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提升铁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2020-03-03周海军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校马克思主义职工

周海军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广西 柳州 54500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全方位了解南宁局集团公司思政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意见。目前,各单位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推动了劳动关系和谐,但在思政教育体系构建、育人效果、方法创新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南宁局集团公司各单位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在30个培训班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与130多名党政纪工团干部电话沟通调研,提取了5500多份问卷信息,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期待高质量的理论学习和亲情化的思想交流,但实际效果却未尽人意。

1.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强。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是党校教师、“青马”讲师、思政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本领。但70%以上学员反映,当前无论党校还是本单位的思政课都比较枯燥、乏味、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党校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安排欠缺逻辑性、体系化,零敲碎打、单摆浮搁。65%的学员感到“不解渴”,反映有些教师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喜欢用理论解读理论、用现象说明现象,不作深入的理论联系实际,学员听起来不深不透。

2.思政工作方法老套,效果不佳。调查对象中87%反映各单位思政教育目的性太强,多是针对工作问题和家庭困难谈访,缺乏针对团员青年、一线干部、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思想困惑解答、情绪解压等亲和性的交流,很多职工现实压力难以化解。85%的青年反映党群干部及长辈们对他们在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业余学习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关注少,未真正了解青年群体的这些困难和诉求,同时反映基层单位“青马”讲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大。60%的党员反映行政管理干部很少做思政工作,有的一年半载不与职工深入交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不到位。还有很多反映本单位缺乏双向交流、沟通意见的网络平台,有话无处说,有诉求无处倾述。

3.理论学习虚浮化,收获不大。75%的党员干部反映各级组织仍被动对待学习,习惯于“碎片式”学习,多是利用零碎时间应付,不是为了增强本领而学,多为任务安排之需而学。普遍反映“太忙”,认为“现在安全、服务、经营工作要求太高、压力太大,整天忙不停,根本没空学”;反映“太难”,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太高深,不好学,也学不好”;反映“太虚”,认为理论不如业务实际,自己这么多年过来不学理论也一样把工作做好了。许多宣传助理反映一些领导人员学习表面化,存在压缩学时、走过场、学习笔记和交流发言提纲请人代笔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方法、目的都有所偏离。

二、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效果的措施建议

1.建立完善学科体系,以高质量供给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党校要把思政课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工作,纳入学科体系,提高教学供给。一是合理设置课程。课程内容要以科学的逻辑框架,螺旋上升地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史”思政课程,确保布局合理、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一体教学,讲清讲透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让学员真正厘清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实现“理论上的清醒”。二是加快打造“名师名课”。党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集中最大力量打磨思政“金课”,以高质量教学供给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加强思政教师培养,组织教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打好理论底子,培育过硬团队,切实满足思政教育需求。三是创新教学形式。要增强思政课堂的互动性,减少一味灌输,回答好学员的疑虑及尖锐敏感问题,增强学员的获得感;探索适应新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教学新模式,运用图像、音视频、抖音等信息技术,利用慕课、理论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回应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情怀、更有温度、更有吸引力。

2.创新理论学习模式,以科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党员干部要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必须善于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确保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构建“集中领读”学习模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应督促各单位延续主题教育的好做法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及班组政治学习会上原原本本读理论原著,指定专题进行交流,以常态化集体领读、集中研讨、调研交流来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走心。二是构建“学习小组”学习模型。借鉴抗战延安时期全党大学习的有效做法,督促各单位组成各类学习小组,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或经常性理论学习研讨,推动党员干部养成学习习惯,确保理论学习真正有收获,而不是流于形式。三是改进学习考评手段。采用更科学的考核手段,注重问效为主,解决“以笔记代替学习”“假学”等现象;强化跟踪问效,推行“听全程录音、看体会眉批、核大家口径、问实际效果、考学习内容”等方式,解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做样子、走过场、请人代写笔记等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效果。

3.加强双向互融,以务实做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的主体不仅仅是党校教师和“青马”讲师,还包括党政干部、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和制度机制等,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一是推动制度落实。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集团公司党委2020年年初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非常好,但各单位在落实上有差距。建议集团公司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建立评价体系,解决抓而不实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二是加强协同联动。思政教育内涵丰富,既包括主渠道的思政课,也包括企业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涉及党政工纪团部门和各科室、车间、班组,需要集团公司建立和完善贯穿到底的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合作,加大思政工作者特别是基层“青马”讲师的培养力度,形成思政教育合力。三是关心青年职工成长。集团公司现有35岁以下青年职工27578人,占职工总数40%以上,仅靠基层单位团组织做好青年职工思政工作远远不够,需要各级组织共同关注,融入青年群体,深入推进“师带徒”“结对子”等活动,深刻分析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深度掌握青年职工所思所忧所盼,真正为青年职工解决思想疑惑,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凝聚和引领后备军力量。四是搭建交流平台。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已成为当前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人的常态,网络成为职工表达诉求、反映意见的主渠道。“堵不如疏”,要引导各单位设立如柳州、南宁供电段局域网“连心桥”平台、桂林高铁工务段企业微信号等信息直通平台,给干部职工提供倾述交流的内部通道,既可以提升思政工作成效,又可以避免产生互联网舆情。

猜你喜欢

党校马克思主义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