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强低年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020-03-03杨雪梅

辽宁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构字识字古诗词

杨雪梅

(大连市西岗区教育事业服务中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化了“打好中国底色”的价值观,发挥了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优势,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编排在教科书中。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课的内容是“天”“地”“人”“你”“我”“他”,6 个黑色楷体字分两行在页面正中间,彰显了汉字的魅力。具体来说,教师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统编教材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解读教材,挖掘资源

(一)把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汉字既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标志,又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追溯中华文化源流的根脉和纽带。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集知识、审美、情趣于一体。小学低年级识字课的编写渗透着汉字文化,充满着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材中识字单元的编写有梯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识字从学生熟悉的汉字开始,由象形字、会意字逐步过渡到形声字,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

一年级上册有两节识字课《日月水火》和《日月明》,分别体现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象形字特点是观物取象,以象示意;会意字特点是“合二字三字之义,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也就是说会意字的整体意思是由部分字的意义合成。这也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趣味之处,使其更好地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感受汉字的神奇与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编写继承了上册重传统文化的特点,包含《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等识字课,每一课都含有传统文化元素,且体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春夏秋冬》一课的第一部分是插图配文字,插图以扇形图展现,配有文字有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罗列了以“雨”字为形旁的汉字。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包括:青草,池青草;红花,山花红;游鱼,鱼出水;飞鸟,鸟入林等,这些文字内容既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又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美好画面。

《姓氏歌》一课是编者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识字课,将一些常用姓氏编成儿歌,渗透了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文本内容呈现姓氏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如“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这样介绍姓氏,学生学会了通过部件法来识字。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把握每一篇课文的编写意图,还要站在单元整体角度解读教材,建构起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加深其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促使其能够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认识汉字。

(二)解读古诗词的育人价值

“诗教”是古代的说法,意思是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通过诗歌教化民众,使之性和善,有教养。当下,语文教学通过古诗词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凸显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文篇目,整个小学6个年级12 册编排古诗文的篇数约占总篇目数的30%。古诗词教学贯穿了六个年级,难度螺旋上升,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都有所收录。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解读古诗词的本意,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韵律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要站在当下的立场,解读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传承中华文化。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的《小池》《池上》这两首古诗,文本中的两幅中国画分别与两首古诗相配,诗中景物与画中景物一一对应,诗画的融合,童趣与夏景的交融,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同时,教材也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即读诗句、想画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二、立足课堂,传承文化

(一)遵循构字规律,浸润汉字文化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语文教师应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弘扬汉字文化。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是象形字识字,图画与汉字一一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三步自主识字法”:一是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字形与图画;二是联系,引导学生把汉字字形与图画建立联系;三是猜测,引导学生对照图文,进行形义结合,以猜测汉字。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如学习“禾”字时,学生可以先根据图片掌握“禾”指的是庄家禾苗,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禾”的演变过程,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字义,并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此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年级上册《日月明》一课是有关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会意字是合体字,教师可以采取“两步识字法”:一是“拆”字,二是“猜”字,引导学生在“拆”与“猜”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学习“明”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拆”变成“日”“月”,后“猜”出“日”“月”都有光芒,组合之意是明亮;学习“男”字时,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很难猜出字意,教师可以以古代男耕女织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猜出“男”是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这种识记会意字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效识记会意字。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形声字的关键是让学生清楚形旁与声旁的作用,即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形旁与声旁共同组成了形声字。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的“青”是表音,课文中出现的“情”“请”“清”“晴”“睛”,都和“青”的声符有关。学习这些生字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每个字的拼音为“qing”,字都是“偏旁+青”组成的;不同点是声调不同,意思不同。然后,教师结合课文语境引导学生发现偏旁不同,组成的汉字意思也不同,这也说明了“青”字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最后,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如学生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文本中有“扛”“摘”“捧”“抱”“扔”,学生就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发现“扌”是这些字的形旁,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右半部分是汉字的声旁,学生便学会了运用构字规律来自主识字。

(二)诵读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

读是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古诗词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感情自然融入其中。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如敏教授说:“要让学生多诵读,多吟诵。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放开去想象,不要把课文分析得那么琐碎,那么程式化。”可见,“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主旋律。教师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将教学流程归纳为“读—议—讲—诵”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中都有“读”。

“读”如此重要,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读古诗词呢?教师可以采取“三读教学法”:一读,是读中识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是读中明意,读懂注释,读通译文;三读,是读中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其中,读的形式要多样,学生自主读在前,教师指导读在后;集体读在前,个人读在后。同时,“出声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学习方法,因为“出声读”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学生不出声读,就不能很好的对诗词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议”中有读,这里的“读”是读重点、读难点、读名言警句。“议”是课堂信息的立体互动交流,是针对古诗词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展开的议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议”:一议是学生小组之间的议论,议论的是自学中不懂的问题;二议是全班学生的集体议论,议论的是小组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议论,学生可以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粗知大意即可,不必字斟句酌。

“讲”中有读,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这里的讲是教师的讲解,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诗词的重点进行讲解。讲解采取的是互文链接的方法,即链接故事、链接旧知识、链接现代文、链接生活,以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

“诵”是熟读成诵,可以是独诵、齐诵,也可以是一唱一诵。多样化的诵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诵出诗词的韵味,诵出诗词的情感。

三、迁移生活,知行合一

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需要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悟出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为,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传统佳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人、词人常常借助传统佳节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思乡之情等。传统佳节源于生活,教师可以结合传统佳节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如端午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风俗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学生讲一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重阳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中了解登高、插茱萸、饮酒赏菊等习俗,结合“孝道”设计亲子实践活动,开展“我家的重阳节”的网络视频交流展示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传统佳节的新时代内涵。

总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识字教学、诗词教学等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文言文的韵律美,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促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构字识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重叠式数量增长四字网络用语的接受度与推广分析
我爱古诗词
识字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识字儿歌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