此来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他们入学时就开始抓起,毕业时也不能放松。

二、通过示范案例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虽说高职院校与大学几乎是处于同一级别,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上过高中,这也导致他们上学的时间要比大学生早三四年。虽然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始就已经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接触,但是他们毕竟刚刚踏入社会,很多的时候涉世未深,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做。而比起说教来,更有用的还是向他们直接展示社会当中发生的真实事件,通过现身说法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和思想品德有关。

每天发生的事件很多,而选取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太过消极负面,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年比较火的,看见摔倒老人应不应该扶这一问题,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沈腾的开心麻花团队甚至还在春节晚会表演了一个名叫《扶不扶》的小品。这个问题在当年真的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摔倒的老人,到底应不应该扶?既是人们对这个社会的道德考验,也是这个社会对于人们的道德考验。

公交车上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老人又应不应该在公交车上强制别人让座,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生思考的,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非常适用的媒体公共事件。当学生对于这些事件有了深度的思考,他们就会对社会上的道德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也就恰恰起到了我们想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德育渗透的作用。

老师在为学生列举和讨论这些案例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一点,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把学生带到正途上来。所以在班级讨论时,老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向着一个正能量的方向发展,该扶的老人还是得扶,该让座还是得让座,不管别人有没有道德,我们都得做有道德的人。

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德育渗透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职学习生涯结束之后,将直接投入社会工作当中。这也就意味着在他们上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接受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一般情况下,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知识都是与一类行业相关,比如医高专、汽车行业等。而学医,毕业从事医疗行业,确实也是一个需要德行的良心活儿。因此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那么职业道德就会是他的底线。举一个例子,就像医生有了医德之后,就不会再去做什么有悖道德的事情,而教师有了师德之后,也不会去做什么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事。这就是所说的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再进一步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

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他们面临最多的就是有关职业道德的考验。因此,职业道德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价值的人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学校就要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当他们将职业道德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当中时,才是真正取得德育的成功,取得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功。另外,无论是人才还是普通人,最终都会成为社会当中的一分子,而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最直接扮演的就是他的职业角色,所以,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当中最为直观的道德。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四、通过课余社团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课余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于高职院校当中有很多的社团组织,而这些社团对于学生都会有非常强大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的系列活动,社团活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起到一个课后引导补充的作用,与学校强制性的教育要求不同,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起到的实际效果也很好。

利用课余的社团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方法很多,例如由社团组织进行统一安排,去敬老院进行敬老活动。如果不是由社团统一安排的话,可能学生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因此,这样的课余活动,即使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也是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事情。毕竟有组织的机会并不常有,而高职院校的社团恰巧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因此一定要抓住。

另外,还可以由社团出面组织,学生一起到马路上或者是河道去清扫垃圾。这些行为看起来非常细小,但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每一份工作的不容易,学生才会充分地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扔垃圾这种小事,虽然只是随手的,但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教养。

一定要充分发挥社团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带领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从教育层面上讲,社团活动更容易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他们在课余的社团活动当中,比如履行了一些社会责任义务时,他们会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知道这个社会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来维护的,这也就正好起到了德育渗透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政工作当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人才,更是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才。这个社会的美好,需要每一个人用行动去维护,而作为未来的希望,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与道德风尚。

猜你喜欢

礼仪职业道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