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营口地区为例
2020-03-03孟庆鑫王青春
孟庆鑫,王青春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2)
中高职贯通培养作为一种办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又能巩固和提高本地就业率,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1]。因此,探索辽宁省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中高职贯通培养主要存在五年一贯制、单独考试招生、中高职分段贯通三种模式,只有理清这三种模式与中高职发展的相互关系,才能为营口市中高职院校共同发展提出最佳对策。
一、营口市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基本现状
(一)市属中高职院校为营口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营口市教育系统经职业院校结构布局调整后,现有:中职院校11 所,全日制在校生约14 000 余人;高职院校2 所(市属高职院校1 所、省属高职院校1 所),全日制在校生约20 000 人,其中市属高职全日制在校生10 000 余人;应用型本科院校1 所,全日制在校生5 700 余人。营口市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学生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5%、51%、14%,基本形成了各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统计表明,近年来营口市中职院校每年招生大约5 000 人左右,其生源主要来自营口市本地,本市与外市生源比例约为5:1;毕业生就业人数约4 000人,营口市本地就业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50%;营口市中职升学人数约1600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40%,升学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计算机、美术、旅游管理、机电等专业。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营口市唯一的市属高职院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10 000 人,外地生源占整体生源90%以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人数约2 2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在营口市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40%左右。随着营口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市属高职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招生范围扩大到16个省市自治区,单独招生报名人数四年间增加了14倍,录取率提高了近7 个百分点,报到率达94.8%,招生“入口旺”局面基本形成。
(二)专业设置基本吻合,为营口市属中高职院校分段贯通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营口市属中职院校在校生及招生情况来看,其升学人数占毕业生总数40%。这一方面反映中职院校学生对提升自身学历层次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整体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2]。通过调研发现,营口市中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开设土木水利、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14 个专业大类。营口市属高职院校按照营口市中职院校结构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已重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装备制造、建筑工程、师范教育、现代服务、信息技术、卫生健康等六大专业集群。两者专业设置吻合度高,为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是实施单独考试招生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的有力补充。一是基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学生自身素质提升意愿,探索实施多路径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符合当前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能将职业教育由终结性教育转变为阶段性、多样化选择的教育。二是通过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能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高职教育在优化作用,对于提升中职院校发展水平、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三是对于培养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解决省内、市内技术技能人才流失和不足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三)营口市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三种主要路径及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目前,营口市属中高职院校贯通培养模式主要采取的是单独考试招生模式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在市属高职院校中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由市属高职院校承担中高职一体教育教学任务,学生在学校先后经过三年中职教育后,转段为二年的高职教育,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其实质是校内贯通培养。单独招生模式,招收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经过三年高职教育,完成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营口市属高职院校于2016 年开始单独考试招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招生的主要方式,但受招生计划、社会传统观念对高职认识的偏差等诸多因素影响,招收中职毕业生数量要明显低于高中毕业生。
这两种模式优势、弊端在于:通过单独考试招生模式录取的学生在学习、实践能力方面要优于五年一贯制学生,但学制较长,影响学生报考的积极性;五年一贯制学生从初中阶段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接受中高职一体教育,学制相对较短,但普遍存在学生年龄偏小、学习自律性和学习动力相对不足、教育管理难度大等问题[4]。
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即初中毕业生在中职院校学习后,获得中专文凭,其后转入高职院校再进行提升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其实质是校际贯通培养。这种分段贯通培养模式,能促进中职教育从单位就业向就业、升学双向发展,满足学生系统培养、多样成才需求。同时,通过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可以避免中高职教学内容重复建设、脱节或断层等问题,以及缩短传统升学模式的学习年限,解决五年一贯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管理任务重等问题。目前,营口市中高职院校间尚未开展“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但已有6 所营口中职院校与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开展此种培养模式,其专业主要涵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农林牧渔4 个专业大类,其中3 个专业大类,营口市属高职院校均有涉及。通过调研了解到,已开展分段贯通培养的5所中职院校希望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分段贯通培养,1 所中职院校更希望直接与本科院校合作。
二、营口市中高职院校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营口市职业教育虽然在层次结构上定位较清晰、合理,但从完善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来看,中高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分段贯通培养的路径尚未完全打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统筹和政策导向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
营口市为深化高中等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进行调整,不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但在探索既符合营口市情又符合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政策上,还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5]。长期以来,市属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的转段人数仍被列入其当年招生计划之中,受其限制,市属高职院校为确保自身办学规模不受影响,很难再拿出额外招生计划与中职院校联合开展分段贯通培养,满足不了中职院校学生升学的需求。此外,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其标准和具体举措还需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并落实。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证政策上,对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但受以往观念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两者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重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职业教育录取学生层次较低、水平较差。尤其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上执行歧视政策,将一些岗位招聘门槛设置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这种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扭转。“教育非等值”“学历即身份”“普通教育优于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优于中高职院校”等社会偏见思想直接降低了对中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考生及家长选择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三)营口市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路径尚未打通
近年来,营口市中等职籽院校整体规模保持在14 000 名学生,但整体面临生源日益减少、招生愈发困难的挑战。大部分中职院校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增加对中考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6],缓解生源不足所带来的办学压力。市属高职也愿意在五年一贯制、单独考试招生模式的基础上,与中职院校开展分段贯通培养,以此作为生源储备,稳固和扩大办学规模。市属应用本科目前仍采取高考统招模式招收高中毕业生,尚未开展高职与应用本科的贯通培养。从动因来分析,中高职院校开展分段贯通培养普遍关注招生和办学规模,而对两校或多校之间合作协调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一体化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等资源配备,特别是在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则缺乏有效、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应用本科院校则更多认为其不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尚未打通[7-8]。
三、推进营口市中高职院校分段贯通培养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营口市中高职院校分段贯通培养难以有效实施,既有机制障碍和社会传统观念不利影响,也有中高职院校间各自为战、合力发挥不够的问题。如何推进营口市中高职院校分段贯通培养开展,培养对接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对本地的贡献度,是建设营口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机制建设是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的保障
《营口市与锦州市协同发展协议要点》在推进营口与盘锦两市职业教育联动发展中,明确提出“支持两市中等职业学校与两地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专业相关优势‘3+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鉴于营口市部分中职院校与锦州市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两市协同发展要点任务,这为营口市开展中高职院校开展分段贯通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复制”模板,但对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缺少深入研究,因此,推动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有效开展,首先应加强组织保障,由市政府统筹、引导,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营口市教育局和营口市中高职院校密切合作[9],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建立政、校之间长期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针对营口市中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所提出的“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试点建设,加强过程管理和实践研究,解决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层次性、系统性和贯通性的培养体系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多样化、多形式发展,增加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的根本
推进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不是将中高职院校教育实行简单化、机械化的“物理整合”,而要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培养质量的“化学反应”。这就需要从营口市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现代化全局出发,在企业行业、中高职院校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市场和各院校实际所需,根据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体情况,重点从专业设置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优势,且长期保持较高社会需求量的专业入手开展试点[10],适度增加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招生计划,按照国家专业教学、课程、顶岗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标准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等要求,突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教材使用、实习实训基地和信息化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设计[10],打破中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等方面各自为战的壁垒,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在中高职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三)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是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的关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政府统筹,在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组织协调下,强化校级之间师资队伍交流与合作,采用引进、培育、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教职工对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通过校际间联合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教材选用与开发、学生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训练与提升等探索和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满足分段贯通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